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54241发布日期:2020-03-24 20:2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称青春痘,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部分人群会遗有瘢痕。现代医学认为:青春痘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人体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单位堵塞、细菌感染和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面部的保养,不但要求肌肤的清洁干净,还要求肌肤的健康无瑕疵。据统计,80%以上的青年男女在青春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面部问题,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的青春痘给青年男女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市场上的祛痘产品主要分为药剂、药妆和化妆品三类,由于化妆品可以日常使用,因此产品种类较多。申请号为20161117449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炎祛痘护肤乳液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金银花、薏苡仁、白芍、连翘、甘草、红花、鸡血藤、白茯苓、益母草等一些天然中药成分提取液加到乳液中,达到抗炎祛痘的效果,但中药提取工艺纷繁复杂,产品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131055159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祛痘淡痕修复乳,将羊胎盘水解蛋白物、水蛭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成分融入护肤品,修复肌肤的同时增强细胞免疫力,但该产品若保存不当,易失效。申请号为20161116077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抗菌肽的祛痘组合物及祛痘霜,通过抗菌肽与积雪草提取物和甘草苷的协同增效作用,对青春痘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但对已形成的青春痘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因此,提供一种祛痘活性成分较简单、易保存,祛痘见效快的祛痘护肤品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分较简单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并且该祛痘护肤品祛痘见效快,易保存。

为了达到所述技术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制备所述祛痘护肤品的原料包括再生医学材料和活性物,所述再生医学材料为poss基再生医学材料,具有由硅氧化物的si-o-si键框架构成的笼型结构,笼型结构镶嵌有钙、磷元素;所述活性物具有耐离子性,并具有减少皮脂过度分泌、抗菌、抑菌、消炎、抗敏或保湿中的一种或几种性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poss基再生医学材料具有由硅氧化物si-o-si键为框架构成的多面体笼型结构,且钙、磷元素镶嵌其中的新型生物活性材料。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poss基再生医学材料为(xsio1.5)n、cao、p2o5分子级混合物,其中n=6,8,10,x代表通过化学结合、聚合、交联或物理共混引入聚合物基体的活性基团;优选地,所述活性基团选自氢原子、烷基、芳基或烯基有机基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poss基再生医学材料中,(xsio1.5)n的质量含量为25-83%,cao的质量含量为12-45%,p2o5的质量含量为5-3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性物为pca-锌、皮傲宁或3d水杨酸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将再生医学材料与活性物进行复配,所述的活性物均分布于再生医学材料的笼型结构上,再生医学材料促进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利于细胞进行有序生长,从而实现细胞自源性修复,并且在再生医学材料实现细胞自源性修复的进程中,所述活性物同时发挥作用,减少皮脂过度分泌、抗菌、抑菌、消炎、抗敏或保湿等,与再生医学材料协同增效,提高祛痘祛痕效果。

例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活性物为pca-锌时,锌离子能够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皮脂过度分泌,与再生医学材料促进细胞有序生长的作用相互协同,祛痘效果增效。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活性物为皮傲宁,皮傲宁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与再生医学材料协同增效,尤其针对由丙酸杆菌引起的粉刺痤疮,具有明显效果。作为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活性物为3d水杨酸,3d水杨酸具有抑菌、消炎、抗敏、保湿等作用,软化角质层,促进皮肤对制剂的吸收,与再生医学材料的细胞自源性修复作用协调,改善祛痘效果。

作为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活性物为pca-锌、皮傲宁和3d水杨酸的混合物,三种活性物质混合使用不仅可以减少皮脂过度分泌,还可有效抗菌消炎以及抗敏和保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扩大本发明祛痘护肤品的使用人群,同时进一步增加祛痘效果。

可见与其它祛痘产品相比,本发明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祛痘,祛痘效果显著,试验研究表明连续使用一周即可消除60%以上痘痘,治愈速度快。使用三周以上可修复痘印,减少色素沉积。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现象。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的再生医学材料可以采用专利申请cn109771692a中叙述的详细制备方法获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再生医学材料和活性物的总质量占所述祛痘护肤品全部原料总量的0.11-45%(比如0.15%、1%、5%、10%、15%、20%、25%、28%、35%、40%、44%),更优选为0.6-30%。在本发明的祛痘护肤品中,再生医学材料和活性物质的使用量不能太大,过大的使用量将不利于护肤品的使用、保存、稳定性以及二者在护肤品中的均匀分散等;过少的使用量祛痘效果不明显。

更优选地,在所述祛痘护肤品全部原料中,所述再生医学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1-30%(比如0.05%、0.5%、3%、8%、12%、17%、23%、27%),优选为0.1-20%;所述活性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1-15%(比如:0.2%、0.8%、1.3%、4%、8%、12%、15%、18%),进一步优选为0.5-10%。通常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再生医学材料的用量范围内,随着再生医学材料的用量的增加,祛痘效果增强。

根据护肤领域的知识,本发明可以利用上述主要组分再生医学材料和活性物结合本领域常规辅料将所述祛痘护肤品制备成乳液状、霜状、稠液状和凝胶状中任意一种形态的护肤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原料还包含乳化剂、油相基质、凝胶剂、保湿剂、酸相和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乳化剂选自delta乳化剂、cg90、硬脂酸甘油酯/十六十八醇/硬脂酰基乳酰乳酸钠(简称hp30)、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简称450)、硬脂酸甘油酯/peg-100硬酯酸酯(简称a165)、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简称6-2-s)、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25(简称a25)、鲸蜡硬脂醇聚醚-6(和)鲸蜡硬脂醇(简称a6)、c1870硬酯鲸蜡醇(c18/c16醇)、olivem10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相基质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霍霍巴油、乳木果油、鳄梨油、棕榈酸异辛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ve磷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或肉豆蔻醇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凝胶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明胶、siligel胶、姜黄凝胶、水解小核菌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上述的乳化剂、油相基质和凝胶剂均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保湿剂选自透明质酸钠、甘油、丁二醇、双丙甘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酸相选自柠檬酸、杏仁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制备原料包含如下组分:

再生医学材料0.01-30%保湿剂1-30%

乳化剂0.5-15%酸相1-20%

油相基质5-30%活性物0.5-15%

凝胶剂0.01-10%水8-9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制备原料包含如下组分:

再生医学材料0.1-20%保湿剂5-20%

乳化剂1-10%酸相2-10%

油相基质10-25%活性物1-10%

凝胶剂0.02-5%水30-8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再生医学材料与活性物进行复配;

所述再生医学材料为poss基再生医学材料,具有由硅氧化物的si-o-si键框架构成的笼型结构,笼型结构镶嵌有钙、磷元素;所述活性物除具有较强的耐离子性能外,还应具有减少皮脂过度分泌、抗菌、抑菌、消炎、抗敏或保湿等功效,如pca-锌、皮傲宁、3d水杨酸。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制备原料还包括乳化剂、油相基质、凝胶剂、保湿剂、酸相和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再生医学材料、乳化剂和油相基质混合加热,待完全溶解后作为a相备用;

步骤二,将凝胶剂加入第一部分水中,加热,待完全溶解后作为b相备用;

步骤三,用第二部分水溶解酸相,得到的酸液作为c相备用;

步骤四,将活性物、保湿剂和剩余的水作为d相,混合溶解完全后备用;

步骤五,将所述a相加入所述b相中,搅拌乳化、均质;

步骤六,所述步骤五得到的混合物温度降低至第一设定温度时,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所述c相,全部加入后均质;

步骤七,所述步骤六得到的混合物继续降温至第二设定温度时,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所述d相;

步骤八,当所述步骤七得到的混合物处于第三设定温度时出料检测。

在该方法中,步骤一和二中的加热温度是根据原料的熔点来选择,加热温度保持在能够使其溶解即可。对于步骤五而言,a相和b相混合时,两相的温度仍然应该维持在相应原料的熔点温度附近,以保持其处于溶解状态,优选步骤一和二的加热温度为80-90℃。对于步骤六的第一设定温度则需要维持在60-70℃,加入酸相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在60-70℃可以保证反应体系为乳状液,在搅拌均质时,能够充分反应完全,不至于因为温度过低乳状液凝固导致的反应不完全。对于第二设定温度的设定需要考虑活性物的耐受温度,温度过高,活性物会失活,效果不好;温度过低,原料溶解不完全,混合不均匀,因此,第二设定温度需要维持在30-40℃。第三设定温度通常设置为常温即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制备方法中,用于制备所述祛痘护肤品的各原料组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在对应步骤中添加:

再生医学材料0.01-30%保湿剂1-30%

乳化剂0.5-15%酸相1-20%

油相基质5-30%活性物0.1-15%

凝胶剂0.01-10%水8-90%。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案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再生医学材料、乳化剂和油相基质混合加热至80-90℃,待完全溶解后作为a相备用;

步骤二,将凝胶剂加入第一部分水中,加热80-90℃,待完全溶解后作为b相备用;

步骤三,用第二部分水溶解酸相,得到的酸液作为c相备用;

步骤四,将活性物、保湿剂和剩余的水作为d相,混合溶解完全后备用;

步骤五,将所述a相加入所述b相中,搅拌乳化5分钟、均质10-20分钟;

步骤六,所述步骤五得到的混合物温度降低至60-70℃,保温,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所述c相,全部加入后均质3-5分钟;

步骤七,所述步骤六得到的混合物继续降温至30-40℃,保温,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所述d相;

步骤八,当所述步骤七得到的混合物处于25-30℃出料检测,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再生医学材料与活性物进行复配,达到了相互协同的技术效果,祛痘效果显著,连续使用一周即可消除60%以上的痘痘,治愈速度快,使用三周以上可修复痘印,减少色素沉积。

(2)本发明提供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现象。

(3)本发明提供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稳定性好,不易变质,易保存。

(4)本发明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便于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各种试剂和原料除特别说明,均为市售产品。所使用仪器均为本领域常规可购买的仪器,在此不予赘述。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再生医学材料是采用专利申请cn109771692a中的实施例1制备的poss基生物活性材料。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其他原料均为市售产品。以下实施例中的水为纯净水。实施例中的硬脂酸甘油酯/十六十八醇/硬脂酰基乳酰乳酸钠、硬脂酸甘油酯/peg-100硬酯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均是复合乳化剂,可以直接从市场上采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配方,按照表1的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再生医学材料、乳化剂和油相基质混合加热至80-90℃,待完全溶解后作为a相备用;

步骤二,将凝胶剂加入第一部分水中,加热80-90℃,待完全溶解后作为b相备用;

步骤三,用第二部分水溶解酸相,得到的酸液作为c相备用;

步骤四,将活性物、保湿剂和剩余的水作为d相,混合溶解完全后备用;

步骤五,将所述a相加入所述b相中,搅拌乳化5分钟、均质10-20分钟;

步骤六,所述步骤五得到的混合物温度降低至60-70℃,保温,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所述c相,全部加入后均质3-5分钟;

步骤七,所述步骤六得到的混合物继续降温至30-40℃,保温,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所述d相;

步骤八,当所述步骤七得到的混合物处于25-30℃出料检测,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配方,按照表1的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配方,按照表1的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配方,按照表1的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配方,按照表1的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配方,按照表1的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配方组分中含再生医学材料,不含活性物,其余组分同实施例2。

对比例2

配方组分中不含再生医学材料,含活性物,其余组分同实施例2。

对比例3

空白例,配方组分中不含再生医学材料,不含活性物,其余组分同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所用的原料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所用的原料

实施例的技术效果测试: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如下试验,试验样品为:

1.本发明实施例1-6得到的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

2.本发明对比例1-3得到的祛痘护肤品。

(1)稳定性测试

为验证本发明产品的安全性能,对本发明产品进行了稳定性测试。

实验方法:50℃耐热稳定性测试2个月,取出冷却至室温;-15℃耐寒稳定性测试2个月,取出静置至室温;常温保存6个月,分别检测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产品的性能指标。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所制备的产品在不同温度下产品的稳定性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温度下产品的稳定性

从表2可以看出,进行50℃耐热稳定性测试2个月、-15℃耐寒稳定性测试2个月、常温保存6个月,放置至室温后,实施例1-6的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是常温、耐热、耐寒的稳定性没有问题;而在对比例1-3的产品中,对比例1的产品在耐热测试中产生沉淀,出现析粉现象;对比例2的产品在耐热测试中出现析水现象,有分层迹象;对比例3产品的状态比较稳定,但是没有祛痘功效。综合来看,实施例1-6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长期保存。

(2)治疗效果测试

实验方法:将90名患者(患者选择标准如下:年龄在15-35岁之间,男女各45名,被测试人身体健康,痘痘肌皮肤)随机分成9个小组,每组5男5女,分别使用对应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产品,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产品,进行为期20天的治疗测试。

每个受试者从面部选取10个痘痘进行测试,痘痘类型属于寻常型痤疮。

使用方法:每天早晚采用统一方式清洁皮肤后,取适量产品涂抹至痘痘处,轻轻按摩至全部吸收,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20天,记录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治疗前痘痘计数-治疗后痘痘计数)/治疗前痘痘计数×100%。其中显效为痘痘消退60-100%,症状减轻;有效为痘痘消退大于等于20小于60%;无效为痘痘消退<20%,临床症状未改善。各产品的具体疗效如表3所示,表中的试验数据是每组患者的痘痘消退情况的测试平均数值。

表3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疗效

由表3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再生医学材料的祛痘护肤品的治疗效果显著。

与对比例1-3相比,本发明中的再生医学材料具有较强的包合能力,与所述活性物结合可以形成一种包合物,这种包合物的形成会导致其包合常数增大,电场强度进一步加强,从而使整个包合物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发生微扰,从而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从而使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的治疗效果。

从实施例1-6的治疗效果也可看出,配方中再生医学材料的含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再生医学材料的含量越高,祛痘效果越好。

本发明提供的再生医学材料可以应用到不同类型的祛痘产品中,例如乳液、面霜、精华、面膜、凝胶等。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