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7299发布日期:2019-12-20 20:0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医疗人员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针灸时,为了让精神病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疗人员针灸的工作,通常需要让精神病患者躺在辅助台上,并对精神病患者的手足进行固定,但是传统的辅助台上的固定装置在进行不同身高的精神病患者固定时,还需要拧松螺栓进行调节,其过程比较麻烦,不够便捷,从而给医疗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急需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解决了传统的辅助台上的固定装置在进行不同身高的精神病患者固定时,还需要拧松螺栓进行调节,其过程比较麻烦,不够便捷,从而给医疗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且四个第一凹槽内均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上表面与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套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与辅助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左端与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左端与卡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l形板的右侧面,所述l形板的左侧面通过伸缩装置与第二凹槽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l形板的右侧面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右侧面,所述第三凹槽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第五凹槽内,所述第五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与弧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魔术贴,所述两个魔术贴粘接。

优选的,所述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躺枕,所述躺板的下表面与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左侧面与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伸缩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的左侧面和l形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通过把手、滑杆、转轴、卡块、l形板、弹簧和滚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根据精神病患者的身高进行移动弧形板时,医疗人员推动把手向左移动,使得把手通过固定板带动滑杆向左移动,使得滑杆带动转轴向左移动,使得转轴带动卡槽向左移动,使得l形板向左移动并脱离第三凹槽,同时弹簧被l形板压缩,使得卡块进入卡槽,这时医疗人员再将把手正向旋转九十度,使得滑杆转动九十度,使得滑杆带动转轴和卡块转动九十度,使得卡块固定,这时医疗人员可以对移动板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带动滚轮在第五凹槽内滚动,当移动到与精神病患者的肢体相对应且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弧形板,这时医疗人员再将把手反向旋转九十度,使得卡块转动九十度,使得转轴和滑杆转动九十度,使得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推动l形板向右移动,使得l形板卡入第三凹槽内,使得弧形板固定,使得不需要医疗人员拧松螺栓进行调节,不仅使其调节的过程比较便捷,还给医疗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2、该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通过设置魔术贴,使得两个魔术贴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对精神病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不仅防止了精神病患者的移动,还有利于医疗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针灸工作。

3、该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通过转轴和轴承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卡块位于卡槽内时,医疗人员正向将把手转动九十度,使得转轴在轴承内转动九十度,使得转轴带动卡块转动九十度,使得卡块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了卡块脱离卡槽,不仅避免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将l形板推动至第三凹槽内,还方便医疗人员移动弧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凹槽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躺板、2第一凹槽、3移动板、4第二凹槽、5滑套、6滑杆、7辅助装置、71把手、72固定板、8转轴、9卡块、10轴承、11l形板、12伸缩装置、121伸缩杆、122弹簧、13第三凹槽、14第四凹槽、15滚轮、16第五凹槽、17卡槽、18弧形板、19海绵垫、20魔术贴、21躺枕、22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辅助台,包括躺板1,躺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2,且四个第一凹槽2内均设置有移动板3,移动板3的上表面与弧形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弧形板18的内表面设置有海绵垫19,通过设置海绵垫19,由于海绵垫19具有的柔软性,使得精神病患者的肢体与海绵垫19接触时,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舒适度,弧形板18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魔术贴20,两个魔术贴20粘接,通过设置魔术贴20,使得两个魔术贴2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对精神病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不仅防止了精神病患者的移动,还有利于医疗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针灸工作,移动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的左侧面开设有卡槽17,第二凹槽4的上表面与滑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滑套5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6,滑杆6的右端与辅助装置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辅助装置7包括把手71,通过设置把手71,使得医疗人员可通过把手71推动滑杆6向左移动,且也可通过把手71进行旋转滑杆6,从而更加方便医疗人员的调节工作,把手71的左侧面与固定板7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72的左侧面与滑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滑杆6的左端与转轴8的右端固定连接,转轴8的左端与卡块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转轴8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0,通过转轴8和轴承10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卡块9位于卡槽17内时,医疗人员正向将把手71转动九十度,使得转轴8在轴承10内转动九十度,使得转轴8带动卡块9转动九十度,使得卡块9处于水平状态,防止了卡块9脱离卡槽17,不仅避免弹簧122利用自身的弹力将l形板11推动至第三凹槽13内,还方便医疗人员移动弧形板18,轴承10卡接在l形板11的右侧面,l形板11的左侧面通过伸缩装置12与第二凹槽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2包括伸缩杆121,伸缩杆12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22,弹簧122和伸缩杆1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4的左侧面和l形板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l形板11的右侧面位于第三凹槽13内,第三凹槽13开设在第一凹槽2的右侧面,第三凹槽13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四凹槽14,第四凹槽14内设置有滚轮15,通过设置滚轮15,使得医疗人员在调节移动板3时,使得移动板3带动滚轮15在第五凹槽16内滚动,使得医疗人员对移动板3移动的更加方便,滚轮15滚动连接在第五凹槽16内,第五凹槽16开设在第一凹槽2的下表面,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躺枕21,通过设置躺枕21,且躺枕21具有一定柔软性,当精神病患者的头部与躺枕21接触,由于躺枕21也有一定高度,不仅便于对精神病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还给精神病患者带来舒适度,躺板1的下表面与支撑座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根据精神病患者的身高进行移动弧形板18时,医疗人员推动把手71向左移动,使得把手71通过固定板72带动滑杆6向左移动,使得滑杆6带动转轴8向左移动,使得转轴8带动卡槽17向左移动,使得l形板11向左移动并脱离第三凹槽13,同时弹簧122被l形板11压缩,使得卡块9进入卡槽17;

s2、这时医疗人员再将把手71正向旋转九十度,使得滑杆6转动九十度,使得滑杆6带动转轴8和卡块9转动九十度,使得卡块9固定,这时医疗人员可以对移动板3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3带动滚轮15在第五凹槽16内滚动,当移动到与精神病患者的肢体相对应且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弧形板18;

s3、这时医疗人员再将把手71反向旋转九十度,使得卡块9转动九十度,使得转轴8和滑杆6转动九十度,使得弹簧122利用自身的弹力推动l形板11向右移动,使得l形板11卡入第三凹槽13内,使得弧形板18固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