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底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656发布日期:2020-01-17 19:0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底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器具,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足部的艾灸熏疗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常用的保健疗法。现有艾灸一般需要通过使用艾灸盒进行,将点燃的艾条插入艾灸盒中,放置在身体的穴位处进行熏疗。但这种传统的艾灸盒如果要对足底进行艾灸,就需要将艾灸盒必须有手托住后固定足部,很不方便。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足灸盒”(cn101972208a),由燃艾台、足灸盒外壳、足踏治疗网三部分组成,燃艾台包括插艾针、燃艾台底座、接灰托三部分;足灸盒外壳侧面设置有活动的灸盒侧门,灸盒侧门设置有侧门折页和侧门把手;足踏治疗网设置有分布均匀的足踏治疗网孔和外檐,患者坐位施灸,治疗舒适持久。但其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其虽然设有接灰托,但其设置分散,清除不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底艾灸装置,其专门用于足底艾灸,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滤烟效果好、清理清洗方便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一种足底艾灸装置,具有熏疗盒和燃烧盒,所述熏疗盒由盒体和盖体组成,盖体顶部设置为网状结构或有熏疗孔,盒体侧部设有烟孔,盒体内设置有托板,所述燃烧盒设置在托板上,燃烧盒由底盘和盘盖组成,盘盖上设置有灸烟孔,底盘底部设置有艾条托针。

作为优化,所述燃烧盒可在托板上设置多个。

作为优化,所述艾条托针由固定设置在底盘底部的支撑杆和横向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针头构成,针头与托板平行。针头横向设置更有利于艾条燃烧。

作为优化,所述托板不与盒体底部接触,并与盒体活动设置,可以自由卸装,托板设置的位置低于烟孔的位置,托板与盒体底部之间构成灰仓,底盘底部设有底孔,底孔与灰仓相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底部一侧设有灰仓门,便于清除灰烬。

作为优化,所述托板上设置有拉手,以方便托板的卸装,有利于安放艾条和便于装置的清理清洗。

作为优化,所述足底艾灸装置还配有与熏疗盒形状相适应的透气布袋,已使体感更为舒适和达到良好的滤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足底穴位充分施灸,身体采用坐姿,体感舒适。而且其结构简单,滤烟效果好,方便清理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中,1-熏疗盒,2-燃烧盒,3-盒体,4-盖体,5-熏疗孔,6-烟孔,7-托板,8-底盘,9-盘盖,10-灸烟孔,11-艾条托针,12-支撑杆,13-针头,14-底孔,15-灰仓门,16-拉手,17-灰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足底艾灸装置,具有熏疗盒1、燃烧盒2,熏疗盒由盒体3和盖体4组成,盖体4顶部设置有密集分布的熏疗孔5,盒体3侧部设有烟孔6,烟孔6的孔径大于熏疗孔5的孔径。盒体3内活动设置有托板7,托板7可自由卸装,托板7不与盒体3底部接触,托板7设置的位置低于烟孔6的位置,托板7与盒体3底部之间构成灰仓17。托板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燃烧盒2,燃烧盒2由底盘8和盘盖9组成,底盘8和盘盖9为活动安装,底盘8底部设有底孔14,底孔14与灰仓17相通,燃烧的灰尘可通过底孔14进入灰仓17。盒体3底部一侧设有活动的灰仓门15。燃烧盒2的底盘8固定在托板7上,盘盖9上设置有密级分布的灸烟孔10,底盘8底部固定设置有艾条托针11。艾条托针11由固定设置在底盘8底部的支撑杆12和横向设置在支撑杆12顶端的针头13构成,针头13与托板7平行。托板7上还设置有拉手16。

为使体感更为舒适和达到良好的滤烟效果,足底艾灸装置还配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透气棉质布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