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9593发布日期:2020-02-04 09:4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栓导药装置改进,特别是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应用的溶拴导管注药系统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现有的装置均为人工每俩小时注药一次,昼夜不停,加重医护负担;

第二、因注药人员不同,常造成注药喷射速度及时间的差异,特别是力量达不到时,喷注的溶栓药物无法形成对血栓的物理冲击,效果大打折扣;

综合上述,设计一种可定时定量,且均力推液并自动补给的溶栓导药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的内部设有注药单元,所述注药单元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导液孔、导液软管、储药瓶、单向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盒、步进电机、集成电路板、控制器、定时器、指示灯、注射器、医用阀门,其中,

所述导管主体的内部插装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导管主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胶套,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离导管主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步进电机伸缩端固定连接;

所述导液软管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胶套伸入导管主体的内部,所述导液软管的另一端与储药瓶的出液端相对接;

靠近所述胶套的导液软管的一侧设有向远离第二壳体的方向开启的单向阀;

所述控制盒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上集成控制器、定时器和指示灯控制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储药瓶的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灯包括有液指示灯和无液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主体的出液口对接溶栓导管。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座。所述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固定于安装座内。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上设有蜂鸣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侧表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瓶口朝下的储药瓶。

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器通过医用阀门与储药瓶的远离其出液端的表面相对接,并与其内部相连通。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装置利用步进电机推液,推液速度均匀,精确把握给药剂量,给药速度,可解放人力,并保证喷射质量;

第二、利用定时器,定时注射溶栓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导通回路的电路图;

图中,1、导管主体;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导液孔;5、导液软管;6、储药瓶;7、单向阀;8、控制盒;9、步进电机;10、集成电路板;11、控制器;12、定时器;13、电源开关按钮;14、注射器;15、胶套;16、液位传感器;17、有液指示灯;18、无液指示灯;19、溶栓导管;20、安装座;21、蓄电池;22、蜂鸣器;23、医用阀门;2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包括导管主体1,导管主体1的内部设有注药单元,注药单元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导液孔4、导液软管5、储药瓶6、单向阀7、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控制盒8、步进电机9、集成电路板10、控制器11、定时器12、指示灯、注射器14、医用阀门23,其中,导管主体1的内部插装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的靠近导管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有胶套15,第一壳体2的远离导管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的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端与步进电机9伸缩端固定连接;导液软管5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胶套15伸入导管主体1的内部,导液软管5的另一端与储药瓶6的出液端相对接;靠近胶套15的导液软管5的一侧设有向远离第二壳体3的方向开启的单向阀7;控制盒8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控制盒8的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10,集成电路板10上集成控制器11、定时器12和指示灯控制模块。

在本技术方案中,控制器11选用stm8l052r8t6lqfp64st单片机ic芯片,步进电机9选用盛斯达品牌的型号为zx-42*33的微型步进电机,定时器12选用品牌为baseus,型号为ne555p的单高精度定时器dip-8,液位传感器16采用型号为zz-jyd-2x的液位传感器,有液指示灯17为绿色led灯,无液指示灯18为红色led灯,步进电机9的驱动端与控制器11的pio端口相连接,定时器12与控制器11的另一个pio端口相连接,有液指示灯17和无液指示灯18分别与控制器11的i/o端口相连接,蜂鸣器22选用品牌为telesky的蜂鸣器,蜂鸣器22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1的spi端口相连接,控制盒8上还设有电源开关13,电源开关按钮13选用专利号为2016010305922942的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按钮13与控制器的pio端口相连接,电源开关按下的瞬间第一外接接口j4的第1脚与第2脚导通,r12处的电平拉高,三极管q1导通,导致mos管q2和q3满足开启条件,q2和q3的1端和3端导通,电源电压有24伏的输出电压,经过电源转换芯片u2和u3后输出3.3v电压为控制器u1供电。控制器u1初始化后将其输出引脚11拉到高电平,光耦0c2导通,维持住q2和q3导通。第二外接接口j7的串口线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当第二外接接口j7的串口中收到其他设备的关机信号时,控制器u1会将11脚从高电平状态变成低电平状态,mos管q2和q3截止,电源回路断开。或者当第一外接接口j4的开关再次接通时,光耦0c3也会导通,其第4引脚的power_off信号会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且将信号状态输入到控制器u1的第12脚,控制器u1会通过内部的定时器检查该信号保持在低电平的时间,如果持续时间达到了3秒,则通过第外接接口j7的串口线通知其他设备关机,然后将控制器u1的第11脚从高电平状态变成低电平状态,mos管q2和q3截止,电源回路断开。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蓄电池21为整个装置供电,按下电源开关按钮13,导管主体1与第一壳体2之间无空间,利用注射器14将溶栓药物注射入储药瓶6内,由于储药瓶6为出液口向下的瓶子,利用储药瓶6出液口的液位传感器16检测储药瓶6中已注入溶栓药物,此时利用步进电机9向远离导管主体1的一端缩进,抽取溶栓药物,溶栓药物从储药瓶6依次流经第二壳体3的导液软管5部分以及第一壳体2的导液软管5部分,进入导管主体1与第一壳体2之间的储液区域,抽取定量如20ml的溶栓药物,然后步进电机9反向伸展,步进电机9的伸缩端与第二壳体3固定连接,在步进电机9的动作下,第二壳体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2向导管主体1的出液端口方向挤压溶栓药物进入溶栓导管19内,当步进电机伸出设定长度后(控制器11设定3秒向步进电机9输出高电平,保持步进电机9的工作时间,由于步进电机9的伸缩速率相同,所以根据设定时间控制步进电机9的伸出长度,即控制步进电机9带动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1的距离),定时器12启动,计时两个小时,重复步进电机9的回缩动作,抽取储药瓶6内的溶栓药物,重复步进电机9伸展动作,即注射动作,利用液位传感器16检测储药瓶6内的液位,如果液位低于液位c传感器16的设定高度,无液指示灯18亮红灯,并利用蜂鸣器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提醒,如果液位高于液位传感器16的设定高度,则有液指示灯17亮绿灯,步进电机9继续根据定时器的定时时间进行工作。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注液式溶栓导药装置固定于安装座20内。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20的侧表面设有支架24,所述支架24上固定瓶口朝下的储药瓶。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注射器14通过医用阀门23与储药瓶6的远离其出液端的表面相对接,并与其内部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