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6189发布日期:2019-11-08 23:2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重建)用以治疗前交叉韧带撕裂、断裂等骨科疾病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前交叉韧带手术中需要使用专用的器械对胫骨和股骨进行钻孔以得到胫骨隧道和股骨隧道。

传统方法中,建立胫骨隧道通常使用胫骨导向器,而建立股骨隧道有3种方法,即经胫骨隧道法、内侧入口建立法和由外入内建立法。经胫骨隧道方法得到的股骨隧道入口多位于理想入口上方,重建效果不佳,其他两种方法建立隧道时需待胫骨隧道完成后更换器械,然后使用相应股骨导向器建立,操作步骤繁琐,且隧道方向多依赖术者经验,无法确切测量出入口对应位置。建立胫骨隧道时,现有胫骨导向器稳定性不佳,常因术者钻入导针时力线不正造成导向器位置微动,进而造成隧道出口偏离定位点,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包括把手、腰型杆导向管、C型臂、测位器、探针、股骨导针和胫骨导针,所述C型臂的一侧与把手的一端相连,把手的另一端贯穿有腰型杆导向管,胫骨导针的两端分别与腰型杆导向管和C型臂相连,股骨导针贯穿C型臂,测位器的一端与C型臂相连,探针安装在测位器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把手包括握持部、限位旋钮、锁紧旋钮和把手压块,限位旋钮位于握持部顶端的侧面,可以通过旋进旋出对C型臂进行限位,握持部和把手压块组合后,形成了与锁紧旋钮配合的限位槽,该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环绕在用于对腰型杆导向管进行导向的腰型导向孔上,腰型导向孔为通孔,握持部内部设有向握持部顶端开通的C型臂导轨,握持部底部的侧面设置有指示标志,指示标志标志了锁紧旋钮的开关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把手压块上依次设置有腰型过孔、第二限位槽和第二柱型过孔,第二柱型过孔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防止锁紧旋钮过旋,锁紧旋钮为工字型,锁紧旋钮一端为限位环,锁紧旋钮的另一端为第一操作端,第一操作端靠近限位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锁紧旋钮内部采用中通结构,锁紧旋钮中部设置有对称型锁紧螺纹,对称型锁紧螺纹设置于腰型导向孔的圆弧侧;第一操作端一侧为第一柱型过孔,第一柱型过孔的直径大于腰型导向孔的最大直径,限位凸起与第三限位槽配合,保证锁紧旋钮只能90°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腰型杆导向管包括第二操作端、腰型杆体和限位齿,限位齿设置于腰型杆体的顶端,腰型杆导向管内部设置有中通的胫骨导针导向孔,腰型杆体中下部的圆弧面上设置有对称型外螺纹,对称型外螺纹和锁紧旋钮上的对称型锁紧螺纹配合,保证腰型杆导向管限位卡死的同时仍然沿着腰型杆导向管的轴线向胫骨方向移动1/4螺距的距离,进一步的将限位齿卡入胫骨预钻孔处,增加固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C型臂包括长臂和短臂,短臂的截面近似梯形,短臂的顶面上均匀设置有角度刻度,长臂的截面为矩形,长臂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相接的锥形定位针,长臂中后部的内部设置有中通的股骨导针导向孔,长臂的两端分别为股骨导针出口和股骨导针入口,股骨导针导向孔的轴线与定位孔所在平面的夹角α小于45°,股骨导针入口处设置有导针刻度参考位,长臂靠近股骨导针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测位器固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测位器由工程塑料制成,测位器的正面为n字型,测位器的截面为工字型,减轻部件重量的同时提高了结构强度,测位器的一端为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上方为探针导向孔,测位器的另一端为对称设置的限位夹持片,限位夹持片底部外撇,便于使用后从C型臂取下测位器,测位器与底部相接的部位向内凸起,便于测位器安装于C型臂对应测位器固定位后自动卡合,防止测位器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探针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第三操作端、探针杆体和锥形穿刺头,探针杆体上设置有探针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股骨导针和胫骨导针的结构近似,均为2mm柱型结构,股骨导针的顶端为锥形的导针穿刺头,不同之处在于,股骨导针的针体上标有导针刻度,股骨导针穿入股骨导针导向孔后,当导针穿刺头顶端尖点与股骨导针出口中心重合时,导针刻度参考位所指示位置即为刻度零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将腰型杆导向管改进为柱型杆导向管,将腰型杆体改进为柱型杆体,将对称型外螺纹改进为环绕型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将把手替换为改进型把手,改进型把手的末端为一体造型,将腰型导向孔改为柱型导向孔,柱型导向孔下部设置有环绕型锁紧螺纹,柱型导向孔单侧开设有胫骨导针分离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C型臂定位胫骨隧道出口及股骨隧道入口位置,确定后先钻入股骨导针,完成后再调节把手位置并植入胫骨导针,钻入胫骨导针时,股骨导针、C型臂、把手及腰型杆导向管相对位置均固定牢固,有效增加了胫骨隧道钻孔时的稳定性,减少了因力线偏移导致的出口错误;

本产品的C型臂设计减少了股骨导向器的使用,减少了ACL重建手术中隧道建立的步骤,调高了术者的手术效率,同时因隧道位置相对更理性而提高了重建手术的术后效果,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把手的立体图。

图3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把手的俯视图。

图4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把手的侧视图。

图5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把手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锁紧旋钮的立体图。

图7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锁紧旋钮的侧视图。

图8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锁紧旋钮G-G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把手压块的立体图。

图10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把手压块的侧视图。

图11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腰型杆导向管的立体图。

图12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腰型杆导向管的俯视图。

图13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腰型杆导向管的侧视图。

图14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腰型杆导向管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5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C型臂的立体图。

图16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C型臂C处的放大图。

图17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C型臂的侧视图。

图18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C型臂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9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C型臂E处的放大图。

图20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测位器的立体图。

图21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测位器F处的放大图。

图22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测位器的侧视图。

图23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探针的正视图。

图24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股骨导针的正视图。

图25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股骨导针H处的放大图。

图26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柱型杆导向管的立体图。

图27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柱型杆导向管的正视图。

图28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改进型把手的立体图。

图29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改进型把手的侧视图。

图30为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中改进型把手J-J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把手,2-腰型杆导向管,3-C型臂,4-测位器,5-探针,6-股骨导针,7-胫骨导针,8-柱型杆导向管,9-改进型把手,11-握持部,12-限位旋钮,13-C型臂导轨,14-腰型导向孔,15-第一限位槽,16-指示标志,17-锁紧旋钮,18-把手压块;21-第二操作端,22-对称型外螺纹,23-胫骨导针导向孔,24-限位齿,25-腰型杆体;31-角度刻度,32-测位器固定位,33-定位孔,34-锥形定位针,35-导针刻度参考位,36-股骨导针入口,37-股骨导针导向孔,38-股骨导针出口,39-股/胫骨导针角度;41-操作手柄,42-探针导向孔,43-限位夹持片;51-第三操作端,52-探针刻度,53-锥形穿刺头,54-探针杆体;61-导针穿刺头,62-导针刻度;81-柱型杆体,82-环绕型外螺纹;91-柱型导向孔,92-环绕型锁紧螺纹,93-胫骨导针分离口;171-第一操作端,172-对称型锁紧螺纹,173-第一柱型过孔,174-限位环,175-限位凸起;181-腰型过孔,182-第二限位槽,183-第二柱型过孔,184-第三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包括把手1、腰型杆导向管2、C型臂3、测位器4、探针5、股骨导针6和胫骨导针7,所述C型臂3的一侧与把手1的一端相连,把手1的另一端贯穿有腰型杆导向管2,胫骨导针7的两端分别与腰型杆导向管2和C型臂3相连,股骨导针6贯穿C型臂3,测位器4的一端与C型臂3相连,探针5安装在测位器4的另一端。

把手1包括握持部11、限位旋钮12、锁紧旋钮17和把手压块18,限位旋钮12位于握持部11顶端的侧面,可以通过旋进旋出对C型臂3进行限位,握持部11和把手压块18组合后,形成了与锁紧旋钮17配合的限位槽,该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82,所述第一限位槽15环绕用于对腰型杆导向管2进行导向的腰型导向孔14,腰型导向孔14为通孔,握持部11内部设有向握持部11顶端开通的C型臂导轨13,握持部11底部侧面设置有指示标志16,指示标志16标志了锁紧旋钮17的开关方向。

把手压块18上依次设置有腰型过孔181、第二限位槽182和第二柱型过孔183,第二柱型过孔183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184,防止锁紧旋钮17过旋,锁紧旋钮17为工字型,锁紧旋钮17一端为限位环174,锁紧旋钮17的另一端为第一操作端171,第一操作端171靠近限位环17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175,锁紧旋钮17内部采用中通结构,锁紧旋钮17中部设置有对称型锁紧螺纹172,对称型锁紧螺纹172设置于腰型导向孔14的圆弧侧;第一操作端171一侧为第一柱型过孔173,第一柱型过孔173的直径大于腰型导向孔14的最大直径,限位凸起175与第三限位槽184配合,保证锁紧旋钮17只能90°旋转。

腰型杆导向管2包括第二操作端21、腰型杆体25和限位齿24,限位齿24置于腰型杆体25的顶端,腰型杆导向管内部设置有中通的胫骨导针导向孔23,腰型杆体25中下部的圆弧面上设置有对称型外螺纹22,对称型外螺纹22和锁紧旋钮17上的对称型锁紧螺纹172配合,保证腰型杆导向管2限位卡死的同时仍然沿着腰型杆导向管2的轴线向胫骨方向移动1/4螺距的距离,进一步的将限位齿24卡入胫骨预钻孔处,增加固定效果。

测位器4由工程塑料制成,测位器4的正面为n字型,测位器4的截面为工字型,减轻部件重量的同时提高了结构强度,测位器4的一端为操作手柄41,操作手柄41的上方为探针导向孔42,测位器4的另一端为对称设置的限位夹持片43,限位夹持片43底部外撇,便于使用后从C型臂3取下测位器4,测位器4与底部相接的部位向内凸起,便于测位器4安装于C型臂3对应测位器固定位32后自动卡合,防止测位器4位移。

测位器4固定于C型臂3上后,其探针导向孔42向C型臂3一侧的出口圆心到股骨导针出口38中心的距离为固定值M,可以设置不同规格80、100、120(通用)和140,单位为mm。探针5穿过探针导向孔42后,近C型臂3一侧出口处的刻度数值为N,股骨导针6穿过股骨导针导向孔37后抵至股骨时,C型臂导针刻度参考位35处所指导针刻度62为L,预钻的股骨隧道长度值即为K=M-N-L。

使用时,先将C型臂3从预切好的入路插入关节腔,在关节镜下将锥形定位针34定位于ACL残端处,即PCL前约7mm处,将股骨导针6插入股骨导针导向孔37,在锥形定位针34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微调C型臂3,使股骨导针6抵至股骨隧道入口(关节腔内隧道口)并将股骨导针6钻入股骨,建立隧道。

如果使用者需要确定股骨隧道出口位置及长度,可在钻入股骨导针6前,将测位器4安装于C型臂3上,在确定好股骨导针6位置并抵至股骨后,将探针5通过探针导向孔42并刺入皮肤抵至股骨,所抵位置即为股骨隧道出口位置,此时通过公式算出股骨隧道长度。测量完成后,将测位器4取下。

股骨导针6钻入股骨并穿出后,保持不动,将C型臂3刻度端插入把手1的C型臂导轨13中,并调至适当角度,一般为45°-55°,确定胫骨隧道入口位置(体外隧道口),将腰型杆导向管2插入把手1的腰型导向孔14并抵至胫骨骨面,将锁紧旋钮17从关闭位旋转90°至开启位,在对称型外螺纹22和对称型锁紧螺纹172的旋紧配合下,使腰型杆导向管2的限位齿24进一步抵进胫骨中,加固稳定性,然后将胫骨导针7通过胫骨导针导向孔23钻入胫骨,关节镜下观测到胫骨导针7钻出胫骨并抵至定位孔33后反转钻头将胫骨导针7拔出,之后将把手1及C型臂3从股骨导针6上取下。

取下装置后,重新将胫骨导针7插入胫骨隧道,然后用空心钻按需对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扩孔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用于ACL重建中骨隧道建立的导向装置,包括把手1、腰型杆导向管2、C型臂3、测位器4、探针5、股骨导针6和胫骨导针7,所述C型臂3的一侧与把手1的一端相连,把手1的另一端贯穿有腰型杆导向管2,胫骨导针7的两端分别与腰型杆导向管2和C型臂3相连,股骨导针6贯穿C型臂3,测位器4的一端与C型臂3相连,探针5安装在测位器4的另一端。

C型臂3包括长臂和短臂,短臂的截面近似梯形,短臂的顶面上均匀设置有角度刻度31,长臂的截面为矩形,长臂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孔33以及与定位孔33相接的锥形定位针34,长臂中后部内设置有中通的股骨导针导向孔37,长臂的两端分别为股骨导针出口38和股骨导针入口36,股骨导针导向孔37的轴线与定位孔33所在平面的夹角α小于45°,股骨导针入口36处设置有导针刻度参考位35,长臂靠近股骨导针入口36的一端设置有测位器固定位32。

探针5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第三操作端51、探针杆体54和锥形穿刺头53,探针杆体54上设置有探针刻度52。

股骨导针6和胫骨导针7的结构近似,均为2mm柱型结构,股骨导针6的顶端为锥形的导针穿刺头61,不同之处在于,股骨导针6针体上标有导针刻度62,股骨导针6穿入股骨导针导向孔37后,当导针穿刺头61顶端尖点与股骨导针出口38中心重合时,导针刻度参考位35所指示位置即为刻度零位,即得到股/胫骨导针角度39。

将腰型杆导向管2改进为柱型杆导向管8,将腰型杆体25改进为柱型杆体81,将对称型外螺纹22改进为环绕型外螺纹82。

将把手1替换为改进型把手9,改进型把手9的末端为一体造型,将腰型导向孔14改为柱型导向孔91,柱型导向孔91下部设置有环绕型锁紧螺纹92,柱型导向孔91单侧开设有胫骨导针分离口93。

使用时,安装把手1前的操作步骤相同,改进的装置中,将改进型把手9与C型臂3固定并确定位置后,将柱型杆导向管8插入柱型导向孔91,待环绕型外螺纹82与环绕型锁紧螺纹92相交时,通过顺时针旋转柱型杆导向管8,直至限位齿24与胫骨骨面相抵并略微刺入骨面然后可以将胫骨导针7通过导向孔钻入胫骨,直至关节镜下观测到胫骨导针7钻出胫骨并抵至定位孔33后,将柱型杆导向管8逆时针旋转取下,以股骨导针导向孔37轴线为轴,旋转装置,将改进型把手9通过胫骨导针分离口93与胫骨导针7脱离,然后将改进型把手9与C型臂3一起从股骨导针6上取下,然后用空心钻按需对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扩孔即可。与第一方案相比,改进型把手9在不影响固定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的简化了操作步骤,从而提高了术者的手术效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通过把手1、腰型杆导向管2、C型臂3、测位器4、探针5、股骨导针6和胫骨导针7的配合,其有效解决了建立股骨隧道时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