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75321发布日期:2020-04-29 01:0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品配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湿热体质是人体常见的亚健康状态之一,在人体困扰较大,轻者自觉身体困倦、不适如裹,重者诱发各种疾病,如:乙肝、常见妇科病变、瘟病等;特别是湿热交蒸,让人难耐,苦不堪言。目前,中西医均有许多药物和方法对祛湿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西医通常采用对症治疗,而在各项指标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基本无从下手。中医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金元时期的张从正以善用“汗、吐、下”三法成为代表性人物,大体方法以采用运动、改变生活习惯、饮食、刮痧、针灸、按摩、膏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为主,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健脾祛湿之功效,但均具有效果慢、时间长的缺点,特别在人体没形成疾病之前,重视程度更是不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及使用方法,旨在改善湿热体质控制湿热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黄芩13-17份、枯矾13-17份、黄柏13-17份、苦参13-17份、蛇床子8-12份、地肤子8-12份、土茯苓18-22份。

优选的,所述枯矾为无色透明结晶颗粒。

优选的,所述黄芩、所述黄柏、所述苦参和所述土茯苓均为厚度为2-4mm的片状固体。

优选的,所述蛇床子和所述地肤子均为粒度小于0.1mm的粉末。

优选的,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7种中草药,按照重量份数比例称取上述中药,通过清洗和水的高温煎煮2次水提,得粉末灭菌装瓶,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

优选的,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高温煎煮时间不低于1h,灭菌采用超声波灭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瓶盖打开后,把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的草本提取物融入水中,视季节环境及使用者所能承受的温度调节水温,将水温调至40-43℃;

s2:水温调节好后,将融入药物的水倒入浸泡桶中,备用;

s3:每次浸泡按时间要求操作,人体浸泡2分钟出来休息2分钟,浸泡3分钟,出来休息3分钟,进去浸泡5分钟,出来休息5分钟,用此方法循环,累计水中浸泡时间不低于15分钟,不高于2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加热方式采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方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采用全身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低于颈部;采用坐姿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腰部;采用足部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腓肠肌上部。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浸泡过程中,水温恒定在40-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及使用方法,使用时,借助汗腺打开毛孔,采用皮肤给药途径,使药物精华直达病灶,能够快速清热祛湿、有效控制湿热导致人体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疗效迅速、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安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黄芩13份、枯矾13份、黄柏13份、苦参13份、蛇床子8份、地肤子8份、土茯苓18份,所述枯矾为无色透明结晶颗粒,所述黄芩、所述黄柏、所述苦参和所述土茯苓均为厚度为2mm的片状固体,所述蛇床子和所述地肤子均为粒度小于0.1mm的粉末,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7种中草药,按照重量份数比例称取上述中药,通过清洗和水的高温煎煮2次水提,得粉末灭菌装瓶,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高温煎煮时间不低于1h,灭菌采用超声波灭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瓶盖打开后,把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的草本提取物融入水中,视季节环境及使用者所能承受的温度调节水温,将水温调至40℃;

s2:水温调节好后,将融入药物的水倒入浸泡桶中,备用;

s3:前三天一天一次,后期每周两次,调满三个月,每次浸泡按时间要求操作,人体浸泡2分钟出来休息2分钟,浸泡3分钟,出来休息3分钟,进去浸泡5分钟,出来休息5分钟,用此方法循环,累计水中浸泡时间15分钟。

所述步骤s1中,加热方式采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方式,所述步骤s2中,采用全身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低于颈部;采用坐姿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腰部;采用足部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腓肠肌上部,所述步骤s3中,浸泡过程中,水温恒定在40℃。

实施例2

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黄芩15份、枯矾15份、黄柏15份、苦参15份、蛇床子10份、地肤子10份、土茯苓20份,所述枯矾为无色透明结晶颗粒,所述黄芩、所述黄柏、所述苦参和所述土茯苓均为厚度为3mm的片状固体,所述蛇床子和所述地肤子均为粒度小于0.1mm的粉末,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7种中草药,按照重量份数比例称取上述中药,通过清洗和水的高温煎煮2次水提,得粉末灭菌装瓶,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高温煎煮时间不低于1h,灭菌采用超声波灭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瓶盖打开后,把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的草本提取物融入水中,视季节环境及使用者所能承受的温度调节水温,将水温调至41℃;

s2:水温调节好后,将融入药物的水倒入浸泡桶中,备用;

s3:前三天一天一次,后期每周两次,避开月经期,调满三个月,每次使用汗下法均采取低胸位,忌空腹,每次浸泡按时间要求操作,人体浸泡2分钟出来休息2分钟,浸泡3分钟,出来休息3分钟,进去浸泡5分钟,出来休息5分钟,用此方法循环,累计水中浸泡时间20分钟。

所述步骤s1中,加热方式采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方式,所述步骤s2中,采用全身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低于颈部;采用坐姿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腰部;采用足部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腓肠肌上部,所述步骤s3中,浸泡过程中,水温恒定在41℃。

实施例3

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如下:黄芩17份、枯矾17份、黄柏17份、苦参17份、蛇床子12份、地肤子12份、土茯苓22份,所述枯矾为无色透明结晶颗粒,所述黄芩、所述黄柏、所述苦参和所述土茯苓均为厚度为4mm的片状固体,所述蛇床子和所述地肤子均为粒度小于0.1mm的粉末,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7种中草药,按照重量份数比例称取上述中药,通过清洗和水的高温煎煮2次水提,得粉末灭菌装瓶,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所述黄芩、枯矾、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和土茯苓高温煎煮时间不低于1h,灭菌采用超声波灭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节湿热体质汗下法配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瓶盖打开后,把保存了草药中的药用活性成份的草本提取物融入水中,视季节环境及使用者所能承受的温度调节水温,将水温调至43℃;

s2:水温调节好后,将融入药物的水倒入浸泡桶中,备用;

s3:前三天一天一次,后期每周两次,调满三个月,每次浸泡按时间要求操作,人体浸泡2分钟出来休息2分钟,浸泡3分钟,出来休息3分钟,进去浸泡5分钟,出来休息5分钟,用此方法循环,累计水中浸泡时间于20分钟。

所述步骤s1中,加热方式采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方式,所述步骤s2中,采用全身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低于颈部;采用坐姿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腰部;采用足部浸泡时,浸泡的部位不低于腓肠肌上部,所述步骤s3中,浸泡过程中,水温恒定在43℃。

综上所述:本发明源于中医致病因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病理产物:痰饮、淤血、结石等;其他病因:外伤、虫兽咬伤以及烧烫伤等,借助汗腺打开毛孔,采用皮肤给药途径,使药物精华直达病灶,能够快速清热祛湿、有效控制湿热导致人体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疗效迅速、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安全性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