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5544发布日期:2019-12-13 18:2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ct、mri引导下的介入检查与治疗技术定位精确、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且疗效较好,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检查与治疗方法。ct、mri引导穿刺的体内靶点、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可以由ct、mri扫描图像精确定位与测量,但是穿刺时进针方向的把握却有一定的难度,以至于多数情况下要经过多次试穿后才能找到最佳的方向,造成手术时间长、辐射剂量大(ct)、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检查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现有的申请号为cn201810584252.1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可以准确标识进针方向,但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体表绘制标记线作为方位标定参照,体表通常比较圆润或棱角分明总之不平整,在体表绘制标记线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影响穿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在体表绘制标记线时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影响穿刺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前”“后”与附图本身的左右、前后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包括激光发射部和方位校准板,所述激光发射部包括固定底座、激光灯、两个固定挂钩和两个l形连接部,所述固定底座后侧壁连接于ct或mri扫描仪机架孔前侧上部正中处,所述固定底座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有伸缩结构(即伸缩结构的轴线与固定底座前侧壁所在平面垂直),两个l形连接部的长臂分别与两个伸缩结构垂直连接(即伸缩结构垂直穿置在l形连接部的长臂上),两个固定挂钩的长臂端部均通过第一转轴分别与两个l形连接部的短臂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于l形连接部的短臂和固定挂钩的长臂端面所在平面(即固定挂钩能以第一转轴为旋转轴在垂直于l形连接部的短臂所在平面的平面内做旋转运动),所述激光灯的左右端均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线均与激光灯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转轴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挂钩的钩体中,且钩体底部均由下向上螺纹配合有第一高度调节螺栓,第一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部与第二转轴底部相抵靠,所述激光灯的上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水平尺,所述激光灯的前侧水平设置有条形光线出口;所述方位校准板的上表面绘制有前后左右相互垂直的交叉直线,所述方位校准板还设置有至少三根高度可调的支撑腿以及至少两个用于调平且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通过伸缩结构能够实现所述固定底座与固定挂钩之间前后位移,l形连接部与固定挂钩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这便于固定挂钩与固定底座进行前后位移时激光灯一端(左或右)第二转轴与固定挂钩底部能进行相互位移,通过调整第一高度调节螺栓伸入挂钩底部的高度来实现激光灯的上下方向上的调整,通过激光灯上设置的第一水平尺能判断激光灯是否水平,通过方位校准板上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判断方位校准板是否水平(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才能够调平一个平面),因为ct或mri扫描仪机的检测床是不平整的,所以需要通过支撑腿来调节方位校准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a、将方位校准板平置于ct(或mri)检查床上,打开ct(或mri)的定位灯,调节方位校准板的支撑腿使所有第二水平尺均处于水平位置并且调节方位校准板的位置使定位灯光线与方位校准板上面的标定线平行;

b、然后调节激光灯固定挂钩底部的第一高度调节螺栓使第一水平尺水平,从而使激光灯左右水平;

c、打开激光灯,在固定挂钩内旋转激光灯,使激光灯的光线投射到方位校准板上,通过伸缩结构、l形连接部和固定挂钩之间的配合使激光灯发生位移,使激光灯的光线平行于方位校准板上面沿左右方向的直线,校准后则激光灯方位校准结束;

d、然后撤去ct(或mri)检查床上的方位校准板,让患者以适当体位躺在ct(或mri)检查床上开始操作,借助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进行定向,由助手旋转激光灯使光线落到其水准泡底座表面,术者调整穿刺针方位使水准泡底座保持水平的同时前缘或后缘与激光灯光线平行,即可穿刺。

优选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底座臂螺柱,两个所述l形连接部的长臂分别挂设在两个底座臂螺柱上,两个所述底座臂螺柱上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卡设于固定底座前侧壁与所述l形连接部的长臂之间,穿出l形连接部的长臂的底座臂螺柱上均螺纹配合有与l形连接部的长臂止位配合的螺母(所述止位配合即螺母能阻止l形连接部往底座臂螺柱自由端移动)。所述l形连接部能够在底座臂螺柱上来回移动,底座臂螺柱上的弹簧能起到支撑l形连接部与固定底座前侧壁的作用,l形连接部向后移动之后,弹簧受压缩对l形连接部有一定的推力,再通过螺母对l形连接部起止位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包括螺纹配合的第二高度调节螺栓和高度调节螺母,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螺栓的端部朝上穿过方位校准板,所述高度调节螺母位于方位校准板下方且与方位校准板止位配合,穿出方位校准板的第二高度调节螺栓还配合有螺母。通过调节第二高度调节螺栓上高度调节螺母的位置来调节方位校准板的高低位置,为了方位校准板更加稳定,在方位校准板的上方的第二高度调节螺栓螺纹配合螺母。

优选的,所述方位校准板穿置第二高度调节螺栓的通孔为长圆孔。因为ct(或mri)检查床不是处处平整,故为了方便方位校准板的调平在其上开设长圆孔,这能够调整第二高度调节螺栓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第二高度调节螺栓支撑于ct(或mri)检查床的凹凸不平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方位校准板找到了与ct或mri定位灯光线空间坐标系能完全吻合的本实用新型的激光灯的准确方位,通过调节该激光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不间断提供不同位置和角度的参照,操作方便,减少误差,定向更准确,能够更精确地引导穿刺时的进针方向,提高了穿刺效率,进一步节省手术时间,避免辐射剂量过大而带来的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ct及mri引导的介入检查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发射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发射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发射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位校准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位校准板的附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位校准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之一)。

图中:1-方位校准板;2-固定底座;3-激光灯;4-固定挂钩;41-l形连接部;42-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一高度调节螺栓;7-第一水平尺;8-条形光线出口;9-第二水平尺;10-底座臂螺柱;11-弹簧;12-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3-高度调节螺母;14-长圆孔;15-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进行说明。

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激光发射部和方位校准板1,所述激光发射部包括固定底座2、激光灯3、两个固定挂钩4和两个l形连接部41,所述固定底座2后侧壁连接于ct或mri扫描仪机架孔前侧上部正中处,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底座2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有伸缩结构(即伸缩结构的轴线与固定底座2前侧壁所在平面垂直),两个l形连接部41的长臂分别与两个伸缩结构垂直连接(即伸缩结构垂直穿置在l形连接部41的长臂上),如图3所示,两个固定挂钩4的长臂端部均通过第一转轴42分别与两个l形连接部41的短臂相连,所述第一转轴42的轴线垂直于l形连接部41的短臂和固定挂钩4的长臂端面所在平面(即固定挂钩4能以第一转轴42为旋转轴在垂直于l形连接部41的短臂所在平面的平面内做旋转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激光灯3的左右端均连接有第二转轴5,两个所述第二转轴5的中心线均与激光灯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转轴5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挂钩4的钩体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且钩体底部均由下向上螺纹配合有第一高度调节螺栓6,第一高度调节螺栓6的上端部与第二转轴5底部相抵靠,所述激光灯3的上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水平尺7,所述激光灯3的前侧水平设置有条形光线出口8;如图5所示,所述方位校准板1的上表面绘制有前后左右相互垂直的交叉直线,所述方位校准板1还设置有至少三根高度可调的支撑腿以及至少两个用于调平且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9。通过伸缩结构能够实现所述固定底座2与固定挂钩4之间前后位移,l形连接部41与固定挂钩4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这便于固定挂钩4与固定底座2进行前后位移时激光灯3一端(左或右)第二转轴5与固定挂钩4底部能进行相互位移,通过调整第一高度调节螺栓6伸入挂钩底部的高度来实现激光灯3的上下方向上的调整,通过激光灯3上设置的第一水平尺7能判断激光灯3是否水平,通过方位校准板1上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9判断方位校准板1是否水平(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9才能够调平一个平面),因为ct或mri扫描仪机的检测床是不平整的,所以需要通过支撑腿来调节方位校准板1。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底座臂螺柱10,两个所述l形连接部41的长臂分别挂设在两个底座臂螺柱10上,两个所述底座臂螺柱10上均套设有弹簧11,且所述弹簧11卡设于固定底座2前侧壁与所述l形连接部41的长臂之间,穿出l形连接部41的长臂的底座臂螺柱10上均螺纹配合有与l形连接部41的长臂止位配合的螺母(所述止位配合即螺母能阻止l形连接部41往底座臂螺柱10自由端移动)。所述l形连接部41能够在底座臂螺柱10上来回移动,底座臂螺柱10上的弹簧11能起到支撑l形连接部41与固定底座2前侧壁的作用,l形连接部41向后移动之后,弹簧11受压缩对l形连接部41有一定的推力,再通过螺母对l形连接部41起止位作用。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所述支撑腿包括螺纹配合的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和高度调节螺母13,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的端部朝上穿过方位校准板1,所述高度调节螺母13位于方位校准板1下方且与方位校准板1止位配合,穿出方位校准板1的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还配合有螺母。通过调节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上高度调节螺母13的位置来调节方位校准板1的高低位置,为了方位校准板1更加稳定,在方位校准板1的上方的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螺纹配合螺母。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方位校准板1穿置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的通孔为长圆孔14。因为ct(或mri)检查床不是处处平整,故为了方便方位校准板1的调平在其上开设长圆孔14,这能够调整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第二高度调节螺栓12支撑于ct(或mri)检查床的凹凸不平处使得方位校准板1不平整。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方位校准板1设置为矩形,方位校准板1上表面的后边沿左右方向设置一个第二水平尺9,方位校准板1的左右两边沿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第二水平尺9;所述方位校准板1的后边两端和前边中心处各设置一根支撑腿。三条支撑腿即可保证方位校准板1平衡,位于方位校准板1后边的第二水平尺9和位于方位校准板1左右边的第二水平尺9相互垂直,即可判断方位校准板1是否水平。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位校准板1设置为圆形,方位校准板1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尺9,所述方位校准板1设置的支撑腿的个数为四根。同上,两条第二水平尺9相互垂直才能保证方位校准板1在平面内保持水平。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l形连接部41和固定挂钩4均为弯制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转轴42为穿置在l形连接部41短臂上的螺栓,螺栓上部卡接于l形连接部41短臂的上表面,螺栓穿出l形连接部41短臂的端部与固定挂钩4螺纹配合。l形连接部41的短臂上设置有通孔,所以螺栓与通孔间隙配合。故固定挂钩4能以螺栓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激光灯3的两个第二转轴5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15。通过旋转手柄15来旋转激光灯3,能避免直接接触激光灯3污染条形光线出口8和水平尺。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水平尺7为部分嵌入设置,部分嵌入方便激光灯3旋转时仍能够观察到激光灯3是否保持水平,第二水平尺9为嵌入设置,嵌入设置能对第二水平尺9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磕碰。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的方位标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底座2后侧壁与ct或mri扫描仪机通过魔术贴、吸铁或挂钩连接。二者通过魔术贴、吸铁或挂钩连接,方便拆卸并重复利用、节约环保,而且魔术贴、吸铁或挂钩的成本较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