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5253发布日期:2020-01-14 23:3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广泛用于胆道、泌尿结石病症的微创介入手术。



背景技术:

胆道与泌尿系结石多年来困扰着很多患者,早期经常需要通过开放式手术治疗,并且患者需要在医院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康复。微创手术的出现大大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其中一种器械就是一次性使用取石网篮,它由网篮本体、网篮鞘管和控制手柄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网篮本体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金属丝制作而成。网篮本体可以通过控制手柄中手柄滑动块的前后移动进行关闭和打开。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995303u公告的“取石网篮”提出一种沿滑套的滑动方向开设有若干卡槽的结构,目的在于将滑套进行限位,避免取石网篮在套取结石后无法锁定,需要通过人工握紧使得结石被限制在网篮中防止脱落。然而该机构在释放结石时需要人工松开螺杆,并调整弹簧和连接杆才可以,再次取石前又需要将其复位,在反复取石时操作起来比较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握紧的方式实现手柄滑动块的限位且取石过程操作较为麻烦,提供一种新型的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包含有,

网篮本体;

网篮鞘管,其内部容纳有网篮牵引丝;

控制手柄,其具有手柄前部、手柄中部及手柄后部,所述手柄前部上形成有沿径向设置的螺丝容纳孔;

手柄滑动块,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中部且所述手柄滑动块在前后方向上移位,所述手柄滑动块上形成有沿径向设置的滑动块限位孔;

手柄定位块,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手柄后部,后移所述手柄滑动块,当所述手柄滑动块与所述手柄定位块相前后向抵靠,所述手柄定位块对所述手柄滑动块后端限位;以及,

定位锁紧机构,其具有波珠螺丝,所述波珠螺丝容纳于所述螺丝容纳孔中,所述波珠螺丝具有螺丝顶珠且所述螺丝顶珠穿出所述螺丝容纳孔暴露于所述手柄前部的外侧,前移所述手柄滑动块,当所述螺丝容纳孔与所述滑动块限位孔相径向重合,所述螺丝顶珠正好顶入所述滑动块限位孔的内部,所述波珠螺丝对所述手柄滑动块前端限位;

其中,所述网篮牵引丝用于连接所述网篮本体与所述手柄滑动块。

作为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中部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手柄滑动块容纳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

作为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后部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手柄定位块容纳于所述定位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所述螺丝顶珠顶入所述滑动块限位孔的内部,以此所述波珠螺丝对所述手柄滑动块前端限位,大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避免取石过程中因抓紧不稳等情况造成结石脱落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2)松开结石较为容易,只需要操作者单手操作,用手指推动所述手柄滑动块,使得所述螺丝顶珠与所述滑动块限位孔相脱离,以此解除所述波珠螺丝对所述手柄滑动块的前端限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波珠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种情况)。

图6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种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2,图中示出的是一种带有定位锁紧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所述网篮本体主要由网篮本体1、网篮鞘管2、控制手柄3、手柄滑动块4、手柄定位块5、定位锁紧机构6及受力安全机构7等组成。

所述网篮鞘管2内部容纳有网篮牵引丝20。

所述控制手柄3具有手柄前部、手柄中部及手柄后部。所述手柄前部上形成有沿径向设置的螺丝容纳孔。

所述手柄滑动块4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中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中部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手柄滑动块4容纳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手柄滑动块4沿着所述滑动槽在前后方向上移位。所述网篮牵引丝20连接所述网篮本体1与所述手柄滑动块4。前后移位所述手柄滑动块4,通过所述网篮牵引丝20带动所述网篮本体1的张开或闭合,以达到抓取或放开结石的目的。

所述手柄滑动块4上形成有沿径向设置的滑动块限位孔41。所述滑动块限位孔41的内端与所述螺丝容纳孔的外端相平齐。

所述手柄定位块5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手柄后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后部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手柄定位块5容纳于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定位块5还利用锁紧接头锁紧定位。

后移所述手柄滑动块4,当所述手柄滑动块4与所述手柄定位块5相前后向抵靠,所述手柄定位块5对所述手柄滑动块4后端限位。

所述定位锁紧机构6具有波珠螺丝60。所述波珠螺丝60容纳于所述螺丝容纳孔中。所述波珠螺丝60为模具用常见标准件。请参见图3,所述波珠螺丝60具有螺丝壳体、螺丝弹簧及螺丝顶珠600。所述螺丝顶珠600穿出所述螺丝容纳孔暴露于所述手柄前部的外侧。所述螺丝顶珠600在所述螺丝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沿径向移位。

抓取结石的过程:前移所述手柄滑动块4,通过所述网篮牵引丝20带动所述网篮本体1逐渐闭合抓取。过程中,所述手柄滑动块4先将所述螺丝顶珠600压入所述螺丝容纳孔的内部,而当所述螺丝容纳孔与所述滑动块限位孔41相径向重合时(即,所述手柄滑动块4到达其极限位置,表示抓取完成),所述螺丝顶珠600正好顶入所述滑动块限位孔41的内部,所述波珠螺丝60对所述手柄滑动块4前端限位,所述手柄滑动块4保持定位不动。不难看出,此操作方式不需要操作者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始终紧握所述手柄滑动块4,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避免取石过程中因抓紧不稳等情况造成结石脱落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松开结石的过程:只需要操作者单手操作,用手指向后推动所述手柄滑动块4,使得所述螺丝顶珠600与所述滑动块限位孔41相脱离,以此解除所述波珠螺丝60对所述手柄滑动块4的前端限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当所述手柄滑动块4后移至与所述手柄定位块5相前后向抵靠,使所述网篮本体1恢复松开状态。

请参见图4,所述受力安全机构7主要由弹簧固定套71、弹簧活动座72、内层导管73、外层导管74、缓冲弹簧75、内层热缩管76、外层热缩管77及推送导管78等组成。较佳地,所述内层导管73、所述外层导管74、所述内层热缩管76、所述外层热缩管77及所述推送导管78均选用柔性管。

所述弹簧固定套71被置于所述网篮鞘管2与所述控制手柄3间。

所述弹簧活动座72容纳于所述弹簧固定套71的内部且将所述弹簧固定套71的内部分成固定套前段及固定套后段。所述网篮鞘管2的前端向前延伸至所述固定套后段的内部。所述弹簧活动座72上形成有前后贯通的活动座穿过孔720且所述活动座穿过孔720分成穿过孔前段及穿过孔后段。

所述内层导管73容纳于所述固定套前段的内部。所述内层导管73的后端向后经过所述活动座穿过孔720延伸至所述固定套后段的内部。

所述外层导管74容纳于所述固定套前段的内部且环绕于所述内层导管73的外围。所述外层导管74的后端向后延伸至所述穿过孔前段的内部。所述外层导管74的外面与所述穿过孔前段的内面相粘接。

所述缓冲弹簧75容纳于所述固定套前段的内部且环绕于所述外层导管74的外围。所述缓冲弹簧75具有靠近所述弹簧活动座72的活动端及远离所述弹簧活动座72的固定端。所述缓冲弹簧75的活动端与所述弹簧活动座72相前后向抵靠或对应。

所述内层热缩管76容纳于所述固定套后段的内部且环绕于所述内层导管73的后端及所述网篮鞘管2的前端的外围。所述内层热缩管76向前延伸至所述穿过孔后段的内部。所述内层热缩管76的外面与所述穿过孔后段的内面相粘接。所述内层热缩管76的内面分别与所述内层导管73的外面及所述网篮鞘管2的外面相粘接。

所述推送导管78容纳于所述手柄后部的内部。所述推送导管78的后端向后延伸至所述内层导管73与所述外层导管74间。

所述外层热缩管77容纳于所述固定套后段的内部且环绕于所述内层热缩管76的外围。所述外层热缩管77将所述内层热缩管包覆起来,增加所述内层导管73与所述网篮鞘管2的连接部分的强度。所述内层热缩管76及所述外层热缩管77共同为所述网篮鞘管2提供柔性连接,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网篮鞘管2折断。

其中,所述网篮牵引线自所述手柄滑动块4始,依次经过所述推送导管78、所述内层导管73及所述网篮鞘管2,最后延伸至所述网篮本体。

需要补充地是,所述粘接均系采用速干胶而成。

需要补充地是,所述网篮本体1与所述网篮牵引丝20的配合关系既可以是有头结构(见图5),也可以是无头结构(见图6)。

所述受力安全机构7的工作原理:所述网篮本体1在所述网篮牵引丝20的带动下收到所述网篮鞘管2的后端。若继续用力,所述弹簧活动座72、所述内层导管73、所述外层导管74、所述缓冲弹簧75、所述内层热缩管76、所述外层热缩管77等同步向前移位,利用所述弹簧活动座72压缩所述缓冲弹簧75,以此缓冲过大的力,提高器械的安全性,避免操作者用力过大造成的取石网断裂。若没有所述受力安全机构7,过力后,则将导致所述网篮本体1沿着所述网篮鞘管2的轴向相对运动造成损坏。

而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