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860发布日期:2019-11-12 22:26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多数结节性甲状腺肿和部分原发性甲亢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术后引流是防止伤口内积血,积液,压迫气管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严重不良后果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采用的是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单向引流,因其结构简单,引流期间球体被捏扁及刻度间距太大,不方便护士观察及准确统计引流量,球体下端开口活扣容易被挤压打开,导致引流出的血液污染床单位、引流不畅或负压不恒定而发生严重并发症。目前,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或甲状腺癌根治患者术后常采用两套引流装置同时引流,患者颈前需摆放两个负压引流球,不方便患者携带及活动,舒适度及体表形象均较差。且现有的引流球其引流液的倾倒呈开放式,传染性与普通引流液均未进行密封标签后分别处置,易造成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球,所述引流球内部通过一个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引流腔,左引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左进口和左出口,右引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右进口和右出口,所述左进口和右进口处分别设置有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左出口和右出口外分别连接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的顶端,所述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的底端汇合在一个总排液管上,所述总排液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集液袋,所述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管夹;

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上段为上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外侧设有外螺纹,使用时通过上连接段与引流管螺纹连接;不使用时通过上盖帽与上连接段螺纹盖合;

所述总排液管下段为下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段外侧设有外螺纹,当需要排出引流球内的引流液时,通过下连接段与集液袋螺纹连接;当不需要排出引流液时通过下盖帽与下连接段螺纹盖合。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球两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套有一个塑料夹。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球为硅胶球,所述引流管为聚亚苯基砜树脂管。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球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袋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引流球内设左右两个引流腔,且在两个引流腔顶部分别可拆卸的外接引流管,既可满足单侧甲状腺术后引流,也可满足双侧甲状腺手术或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后的双侧引流需要,针对双侧引流无须采用两套引流装置,方便病人活动及携带,同时很好地提高了患者体表形象和舒适度,且节约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引流球底端的左、右两个排液管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管夹,通过管夹控制管路的通断,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护士观察不同侧伤口分别引流出的血液量,同时也可方便观察不同时间段内引流出的血液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上分别设置管夹,同时配合总排液管底部的下盖帽的设置,能对引流球底部的密封实现双重保障,有效避免了引流球被挤压后其底端开口自行打开而漏出引流的血液污染床单或其他物品,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或交叉感染。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与集液袋连接后呈密封式倾倒,倾倒完毕后盖紧集液袋,贴上普通或传染标签再分别处置,避免了环境及手污染,减少了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总排液管底端与集液袋之间螺纹连接,密封性好,倾倒引流球内的引流液时呈密封式倾倒,避免了开放式倾倒导致的环境污染及手污染,减少了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正常引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倾倒引流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球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引流球,2固定环,3隔板,4左接头,5右接头,6引流管,7左排液管,8右排液管,9总排液管,10集液袋,11管夹,12上盖帽,13下盖帽,14塑料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球1,引流球1两侧设有固定环2,每个固定环2上分别套有一个塑料夹14,使用时可通过塑料夹14将引流球1固定在患者衣服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夹14更安全,避免了目前使用别针固定的方式容易误伤护士或患者的现象。

引流球1内部通过一个隔板3分隔为左、右两个引流腔,左引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左进口和左出口,右引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右进口和右出口,左进口和右进口处分别设置有左接头4和右接头5,左接头4和右接头5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6,左出口和右出口外分别连接左排液管7和右排液管8的顶端,左排液管7和右排液管8的底端汇合在一个总排液管9上,总排液管9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集液袋10,左排液管7和右排液管8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管夹11。

左接头4和右接头5上段为上连接段,上连接段外侧设有外螺纹,使用时通过上连接段与引流管6螺纹连接;不使用时通过上盖帽12与上连接段螺纹盖合。

总排液管9下段为下连接段,下连接段外侧设有外螺纹,当需要排出引流球1内的引流液时,通过下连接段与集液袋10螺纹连接,其中集液袋10可配备不同容积的集液袋10;当不需要排出引流液时通过下盖帽13与下连接段螺纹盖合。

引流球1为硅胶球,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抗静电、抗撕裂、防火阻燃等特性。引流管6为聚亚苯基砜树脂(Polyphenylene sulfone resins,简称PPSU)管,PPSU具有极优良之抗药性及抗酸碱性,可承受一般药水及洗洁剂清洗,不会产生化学变化;PPSU经检验证实不含双酚a毒素,兼具玻璃的无毒、塑胶的轻盈及摔不破的三大优越特性。

引流球1和集液袋10上分别设有刻度线,方便护士准确记录引流出的血液量。

当需要引流时,根据双侧引流或单侧引流的需求选择引流管6的数量,需要引流的接头与引流管6螺纹连接,无须引流的接头通过上盖帽12密封盖合,左排液管7、右排液管8上的管夹11闭合,同时总排液管9底端通过下盖帽13螺纹盖合。

当需要排出引流球1内的引流液时,先将总排液管9底端的下盖帽13旋下,装上集液袋10,然后打开需要排液的那条管路上的管夹11,即可实现密封式倾倒排液。排液完成后,先关闭管夹11,再从总排液管9底端拧下集液袋10,并在总排液管9底端拧紧下盖帽13。并用集液袋10盖将集液袋10的开口盖紧,贴上普通或传染标签再分别处置,避免了环境及手污染,减少了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发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