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0366发布日期:2019-12-17 21:3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担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日益上升,医务人员创伤急救时常发现患者与骨折并存。目前院内外转运时都以普通担架为首先工具,其主要弊端是仅提供患者平卧的支架,而无法固定骨折肢体,极易造成骨折移位、断端出血等二次伤害,搬动不当所致疼痛还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这种工具也不能满足骨折部位不确定性的应急选择,无论院前还是临床都在迫切寻找一种既能让患者卧位又具有固定作用的新型替代品。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于身体结构的特性,比较容易出现骨折的部位集中在四肢,而骨折后就医的第一时候需要固定,但现有的手臂骨折医疗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手臂固定装置,在手术中,如果不对骨折部分就行固定,就容易出现错位的现象,而一旦出现错位,后续的康复和治疗很麻烦,也比较容易出现后遗症,而且针对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伤者重度骨折的情况时,例如腿骨完全断裂并穿破皮肤裸露在外时,需要将大腿部抬起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际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包括底板、滑轮、抬杆、软垫、腿部固定装置、绑带、卡扣、塑料插扣、臂部绑带,所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海绵垫、转轴、轴承座、连接片、调节杆、固定片、限位盖、绑带转轴、腿部绑带,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抬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所述软垫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腿部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处于所述软垫的后方,所述绑带均匀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壁内,且两侧对应的所述绑带分别通过所述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塑料插扣设置于所述绑带的上表面,所述臂部绑带均匀设置于所述抬杆上,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右端的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连接片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上,所述绑带转轴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内部,所述腿部绑带的一端与所述绑带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盖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左端,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调节杆上并与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上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底板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杆配合使用的滑轨且所述滑轨的两侧均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外侧和所述腿部绑带的内侧都设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软垫的前端设有凸起头枕。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数目至少是四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病人的四肢固定操作简单,而且特别适用于对重度骨折病人的运输,防止病人在运输救助前发生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适合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固定装置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滑轮、3-抬杆、4-软垫、5-腿部固定装置、6-绑带、7-卡扣、8-塑料插扣、9-臂部绑带,501-支撑板、502-海绵垫、503-转轴、504-轴承座、505-连接片、506-调节杆、507-固定片、508-限位盖、509-绑带转轴、510-腿部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重度骨折四肢固定式担架,包括底板1、滑轮2、抬杆3、软垫4、腿部固定装置5、绑带6、卡扣7、塑料插扣8、臂部绑带9,腿部固定装置5包括支撑板501、海绵垫502、转轴503、轴承座504、连接片505、调节杆506、固定片507、限位盖508、绑带转轴509、腿部绑带510,滑轮2设置于底板1的下方,抬杆3设置于底板1的左右两端,软垫4设置于底板1上,腿部固定装置5设置于底板1上并处于软垫4的后方,绑带6均匀设置于底板1的两侧壁内,且两侧对应的绑带6分别通过卡扣7可拆卸连接,塑料插扣8设置于绑带6的上表面,臂部绑带9均匀设置于抬杆3上,海绵垫502设置于支撑板501的上方,转轴503设置于支撑板501的左右两侧,且右端的转轴503与轴承座504连接,连接片505均匀设置于支撑板501的左端上,绑带转轴509均匀设置于支撑板501的右侧内部,腿部绑带510的一端与绑带转轴509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盖508连接,调节杆506设置于支撑板501的左端,固定片507设置于调节杆506上并与调节杆506转动连接;固定片507上设有两个固定孔,底板1的两侧壁上设有与调节杆506配合使用的滑轨且滑轨的两侧均匀设有螺纹孔;连接片505的外侧和腿部绑带510的内侧都设有魔术贴;软垫4的前端设有凸起头枕;绑带6的数目至少是四根。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骨折病人抬到软垫4上,当骨折地方为手臂部位时,可以根据骨折位置,先将两侧的绑带6通过卡扣7连接起来,将手臂放置在绑带6的上方,绕开骨折位置将其他通过臂部绑带9与卡扣7上的塑料插扣8连接固定手臂,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当病人小腿骨折时,需要将病人的大腿部抬起,避免小腿受力加剧病人痛苦,可以根据病人身高尺寸来调节大腿抬高程度,在具体调节时,可以通过调节杆506进行滑动,再旋转固定片507对准螺纹孔,并通过螺丝固定,再将限位盖508拉出,使得腿部绑带510绕过腿部与连接片505连接,就能固定腿部,防止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病人的四肢固定操作简单,而且特别适用于对重度骨折病人的运输,防止病人在运输救助前发生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适合普遍推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