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施灸的艾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045发布日期:2020-01-07 08:45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施灸的艾灸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施灸的艾灸床。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的方法较多,包括艾条灸、无瘢痕灸、瘢痕灸、温筒灸、温针灸、直接灸、隔物灸等,雀啄灸法是近代针灸学家总结出来的一种属于艾条灸的艾条悬灸法,是指将艾条燃着端对准穴区一起一落的进行灸治,施灸动作类似麻雀啄食,故因此得名,雀啄灸相对于其他艾灸方法热感更加强劲,所以多用于急症和较顽固的病证。

但现有的移动灸施灸方法多通过人工进行施灸,这种方法受限与施灸者的体能,对于急症和顽固病症的施灸多以百壮为施灸单位,单凭医生施灸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部分医院和美容店引进的仿雀啄的艾灸床虽然能长时间的对被施灸者进行移动式施灸,但是这种艾灸床多通过床槽内部设有单一的竖向活动板,在施灸过程中通过竖向活动板竖向运动带动床槽内部的艾烟和艾油进行运动,并不能完全将燃烧的艾柱热量送至被施灸者的腧穴处,从而使的艾灸效果大幅削弱,浪费了艾柱和人们的时间,且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将艾柱燃烧的热量最大限度的送至人体腧穴的移动施灸的艾灸床,是我们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移动灸艾灸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代替手工对被施灸者施灸的移动施灸艾灸床,以解决传统仿雀啄施灸的艾灸床在施灸过程中无法将燃烧艾柱的热量最大限度的输送至人体腧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移动施灸的艾灸床,包括底部至少设有四个万向轮的床槽和卧板,卧板上开有头部灸孔、上肢灸孔和下肢灸孔,所述床槽前侧设有柜门,柜门的外侧设有锁把手,所述床槽的后侧顶端与卧板铰接固定;所述床槽内部设有横向活动机构、竖向活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横向活动机构包括横向活动板和至少两根螺杆,所述横向活动板两端分别固定有数量与螺杆相等且与螺杆相匹配的固定螺母,横向活动板位于固定螺母处开有透孔,各螺杆两端穿过固定螺母且贯穿横向活动板与床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竖向活动机构包括竖向活动板和电动液压缸,电动液压缸的顶端部与竖向活动板的底侧紧密贴合固定,且电动液压缸底部与横向活动板的顶侧紧密贴合固定;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微动板和至少两个背对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连接有减速机,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的底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通过固定螺栓与竖向活动板紧密固定,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有轴座,轴座的内部套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设有连轴器,传动轴通过连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套固有主动轮,主动轮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外部铰接固定有微动杆;所述微动板底部设有连接鼻,微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鼻铰接固定;所述微动板顶端均布有与头部灸孔、上肢灸孔和下肢灸孔相对应的艾柱碗。

优选的,所述轴座的顶端一体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顶部贯穿微动板。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外部封闭固定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底部与竖向活动板的顶侧紧密贴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床槽的后侧顶端设有至少两个合页,且床槽通过合页与卧板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销距离主动轮的轮心距离为1cm-3cm。

优选的,所述床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轴承,螺杆的两端分别插入轴承中,且螺杆的一端,位于轴承的外部一体设置有调节旋钮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向活动板顶端设置微动板,使施灸者可以通过竖向活动板底部的电动液压缸调整大致高度,在施灸过程中,微动板会随驱动电机的转动做缓慢的升降运动,能够完全仿照手工雀啄施灸的动作,并将燃烧艾柱的热量传送至被施灸者的腧穴处;使本实用新型在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艾柱燃烧的热量送至被施灸者腧穴处的前提下代替人工施灸,降低了施灸者的工作强度且使施灸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艾灸床,用于对于病症顽固的病人进行长时间移动施灸作业,如图1-4所示,该艾灸床中的床槽1前侧设有柜门3,柜门3的外侧设有锁把手5,床槽1的后侧顶端设有至少两个合页6,且床槽1通过合页6与卧板2铰接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人们对床槽1内部的的艾油进行清理,且由于该艾灸床可以通过两侧同时打开的缘故,使使用者更容易直观的看到该艾灸床的内部结构,方便人们的使用。

床槽1内部设有横向活动机构7、竖向活动机构8和移动机构9,横向活动机7构包括横向活动板705和至少两根螺杆702,横向活动板705两端分别固定有数量与螺杆702相等且与螺杆702相匹配的固定螺母701,横向活动板位705位于固定螺母701处开有透孔,各螺杆702两端穿过固定螺母701且贯穿横向活动板705与床槽1的侧壁连接,床槽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轴承704,螺杆702的两端分别插入轴承704中,且螺杆702的一端位于轴承704的外部一体设置有调节旋钮轮703,由于横向活动板705受两根螺杆702的固定,在人们通过旋钮调节旋钮轮703时,横向活动板705会随固定螺母701的推力做横向平移活动。

竖向活动机构8包括竖向活动板801和电动液压缸802,电动液压缸802的顶端部与竖向活动板801的底侧紧密贴合固定,且电动液压缸802底部与横向活动板705的顶侧紧密贴合固定。

移动机构9包括微动板9012和至少两个背对设置的驱动电机901,驱动电机901一侧连接有减速机902,驱动电机901和减速机902外部封闭固定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底部与竖向活动板801的顶侧紧密贴合固定,解决了人们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艾柱燃烧所产生的艾油会侵入驱动电机901和减速机902中,进而使驱动电机901和减速机902产生异响甚至漏电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人们使用该艾灸床时的安全。

驱动电机901和减速机902的底部设有电机座903,电机座903通过固定螺栓与竖向活动板801紧密固定,减速机902的一侧设有轴座905,轴座905的顶端一体设置有限位柱907,限位柱907的顶部贯穿微动板9012,微动板9012在进行上下微动,模仿人工进行雀啄灸工作时,受到限位柱907的限位,使微动板9012只能做垂直平移运动,防止微动板9012在仿照雀啄灸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偏移,造成机械运转的不顺畅。

轴座905的内部套装有传动轴906,传动轴906的一端通过连轴器904与减速机902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906的另一端套固有主动轮908,主动轮908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销909,固定销909外部铰接有微动杆9010;微动板9012底部设有连接鼻9011,微动杆9010的另一端与连接鼻9011铰接固定,且固定销909距离主动轮908的轮心距离为1cm-3cm,使主动轮908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微动板9012上下浮动区间在2cm-6cm之间,最大化的将燃烧艾柱的热量送到被施灸者的腧穴处,且能保证燃烧的艾柱与被施灸者处于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被施灸者烧伤等情况发生。

微动板9012顶端均布有与头部灸孔201、上肢灸孔202和下肢灸孔203相对应的艾柱碗10。

使用时,首先通过旋钮调节旋钮轮703,使横向活动板705在螺杆702上做横向平移运动,将横向活动板705调整到位,然后再通过电动液压缸802调整竖向活动板801的高低到位。最后打开卧板2,在微动板上的艾柱碗10内放置燃烧的艾柱,并盖上卧板2并启动驱动电机901,使微动板9012处于上下微动的状态,从而逼真地模仿人工雀啄式艾施灸,降低施灸者的劳动强度,且使施灸效果更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