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护理病人转运装置的结构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3768发布日期:2020-03-24 20:2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护理病人转运装置的结构设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院诊所、疗养机构、家庭等护理场所的行动能力差、行走不便及瘫痪、腿脚受伤的人起身及转移的一种医疗护理病人转运装置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在医院诊所、疗养机构、家庭等护理场所中,护理人员在照顾行动能力差、行走不便及瘫痪、腿脚受伤的病人时,总是需要对病人进行移动,或在腿脚不便的情况下更换衣物、清洁身体、检测上药等护理操作,然而对于行动不便或瘫痪、腿脚受伤的病人来说,在下肢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下进行穿脱裤子、起身、上药、检测等动作十分困难,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抬、抱等协助动作,在费力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转运机装置,可以实现一般护理手段较为费力的动作,减轻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可实现快速便捷地帮助患者起身与转移等行动的转运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护理病人转运装置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底部固定架(8)的两侧设有扶手管(1),扶手管(1)连接座板(6),底部固定架(8)的中部两侧设有液压升降杆(7),液压升降杆(7)连接连接管(5),升降杆(10)与液压升降杆(7)连接。

进一步,所述扶手管(1)上设有座位高度调节器(2)。

进一步,所述升降杆(10)上设有升降踏板(3)。

进一步,所述升降杆(10)上设有弹簧杆(11),所述弹簧杆(11)与所述底部固定架(8)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部固定架(8)上设有万向轮(9)。

进一步,所述底部固定架(8)上设有脚踏板(4)。

本发明中的扶手管的扶手部分可方便护理人员推送转运机装置,

本发明中的扶手管、座板、座位高度调节器、弹簧杆、液压升降杆、万向轮均为对称设置,座板紧密连接在扶手管的下端处,扶手管下端还设置了座位高度调节器,用于调整座板高度,座位高度调节器的位置低于座板,以方便调节座板高度。

本发明中的万向轮、脚踏板、升降踏板、弹簧杆及液压升降杆等属于现有技术(包括标准件),且均可在中国市场购得。

本发明中的底部固定架、扶手管、座板、连接管、万向轮、脚踏板、升降杆和升降踏板等相应装置的连接均采用机械连接。

本发明采用液压升降杆、升降杆、弹簧杆等装置实现连接管结构的升降。在转运机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踩踏升降踏板,引动液压升降杆装置向上抬升,实现连接管的上升。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行动能力差、行走不便及瘫痪、腿脚受伤的情况下,实现了卧床病人的起身和转移,可实现快速便捷地帮助患者起身,进行起身、穿脱裤子、转移等行动,减轻了护理人员在移送患者时的负担,同时提高患者在起身和移动时的安全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护理病人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运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扶手管;2、座位高度调节器;3、升降踏板;4、脚踏板;5、连接管;6、座板;7、液压升降器;8、底部固定架;9、万向轮;10、升降杆;11、弹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医疗护理病人转运装置的结构设计,该装置包括:扶手管(1);座位高度调节器(2);升降踏板(3);脚踏板(4);连接管(5);座板(6);液压升降器(7);底部固定架(8);万向轮(9);升降杆(10);弹簧杆(11)。具体的,底部固定架(8)的两侧设有扶手管(1),扶手管(1)连接座板(6),底部固定架(8)的中部两侧设有液压升降杆(7),液压升降杆(7)连接连接管(5),升降杆(10)与液压升降杆(7)连接,升降杆(10)上设有升降踏板(3),升降杆(10)上设有弹簧杆(11),弹簧杆(11)与底部固定架(8)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设定本实施的转运机装置处于初始状态,由卧床病人自助或在护理人员协助之下转移到转运机装置的座板上病人背靠在连接管上,双臂放在连接管外面或双手握住连接管。护理人员用脚踩踏升降踏板,通过连接的液压升降杆使得连接管结构上升,使得病人的身体随之上升,臀部逐渐离开座板。上升到合适高度后,护理人员可较为轻易地帮助病人穿脱裤子、更换衣物,或是对特定部位进行观察或上药等。结束后护理人员调节液压升降杆,使得连接管的高度缓缓下降。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扶手管下端设置座位高度调节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器调整座板高度,使得病人被转移到座板上的行动更为轻易。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为方便本实施例的转运装置的移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底部固定架上设置了四个万向轮,使得护理人员可以方便地握住扶手管将转运装置推动转移,极大减轻了护理难度。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底部固定架上设置了一副脚踏板,使得病人的双脚可以踩在脚踏板上,增强其坐在转运机装置上的安全感,在连接管上升使得身体上升的过程中也可以踩在脚踏板上固定身体的重心,使得起身的动作更加容易,增强了整个过程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护理人员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面对病人,可实时监控病人的身体状况,保护其护理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对于行动不便或瘫痪、腿脚受伤的病人来说,在下肢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下进行穿脱裤子、起身、上药、检测等动作十分困难,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抬、抱等协助动作,在费力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在上述实施例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转运机装置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得实现病人的起身动作,实现一般护理手段较为费力的动作,极大减轻了护理难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分布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的若干推演、替换,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