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4345发布日期:2020-06-02 19:1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城乡居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危重患者,面临着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匮乏、医疗水平落后、就医困难的困境,例如,检查设备、医疗设备的简陋,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不足。为了治疗,患者不得不到上级医院进行会诊,导致等待治疗的时间延长、治疗的成本提高,某些患者可能会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从而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远程医疗技术以缩短等待治疗的时间以及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申请端、内镜设备、云服务器以及专家端,其中:

所述内镜设备用于获取患者体内的检查图像数据;

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所述内镜设备获取的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专家端发起远程会诊请求;并用于在所述专家端接受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之后,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专家端发送所述检查图像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申请端发起的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并向所述专家端发送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在所述专家端接受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之后,接收所述申请端发送的检查图像数据,并将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专家端;

所述专家端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在接受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以及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发布会诊报告,并将所述会诊报告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申请端,供所述申请端对患者进行治疗。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内镜设备获取的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并将所述检查图像数据转发至所述申请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申请端显示设备,所述申请端显示设备用于对所述检查图像数据进行显示,还用于对所述会诊报告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包括视频。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专家端显示设备,所述专家端显示设备用于对所述检查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包括视频。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和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所述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用于采集患者所在的治疗现场的第一音视频图像,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专家端,供所述专家端参考以发布所述诊断报告;

所述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用于采集所述专家端所在的远程医疗现场的第二音视频图像,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申请端,指导所述申请端对患者进行治疗,指导所述申请端对患者进行治疗。

进一步地,所述申请端用于将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一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专家端;

所述专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专家端用于将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二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

或者,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一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专家端;

所述专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二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专家端用于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申请端传输所述内镜设备所需的工作参数,以调整所述内镜设备的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患者病历数据或用于从第三方系统自动获取患者病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申请端用于对所述检查图像数据进行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灰度变换、gamma校正、图像平滑和图像锐化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平台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平台业务配置管理模块、会诊数据统计管理模块、后台数据库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平台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用户信息维护和用户权限管理;

所述平台业务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单人会诊、多人会诊配置、会诊排班管理以及站点配置管理;

所述会诊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用户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会诊申请量、会诊通过量、会诊报告量、会诊签发量、输出统计数据;

所述病例数据建模管理模块用于病例数据建模、病例模版配置与管理以及数据元模型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包括申请端、内镜设备与音视频会议设备,并通过内镜设备获取检查图像数据,以及通过音视频会议设备获取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申请端基于通讯协议通过云服务器将检查图像数据和音视频数据传输到专家端,实现远程实时内镜会诊。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云服务器或者申请端,对内镜设备获取的诊断级图像数据进行加密、压缩等预设处理;专家端将处理后的实时内镜诊断级图像数据与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进行解密并显示,以进行远程实时内镜会诊。本申请支持远程专家对申请端的医生的实时内镜会诊指导,实现了可靠、实时传输内镜诊断级图像数据、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和诊断报告,以实现快速为患者进行诊断的目的,以缓解边缘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带来的看病难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城乡居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危重患者,面临着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匮乏、医疗水平落后、就医困难的困境。

例如,内镜诊断领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将内镜置入患者体内,以观测实时图像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然而,在边远地区的医疗专业人员的技术可能不足,无法对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在此情况下,患者只能到上一级医院进行诊断,但是其中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成本较高。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患者所处现场的内镜设备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专家端从云服务器获取内镜设备采集的数据,根据内镜设备采集的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避免医疗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的患者,因花费的时间耽误了治疗时间,同时也可以为患者减少医疗成本;同时,不仅可以实时共享静态内镜图像,还可以实时共享动态内镜视频,以提高诊断的实时性,可以应对一些危急情况的发生。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申请端、内镜设备、云服务器以及专家端。

申请端处于诊断患者的现场(称为第一现场),内镜设备处于诊断患者的现场,通过内镜设备对患者体内的图像或视频进行采集。

申请端将内镜设备采集的检查图像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

专家端处于提供诊断意见的专家端(称为第二现场);专家端从云服务器获取检查图像数据,以检查图像数据为依据提供诊断意见。

申请端和专家端不限于bs/cs客户端。

申请端与专家端均与云服务器通信,在建立通信时,如果申请端和专家端与云服务器完成通信的建立,则云服务器会给专家端和申请端一个确认信息,以告知专家端和申请端连接成功。

申请端还可通过云服务器向专家端实时音视频沟通、文字沟通、画板沟通、屏幕共享、文件分享、远程操作等。

具体地,所述内镜设备用于获取患者体内的检查图像数据;内镜设备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使用时将内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内镜设备获取的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并将所述检查图像数据转发至所述申请端。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所述内镜设备获取的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专家端发起远程会诊请求;并用于在所述专家端接受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之后,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专家端发送所述检查图像数据;

申请端接收内镜设备获取的检查图像数据(此处可以是经过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处理后的图像,也可以是内镜设备直接采集的检查图像数据)。申请端可以是集处理、显示为一体的设备,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通过申请端接收的检查图像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当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认为该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求助专家医生,则通过申请端产生一个远程会诊请求。远程会诊请求可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对患者诊断后的初步诊断、患者以往病史、指定专家端信息等。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申请端发起的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并向所述专家端发送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在所述专家端接受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之后,接收所述申请端发送的检查图像数据,并将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专家端;

申请端在产生了远程会诊请求之后,将远程会诊请求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可以向各个专家端广播该远程会诊请求,各个专家端的专家可以根据远程会诊请求的初步诊断,判断能够处理该患者病情,如果可以处理,则可以接受该远程会诊请求,进而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申请端在产生了远程会诊请求之后,将远程会诊请求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也可以根据远程会诊请求中包含的指定专家端信息,将该远程会诊请求发送至指定专家端,实现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专家端在接收远程会诊请求之后,便可以接收与该远程会诊请求关联的检查图像数据,该检查图像数据可以实时的,也可以是历史数据。

例如,申请端在发送远程会诊请求时,将预先获得的历史检查图像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进行存储,专家端就可以从云服务器接收历史检查图像数据。

专家端在接收到检查图像数据之后会向申请端反馈一个确认信息,以保证连接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和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所述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用于采集患者所在的治疗现场的第一音视频图像,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专家端,供所述专家端参考以发布所述诊断报告;

所述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用于采集所述专家端所在的远程医疗现场的第二音视频图像,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申请端,指导所述申请端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申请端发送远程会诊请求时,远程会诊请求可以包括会议通话的请求,当专家端接受了远程会诊请求之后,也就相当于接受了会议通话。会议通话的实现基于第一现场的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以及第二现场的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可以直接与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通信,可以避免占用云服务器的资源。

第一音视频会议设备和第二音视频会议设备可以让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和第二现场的专家进行视频音频通话,可以实现有效沟通,以提高对患者的诊断速率,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诊断的时间,以节约患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远程会诊的资源占用时间。

所述申请端用于将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一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专家端;

所述专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专家端用于将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二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

或者,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一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专家端;

所述专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一音视频图像和所述检查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进行动态加密压缩得到第二传输数据包,将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解密解压缩,得到所述第二音视频图像。

本申请中的加密操作包含并不限于移位和异或等加密处理。

本申请还可以将实时内镜诊断级检查图像数据、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和现场操作手法视频数据进行封包,封包后通过云服务器进行传输。

本申请基于云服务器和网络环境以实现远程会诊,为了保证传输的数据安全性,对第一音视频图像、第二音视频图像以及检查图像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同时为了提高传输速度,可以进行压缩传输,不过诊断级检查图像数据不能够失真,因此,需要无失真压缩后,进行传输。

所述专家端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在接受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以及所述检查图像数据发布会诊报告,并将所述会诊报告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申请端,供所述申请端对患者进行治疗。

专家端在接受了远程会诊请求之后,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请求知晓患者的基本信息,还可以接受云服务器发送的检查图像数据,使得第二现场的专家可以根据远程会诊请求中包含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往病史、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的初步诊断、以及检查图像数据,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断,以发布相应的会诊报告,会诊报告通过云服务器传输至申请端,以供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根据会诊报告,以形成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控制等处理。

具体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申请端显示设备,所述申请端显示设备用于对所述视频与检查图像数据进行显示,还用于对所述会诊报告进行显示。

具体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专家端显示设备,所述专家端显示设备用于对所述视频与检查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申请端可以配置有申请端显示设备,以分担申请端的显示数据量。例如,申请端是显示、处理一体设备,但是其只有一个屏幕,医务人员一方面需要显示从患者体内获取的检查图像数据,另一方面还需要键入初步诊断结果、或者还需要显示查询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往病史等。因此,利用申请端和申请端显示设备同时显示检查图像数据,以及医务人员所需要显示或操作的其他界面,以方便医务人员操作,对患者进行快速的诊断。

专家端可以配置有专家端显示设备,以分担专家端的显示数据量。例如,专家端是显示、处理一体设备,但是其只有一个屏幕,医务人员一方面需要显示从患者体内获取的检查图像数据,另一方面还需要键入诊断报告、或者还需要显示查询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往病史等。因此,利用专家端和专家端显示设备同时显示检查图像数据,以及医务人员所需要显示或操作的其他界面,以方便医务人员操作,对患者进行快速的诊断。

具体地,所述专家端用于通过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申请端传输所述内镜设备所需的工作参数,以调整所述内镜设备的参数。专家端通过云服务器获取内镜设备数据、音视频会议设备的现场操作手法数据,以及患者病例数据,以供专家端的专家给予指导并书写会诊报告。

当专家端与申请端处于远程会诊时,为了能够让第二现场的专家更好的查看检查图像数据,专家端可以向申请端传输内镜设备所需的工作参数,申请端的医务人员则根据该工作参数,调整内镜设备的参数,使得内镜设备所采集的检查图像数据更符合第二现场的专家的需求,更快的为患者进行病情诊断。

具体地,所述申请端用于接收患者病历数据或用于从第三方系统自动获取患者病历数据。申请端接收患者病历数据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手动输入的,也可以是由申请端从第三方系统自动获取的,其中第三方系统可以是医院医疗系统等。

所述申请端用于对所述检查图像数据进行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灰度变换、gamma校正、图像平滑和图像锐化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

内镜设备采集的检查图像数据经由申请端对其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灰度变换、gamma校正、图像平滑和图像锐化等处理,以得到诊断级检查图像数据。在得到了诊断级检查图像数据之后,将其发送至申请端显示,供第一现场的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具体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平台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平台业务配置管理模块、会诊数据统计管理模块、后台数据库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平台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用户信息维护和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是指在该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注册的用户。而平台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则由该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管理员进行操作。

所述平台业务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单人会诊、多人会诊配置、会诊排班管理以及站点配置管理;

所述会诊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用户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会诊申请量、会诊通过量、会诊报告量、会诊签发量、输出统计数据;

所述病例数据建模管理模块用于病例数据建模、病例模版配置与管理以及数据元模型管理。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该系统包括申请端、内镜设备与音视频会议设备,并通过内镜设备获取检查图像数据,以及通过音视频会议设备获取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申请端基于通讯协议通过云服务器将检查图像数据和音视频数据传输到专家端,实现远程实时内镜会诊。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的云服务器或者申请端,对内镜设备获取的诊断级图像数据进行加密、压缩等预设处理;专家端将处理后的实时内镜诊断级图像数据与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进行解密并显示,以进行远程实时内镜会诊;本发明支持远程专家对申请端的医生的实时内镜会诊指导,实现了可靠、实时传输内镜诊断级图像数据、现场实时音视频数据和诊断报告,以实现快速为患者进行诊断的目的,以缓解边缘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带来的看病难问题。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远程实时内镜安全会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