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3341发布日期:2020-03-13 05:5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该活性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将逐渐呈现衰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皱纹加深,肤色暗黄,干燥脱屑,色斑色素加深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此外,还会引起一系列不确定的皮肤疾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皮肤健康。现有技术解决皮肤暗黄问题主要是通过美白剂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或促进角质脱落来实现,但是这些美白剂如熊果苷、曲酸、烟酰胺、水杨酸等往往稳定性较差,且对皮肤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对于细纹皱纹,现阶段主要通过面部填充等手术方式解决,费用高昂且副作用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其基于系统生物学机理,具有美白亮肤和抚平皱纹细纹双重作用。本发明人研究发现,以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为活性成分这五种活性组分组合后外用,各组分协同增效,从而能够更有效持续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疏通细胞间信号通路,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捕获细胞间活性羰基,防止皮肤因羰基化而造成肤色加深,此外,还加速皮肤自我更新,启动抗老修护,加速细胞增殖代谢,抚平皱纹细纹,淡化色斑暗斑,改善皮肤的整体质感和外观。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其活性组分包括: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进一步地,所述具有促进皮肤微环境作用的活性组合物中活性组分包括:更进一步地,所述具有促进皮肤微环境作用的活性组合物中活性组分包括:在本发明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具有促进皮肤微环境作用的活性组合物中活性组分包括: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具有促进皮肤微环境作用的活性组合物,即是由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为活性组分组成或制成。上述五种活性组分简介如下:β-葡聚糖是一个平的螺旋状结构,是皮肤巨噬细胞的促进剂和激活剂,因此β-葡聚糖可用于愈合创口抗炎症、提高皮肤的免疫力和抗肿瘤;β-葡聚糖的配伍性能好,不会降低其他活性添加物的效能,有相当的助渗透作用,广泛用作保湿剂、防晒剂、无皂清洁剂和调理剂。在本发明中,β-葡聚糖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细胞间信号通道,促进活性物的渗透。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β-葡聚糖分子量为5000~5万。肌肽是一种由β-丙氨酸和l-组氨酸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它能保护细胞对抗氧化应激,作为一种抗炎抗衰老成分用于化妆品中。可用于膏霜、凝胶、身体乳、防晒等化妆品,以及洗发水、护发素、发胶、生发水和染发剂等护发产品。本发明中,肌肽主要作用在于捕获细胞微环境中的活性羰基,防止皮肤因羰基化而导致色泽加深。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肌肽纯度≥98%。棕榈酰寡肽为甘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等3种氨基酸组成的合成肽,它作用于真皮层,能促进细胞外基质如ⅰ和ⅲ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结构糖蛋白如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加强真皮层,使皮肤变得更厚、紧致,皱纹得到舒缓,对抗紫外线照射的能力更强。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棕榈酰寡肽纯度≥95%。二棕榈酰羟脯氨酸是皮肤胶原蛋白特有的氨基酸,一般用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尿囊素的7.46倍来代表胶原蛋白的含量,皮层中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含量的下降可作为皮肤衰老程度的指标。皮肤在紫外线或强烈阳光照射下,角质层蛋白质中的l-二棕榈酰羟脯氨酸数量的变化大,它的减少与皮肤产生皱纹和老化的程度成正比,因此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可作为外源性的营养添加剂用入,有皮肤保湿、抗老、防晒等作用;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对黑色素的生成有抑制作用,浓度在0.1mmol/l时的抑制率为18%,可用作增白助剂。本发明中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棕榈酰寡肽中所含有的甘氨酸一起,进入皮肤后键合并消耗细胞微环境中的脯氨酸,从而生成胶原蛋白,减少因脯氨酸吸收紫外线而造成的皮肤色泽加深,此外形成的胶原蛋白可有效填充和抚平细纹皱纹。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二棕榈酰羟脯氨酸纯度≥98%。尿囊素为软化皮肤角质层物质,有助于死亡的皮肤细胞脱落,帮助肌肤保持更多的水分,令肌肤柔滑;尿囊素易到达皮肤深层,促进纤维原细胞生成更多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黏多糖,从而能有效减轻和预防皱纹的形成。尿囊素可抑制il-1α的生成,具镇静、收敛和抗炎作用。尿囊素经常在牙膏、漱口水等口腔卫生用品,各种化妆品乳液和面霜、医药产品中使用。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尿囊素纯度≥99%。一般地,本发明所述具有促进皮肤微环境作用的活性组合物,可以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为活性组分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而成,例如按配比取各组分,混合后加入纯净水,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或者进一步冷冻干燥,然后粉碎成50~200目之间的颗粒保存。令人意外地发现,将上述活性组合物的活性组分进行超分子识别自组装处理后,能够起到持续缓释的作用,还能够显著降低皮肤刺激。具体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活性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纯净水为溶剂,以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为活性组分,制成澄清透明体系;调节ph为4.5-6.5;冷冻、然后解冻,使所述活性组分进行分子间自组装,以形成超分子结构的组合物。其中,关于制成澄清透明体系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进一步地,将所述澄清透明体系的ph调节至4.5-6.0,更优选为5.0±(0.2-0.5)之间。研究发现,在该ph范围内体系中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更有利于分子间的识别和自组装。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将所述澄清透明体系的ph调节至4.5、4.8、5.0、5.2或5.5。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ph调节剂,例如柠檬酸、水杨酸,乳酸,甘醇酸等。进一步地,在冷冻处理前还包括超声处理的步骤,在超声空化作用的促使下,一方面加剧分子运动,增加分子间的碰撞机会,使分子间产生初步的络合或者自组装,另一方面打断聚合度较大的材料,如少量分子量大于50万道尔顿的β-葡聚糖,使之变成聚合度变小,更有利于分子间自组装,此外,小分子材料也有利于皮肤的渗透吸收。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超声处理的条件为:超声频率15-60khz,超声处理时间10-120分钟。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超声处理是在室温(20-25℃)条件下进行。在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冷冻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的,其优点在于利用循环定向冷冻-解冻(dft)方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而引导分子间自组装的仿生生物合成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于保证了基底材料的生物活性,当其进入皮肤后,能缓慢自发地解开自组装,起到活性物缓释的作用,减轻活性物对皮肤的刺激,此外,通过自组装还可将难以进入皮肤的活性物和皮肤渗透性较强的活性物络合,促进其进入皮肤深层而发挥生物活性作用。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中,可反复冷冻、解冻1-10次(例如5次),以使所述活性成分充分进行分子间自组装。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在0℃至-30℃条件下进行,例如-25℃,优选每次冷冻的时间为1-20小时,例如12小时。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每次解冻的时间为1-20小时。本发明还包括经上述超分子识别自组装处理后所制备的活性组合物。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具有促进皮肤微环境作用的活性组合物在制备药品、化妆品或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妆品,其含有上述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或以上述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该化妆品其除具有亮肤除皱功能外,还具有持久保湿的作用,该化妆品可作为护肤品使用;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化妆品中促进皮肤微环境的主要活性组分为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该化妆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所述保湿剂、增稠剂可采用本领域常规选择。例如保湿剂可选自甘油木糖醇、赤藓糖醇、甜菜碱、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银耳多糖等,增稠剂可选自黄原胶、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亚麻籽胶等。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细胞间信号通路阻断,代谢减慢,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分泌减慢,胶原蛋白降解速度加快,出现皱纹细纹;胶原蛋白降解产生的脯氨酸数量增加,消耗脯氨酸合成皮肤胶原蛋白所需要的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甘氨酸数量减少,其中脯氨酸具有吸收紫外线而加深皮肤色泽,导致皮肤暗黄色程度较深;此外将导致蛋白分子上的氨基与糖分子上的羰基反应生成糖基化蛋白(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ons,ages),ages的生成带来的组织结构的老化难于修复,最终胶原蛋白交联,皮肤失去弹性,脂褐素逐渐聚积,皮肤颜色逐渐暗沉,产生老年斑。本发明结合中医“整体、辨证、统一”的思想和现代系统生物学的观点,调节皮肤微环境生态平衡,打通皮肤细胞信号通道,加速皮肤细胞增殖代谢,激发皮肤自我更新,从而消除细纹皱纹,提亮皮肤外观,淡化暗斑色斑,改善皮肤整体质感和外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β-葡聚糖购自sigma-aldrich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分子量为5000~5万;肌肽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8%;棕榈酰寡肽购自成都云希化工有限公司,纯度为95%;二棕榈酰羟脯氨酸购自四川吉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纯度为98%;尿囊素购自瑞士帝斯曼集团,纯度为99%;突厥蔷薇花水购自保加利亚玫瑰集团。实施例1: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然后加入适量柠檬酸调节ph值在5.0±0.2之间,将产物转入封闭容器中,在频率为25khz,温度为25℃的条件下超声处理60分钟,然后置于-25℃的冰柜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解冻12小时,如此冷冻-解冻反复5次,得超分子结构的活性组合物。实施例2: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然后加入适量柠檬酸调节ph值在5.0±0.2之间,将产物转入封闭容器中,在频率为45khz,温度为25℃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5分钟,然后置于-25℃的冰柜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解冻12小时,如此冷冻-解冻反复5次,得超分子结构的活性组合物。实施例3: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然后加入适量柠檬酸调节ph值在5.0±0.2之间,将产物转入封闭容器中,在频率为30khz,温度为25℃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5分钟,然后置于-25℃的冰柜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解冻12小时,如此冷冻-解冻反复5次,得超分子结构的活性组合物。实施例4: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然后加入适量柠檬酸调节ph值在5.0±0.2之间,将产物转入封闭容器中,在频率为35khz,温度为25℃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0分钟,然后置于-25℃的冰柜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解冻12小时,如此冷冻-解冻反复5次,得超分子结构的活性组合物。实施例5: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然后加入适量柠檬酸调节ph值在5.0±0.2之间,将产物转入封闭容器中,在频率为25khz,温度为25℃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0分钟,然后置于-25℃的冰柜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解冻12小时,如此冷冻-解冻反复5次,得超分子结构的活性组合物。实施例6: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活性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将配方量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尿囊素混合,缓慢加入纯水,并不断搅拌直至体系澄清透明,制成活性组合物。实施例7:调节皮肤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3相同。实施例8:调节皮肤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3相同。实施例9:调节皮肤微环境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基本上与实施例3相同。试验例1:ⅰ型胶原蛋白合成促进测试试验试验目的:组合物及单个物质对ⅰ型胶原蛋白合成效果分别进行考察。试验仪器:测定胶原蛋白的苏米龙h型多孔试剂盒,日本住友公司;皮肤纤维芽细胞i型,日本日光化学有限公司。试验方法:以含有5%小牛血清(fbs)的dmem作为培养基,首先将纤维芽细胞接种于此培养基上,分放于96孔板中。在培养24h以后,换成含有样品的5%fbs的dem溶液,再培养48h后测定细胞中胶原蛋白与总蛋白的质量。总蛋白量的检测:1)先用0.1%的tritonx-100溶液将细胞破碎溶解,然后采用lowry测定蛋白含量。胶原蛋白的质量用elisa抗体法测定,并绘制胶原蛋白的标准曲线。将上清液与苏米龙h型多孔试剂盒试剂混合,于4℃过夜,然后加入1%的小牛血清蛋白(bsa)溶液,37℃下保持1h,再加入0.3%的bsa溶液、稀释100倍的po(兔)抗体,在37℃反应1h,最后用0.3mg/ml的2,2-偶氮(3-乙基联苯胺-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line-6-sulfo-nicacid)diammouiumsalt(abts)](溶解于0.1mol/l,ph4.0的磷酸-柠檬酸缓冲液)反应20分钟,测定波长405nm的吸光值。2)培养基中的elisa所测定胶原蛋白的质量,通过与相同96孔板所测得的标准曲线作对照查得。胶原蛋白合成量计算公式:胶原蛋白合成量(ng/mg)=elisa所测定胶原蛋白量(ng/孔)÷lowry法测得的总蛋白量(mg/孔)。胶原蛋白合成能力的测定:将没有添加样品进行培养的细胞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作为100%,含有不同样品培养的细胞胶原蛋白合成量以“%”来表示。胶原蛋白合成情况的实验结果用student法进行误差处理并评估效果。试验结果见下表1:表11%浓度样品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量(n=6)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6组合物对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相同条件下明显高于各一活性组分组,且实施例1-5经超分子识别组装处理的促进作用比未经超分子识别处理的实施例6组合物,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实施例10: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及其制备配方:制备方法如下:将增稠剂黄原胶、保湿剂透明质酸和木糖醇加入40℃的热水中,均质5分钟,使其充分溶胀;然后降温至室温25℃,依次加入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尿囊素、1,2-己二醇、1,2-戊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和突厥蔷薇花水,搅拌均匀。实施例11: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及其制备配方:制备方法如下:将增稠剂黄原胶、保湿剂甜菜碱和赤藓糖醇加入40℃的热水中,均质5分钟,使其充分溶胀;然后降温至室温25℃,依次加入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尿囊素、1,2-己二醇、1,2-戊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和突厥蔷薇花水,搅拌均匀。实施例12: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的制备配方:微环境调节面部抗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增稠剂黄原胶、保湿剂甜菜碱和赤藓糖醇加入40℃的热水中,均质5分钟,使其充分溶胀;然后降温至室温25℃,依次加入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尿囊素、1,2-己二醇、1,2-戊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和突厥蔷薇花水,搅拌均匀。实施例13: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及其制备配方与实施例10相同;制备方法,先将活性组分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按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的方法制成活性组合物,在与其他辅料制成精华液。实施例14: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及其制备配方与实施例11相同;制备方法,先将活性组分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按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的方法制成活性组合物,在与其他辅料制成精华液。实施例15: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及其制备配方与实施例12相同;制备方法,先将活性组分β-葡聚糖、肌肽、棕榈酰寡肽、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和尿囊素按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的方法制成活性组合物,在与其他辅料制成精华液。试验例2:调节皮肤细胞微环境的面部抗衰精华液的性能检测1、稳定性测试1)加速稳定性取本发明实施例10-15所制备的样品适量于离心管中,密封管口,3000rpm离心30分钟,未观察到悬浮物、沉淀物及浮油现象,保持原来外观。2)稳定稳定性测试取适量本发明实施例10-15制备的样品,分别置于4℃、25℃、37℃、60℃环境中考察3个月,每周取样观察,结果发现本发明实施例6~8中的样品在此四种条件下均保持澄清透明的外观,未出现悬浮物,沉淀和浮油等现象。2、安全性测试(人体皮肤斑贴试验)选取25名年龄为20~50岁之间的无皮肤病过敏史的健康受试者,斑贴方法:选用合格的斑试器,以封闭式斑贴试验方式,取约15微升本发明实施例10-15的样品滴于斑试器内,外用专用胶带贴覆于受试者背部,每个受试者贴50个斑试器,分别贴试实施例6~8的精华液样品,24小时后除去受试物,去除后分别于0.5、6、12、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皮肤反应等级标准记录其结果。试验结果: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通过斑贴试验,在0.5、6、12、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其中0例出现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的产品安全,无刺激。3、效果测试1)皮肤经皮流失水分的测试选取健康受试者30名,年龄在25~50之间,测试场所室温(25±1)℃,相对湿度(40±5)%,要求测试者提前30分钟进入测试环境。在测试者手臂内侧标记受测区域(4cm×4cm),同一手臂可同时标记多个区域(间隔1cm),测试样品均随机分布。先测试各测试区域的空白值,然后测试样按(2.0±0.1)mg/cm2的用量进行单次涂抹,涂抹后采用皮肤水分散失仪分别测量0、1、2、4小时受试区域和空白区域的经表皮水分散失量(tewl),每个区域依照平行测定5次,空白对照区域即为不涂任何样品。结果如表下表2所示:表2不同时间的皮肤水分散失量(%)测试样0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空白对照组16.5116.4016.7116.5516.45实施例1016.6010.849.649.759.21实施例1116.888.558.698.878.51实施例1216.599.088.568.498.94实施例1316.516.085.564.664.01实施例1416.095.245.204.984.25实施例1516.385.694.813.753.66由上表2可知,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皮肤tewl,具有持久保湿,滋养肌肤细胞,加速肌肤自我更新的作用。2)皮肤弹性测试测试目的:验证本发明中所制备的细胞微环境调节组合物对皮肤弹性的改变数据。测试仪器:皮肤弹性测试仪(德国ck公司)。测试方法:受试者健康无任何皮肤疾病,受试者再前2天内,受试部位未使用功能相似的化妆品。再首次测试时,受试者再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清水对受试部位进行清洗,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静坐30分钟。设置皮肤弹性测试仪负压值为450mbar,自动读取皮肤弹性测试结果,每一部位测试3次,取平均值。样品涂抹:将实施例6~8中所制备的样品分别涂抹在受试者皮肤测试区域内,涂抹量为2mg/cm2;对照组涂抹等量的蒸馏水。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时间为受试者第一次使用样品第0小时(即第一次涂抹样品前皮肤测试)第4小时,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期间受试者每天早上在测试区域涂抹灯亮的测试样品,并且不再测试区域涂抹任何其它化妆品;第2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的数据均为当天涂抹样品后第4小时测定。测试结果:皮肤弹性值,其值越大,说明皮肤弹性越好,反之,皮肤弹性较差。皮肤弹性增加率可以表明使用药物后,受试者皮肤弹性的变化情况,皮肤弹性增加率越大,说明对皮肤弹性的改善越明显。使用测试样品前后皮肤弹性变化率见下表3:表3皮肤弹性变化率(%)测试样4小时2周4周8周12周空白对照组2.642.312.052.742.92实施例108.1924.1534.2639.7539.21实施例129.2428.6936.8941.2042.01实施例149.6527.0835.2740.2141.25实施例1110.4540.2745.2749.5149.99实施例1311.2338.6447.2948.6650.21实施例1510.8936.9142.1945.2754.28由此可见,组合物对皮肤弹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在2周内即有明显的作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