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4845发布日期:2020-05-12 18:3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清洁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其特征是由骨或软骨为支架围成腔壁或管壁以防止外界压力而塌陷是保证气体畅通的一种适应性结构。

很多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有积液、痰,导致其无法顺畅呼吸,目前的处理方法是使用一次性吸管与清洁机连接,然后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然而医护人员在每次操作时,一个清洁机只能对一位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当一位患者呼吸道清理干净后,更换一次性吸管在对另一位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降低了人们的清理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吸方便、同时满足多个患者使用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包括:清洗机、抽吸机构、分流板、连接管、夹持机构和一次性清理机构,所述抽吸机构包括主管体、第一充气管以及第二充气管,且所述主管体、所述第一充气管以及所述第二充气管均与所述清洗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均与所述主管体相互连通;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抽吸机构相互连通,且所述分流板设于所述抽吸机构的端部;所述连接管设有若干个,且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分流板的外壁;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开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机构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且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活动接头、螺杆以及手柄;所述夹持板设于所述夹持槽的内部,且所述夹持板的外壁设有所述活动接头;所述活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且所述螺杆贯穿于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设有所述手柄;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的端部嵌入于所述夹持槽的内部,且所述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分流板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等距分布有四个,且所述夹持机构的宽度与所述夹持槽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抽吸机构还包括限位旋钮、内管体以及橡胶套,且所述内管体套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部;所述内管体与所述主管体之间通过所述限位旋钮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管体的外壁胶合有所述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所述主管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内管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内管体的端部垂直连通有所述分流板。

优选的,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包括软管、气囊以及吸管,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相互连通,且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吸管。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端部嵌入于所述夹持槽的内部,且所述软管紧密固定于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槽的内壁之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将所述主管体、所述第一充气管以及所述第二充气管直接连接到所述清洗机上,使得所述抽吸机构与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为两个单独的结构,医护人员在安装时只需将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与所述连接管连接便可,无需再连接各个充气管,有效的提高一次性管的安装速度,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对一次性管进行有效的夹持,使得连接更为简便、密封性更好;能够实现一台清洁机同时满足多个患者的呼吸道清洁需要,避免患者等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抽吸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清洗机,2、抽吸机构,21、主管体,22、第一充气管,23、第二充气管,24、限位旋钮,25、内管体,26、橡胶套,3、分流板,4、连接管,41、夹持槽,5、一次性清理机构,51、软管,52、气囊,53、吸管,6、夹持机构,61、夹持板,62、活动接头,63、螺杆,6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抽吸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包括:清洗机1、抽吸机构2、分流板3、连接管4、一次性清理机构5和夹持机构6,所述抽吸机构2与所述清洗机1连接,所述分流板3与所述抽吸机构2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4连通于所述分流板3的外壁,所述夹持机构6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连接管4的外壁,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的端部嵌入于所述连接管4。

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抽吸机构2包括主管体21、第一充气管22以及第二充气管23,且所述主管体21、所述第一充气管22以及所述第二充气管23均与所述清洗机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管22、所述第二充气管23均与所述主管体21相互连通;所述分流板3与所述抽吸机构2相互连通,且所述分流板3设于所述抽吸机构2的端部;所述连接管4设有若干个,且所述连接管4连通于所述分流板3的外壁;所述连接管4的端部开有夹持槽41。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机构6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连接管4的外壁,且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夹持板61、活动接头62、螺杆63以及手柄64;所述夹持板61设于所述夹持槽41的内部,且所述夹持板61的外壁设有所述活动接头62;所述活动接头62转动连接所述螺杆63,且所述螺杆63贯穿于所述连接管4;为了满足多个患者使用,所述连接管4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且所述连接管4与所述分流板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管4的端部设有所述手柄64;为了提高压紧效果,所述夹持机构6等距分布有四个,且所述夹持机构6的宽度与所述夹持槽41的宽度相同;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的端部嵌入于所述夹持槽41的内部,且所述夹持机构6固定于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的外壁。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效果,所述抽吸机构2还包括限位旋钮24、内管体25以及橡胶套26,且所述内管体25套接于所述主管体21的内部;所述内管体25与所述主管体21之间通过所述限位旋钮24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管体25的外壁胶合有所述橡胶套26;所述橡胶套26与所述主管体21的内壁紧密贴合;为了便于气体流通,所述内管体25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内管体25的端部垂直连通有所述分流板3。

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于患者积液的收集,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包括软管51、气囊52以及吸管53,且所述软管5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相互连通;所述软管51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52相互连通,且所述气囊52连接所述吸管53;为了使得连接更为牢固、便捷,所述软管51的端部嵌入于所述夹持槽41的内部,且所述软管51紧密固定于所述夹持板61、所述夹持槽41的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在安装时,医护人员将所述主管体21、所述第一充气管22、所述第二充气管23与所述清洗机1连接起来,从而便可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清洁体系,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道进行清洁时,操作人员相只需取出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然后将所述软管51的端部伸入到所述夹持槽41内,然后握住所述手柄64拧动所述螺杆63,使得所述螺杆63不断的向内旋进,所述夹持板61向内运动对所述软管51进行夹持,便可实现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的快速连接;然后医护人员调节所述内管体25的伸出长度,拧紧所述限位旋钮24,便于医生将所述软管51伸入到患者呼吸道内;在进行清洁操作时,所述清洗机1可通过所述主管体21、所述第一充气管22以及所述第二充气管23对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进行操控,当需要同时对多个患者进行清洁时,可在各个所述连接管4的外部均连接上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气流可通过所述分流板4分散至各个一次性管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将所述主管体21、所述第一充气管22以及所述第二充气管23直接连接到所述清洗机1上,使得所述抽吸机构2与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为两个单独的结构,医护人员在安装时只需将所述一次性清理机构5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便可,无需再连接各个充气管,有效的提高一次性管的安装速度,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所述夹持机构6能够对一次性管进行有效的夹持,使得连接更为简便、密封性更好;能够实现一台清洁机同时满足多个患者的呼吸道清洁需要,避免患者等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