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431发布日期:2019-12-13 18:3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移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移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下肢残障的人士往往不能正常行走或转移,而其生活中往往又有移位需求,如从床上移位至马桶上如厕或如厕后移位至床上,传统的移位通常需要借助看护者的外力进行人工转移,尤其是肥胖人士,无疑增大了看护者的劳动强度,还会伴有被摔倒的风险,故生活中需要一些辅助器具来帮助这些下肢残障的特殊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转移椅,能够便于下肢残障人士的转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移椅,包括椅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椅本体底部的转移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椅本体顶部前端的把持站立部,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椅本体顶部后端的椅背,于所述椅背上安装有两侧搭置于所述椅本体上、可折叠的座体部。

作为限定,所述椅本体包括第一椅架,以及分列于所述第一椅架两侧的两个第二椅架,所述第一椅架包括第一架座,以及与所述第一架座的两自由端分体连接的两个倒“l形”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椅架包括两个“l形”的第二架座,以及分别分体连接于两个第二架座的两个倒“己字形”的第二支架,所述椅背可拆卸的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座体部的两侧分别搭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椅本体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体,以及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连接体外周的两个第二连接体,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内开设有供同侧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安装的两个第一安装孔,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上安装有供同侧的所述第一架座和所述第二架座安装的两个第二安装孔。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椅本体上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上的、可上下按动的拨钮,所述拨钮的两侧经由旋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还包括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间隔排布的卡槽,所述拨钮在上下按动时可卡置于所述卡槽内或脱离与所述卡槽的卡置。

作为限定,于所述椅本体底部安装有刹车装置。

作为限定,所述椅背包括“n形”的背架,以及安装于背架上的靠垫,所述座体部包括经由轴连接的两个坐垫,靠近于所述背架的坐垫的一端经由安装轴安装于所述背架的两自由端。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于所述安装轴的两侧安装有拉手。

作为限定,所述把持站立部包括把持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把持架上的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移椅,可以方便下肢残障人士的转移,且把持站立部的设置,可以方便其把持稍站立,后折叠座体部进行如厕或取下椅背而转移至床上,当下肢残障人士需要如厕时,可以坐到转移椅上,看护者将其推置马桶处,座椅部位于马桶的上方,残障人士双手把持站立部稍站立,看护者将座体部折叠,下肢残障人士进行如厕,当需要转移至床上时,看护者将转移椅推至使座椅部位于床的上方,残障人士双手把持站立部稍站立,看护者将椅背取下,后将椅本体推走,完成转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实惠而能更好的适用于残障人士家庭。

(2)高度调节装置的设置,可更好的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马桶及床,而使适用范围广泛。

(3)刹车装置的设置,可使使用更安全。

(4)拉手的设置,可使座体部的折叠操作更便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转移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转移椅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转移椅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椅本体,11-第一架座,12-第一支架,13-第二架座,14-第二支架,15-第一连接体,16-第二连接体,161-拨钮,2-转移轮,3-把持站立部,31-把持架,32-面板,4-椅背,41-背架,42-靠垫,5-座体部,51-坐垫,52-拉手,6-刹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转移椅,由图1至图3中所示,其整体结构包括椅本体1、转移轮2、椅背4和座体部5,具体结构上,椅本体1包括第一椅架,以及分列于第一椅架两侧的两个第二椅架,第一椅架包括第一架座11,以及与第一架座11的两自由端分体连接的两个倒“l形”的第一支架12,第二椅架包括两个“l形”的第二架座13,以及分别分体连接于两个第二架座13的两个倒“己字形”的第二支架14,为便于组装,椅本体1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体15,以及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连接体15外周的两个第二连接体16,于第一连接体15内开设有供同侧的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安装的两个第一安装孔,于第二连接体16上安装有供同侧的第一架座11和第二架座13安装的两个第二安装孔,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4、第一架座11和第二架座1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间的安装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为使结构简单美观,第一椅架和两个第二椅架可以分别一体成型,当然,为了使转移椅高度可调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马桶和床,椅本体1上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连接体16上的、可上下按动的拨钮161,拨钮161的两侧经由旋转轴安装于第二连接体16上;还包括沿第一连接体15的长度方向而设于第一连接体15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间隔排布的卡槽,拨钮161在上下按动时可卡置于卡槽内或脱离与卡槽的卡置,当拨钮161脱离与卡槽的卡置,手动拉动第一支架12或第二支架14就可调节高度。

本实施例中,转移轮2安装于椅本体1底部,具体结构上,转移轮2为四个,分别安装于第一架座11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二架座13上,为使使用更安全,于椅本体1底部还安装有刹车装置6,具体结构上,两个刹车装置6安装于第一架座11的两侧,具体的,于第一架座11的两侧分别对称焊接有两个安装板,各刹车装置6的外套筒焊接于对应的安装板上,于外套筒内适配有刹车柱,刹车柱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踩踏板和支撑板,踩踏板上连接有具有周向卡齿的卡块,于刹车柱上连接有卡帽,卡帽的周向设有与卡齿适配的卡槽,且于刹车柱上安装有卡翅以将套设于卡柱上弹簧卡置于支撑板和卡翅之间。

本实施例中,把持站立部3安装于椅本体1顶部前端,具体结构上,把持站立部3包括把持架31,以及安装于把持架31上的面板32,把持站立架安装于第二支架14上。

本实施例中,椅背4可拆卸的连接于椅本体1顶部后端,具体结构上,椅背4包括“n形”的背架41,以及安装于背架41上的靠垫42,于背架4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固连有“7字形”的安装块,两个“7字形”的安装块上还安装有盲孔,以使第二支架14的两自由端分别插入,而实现椅背4可拆卸连接于两个第二支架14上。

本实施例中,于椅背4上安装有两侧搭置于椅本体1上、可折叠的座体部5,具体结构上,座体部5包括经由轴连接的两个坐垫51,靠近于背架41的坐垫51的一端经由安装轴安装于背架41的两自由端,座体部5的两侧、即两个坐垫51的两侧分别搭置于两个第一支架12上,本实施例中,为使便于操作,于安装轴的两侧安装有拉手52。

当下肢残障人士需要转移时,如需要如厕时,可以坐到转移椅上,看护者将其推置马桶处,座椅部位于马桶的上方,残障人士双手把持站立部3稍站立,看护者将座体部5折叠,下肢残障人士进行如厕,如图2中所示,为转移椅如厕使用状态图;当需要转移至床上时,看护者将转移椅推至使座椅部位于床的上方,残障人士双手把持站立部3稍站立,看护者将椅背4取下,后将椅本体1推走,完成转移,如图3中所示,为转移椅转移至床上的使用状态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实惠而能更好的适用于残障人士家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