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8858发布日期:2020-04-21 17:5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光眼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



背景技术:

难治性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是指通过多种降眼压药物和常规的滤过性手术很难将眼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的一类特殊类型青光眼,又称顽固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主要包括视网膜或玻璃体术后的青光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的青光眼、多次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等。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组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的疾病,药物难以控制眼压,常规滤过性手术疗效差,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主要由前房引流物管和引流盘组成,通过建立前房与结膜筋膜下的永久性房水引流通道,从而起到降低眼压的作用。但对于前房极浅、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或失代偿等无法进行前房植入的难治性青光眼,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084651.9,申请日2013.03.15,专利名称为:后置式应力型青光眼引流阀。公开了一种后置式应力型青光眼引流阀,包括中空的引流管道和用于控制引流管道开闭的阀盖,引流管道的出口端设有一个可开合的罩壳,由引流板和罩壳盖组成,引流管道的出口端嵌装在引流板上,引流管道的入口端垂直于引流板的下表面,从引流板的下表面向下伸出,引流管道可由23g或25g穿刺刀在睫状体扁平部进入;罩壳盖的内侧与阀盖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弹簧加压装置;罩壳盖关闭时,弹簧加压装置在阀盖上施加压力,使用弹簧加压装置将眼压控制在正常安全的目标眼压范围内。

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790648.3,申请日2014.12.18,专利名称为:青光眼阀和青光眼引流装置。公开了一种青光眼阀和青光眼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青光眼阀包括能够对液体引流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能够调节所述管体的出口大小的调节件。所述青光眼引流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青光眼阀。

上述专利文献cn201310084651.9中的后置式应力型青光眼引流阀,其引流管道的内腔直径大,长度短,不易堵塞,有利于保证引流阀的安全有效,实现长效控制眼内压;而专利文献cn201410790648.3中的青光眼阀和青光眼引流装置,通过在青光眼阀的管体内设置调节件来控制所述管体的出口大小,从而精确控制所述管体内液体的流量,使青光眼阀的引流量与患者机体的修复过程相匹配,减少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但是关于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限制房水的过度引流,避免引起术后眼压过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性质稳定,眼内代谢产物不易吸附,对细菌粘合力小,长期植入眼内安全无毒性的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限制房水的过度引流,避免引起术后眼压过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性质稳定,眼内代谢产物不易吸附,对细菌粘合力小,长期植入眼内安全无毒性的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限制房水的过度引流,避免引起术后眼压过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性质稳定,眼内代谢产物不易吸附,对细菌粘合力小,长期植入眼内安全无毒性的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包括引流管、弹簧阀片、阀座;所述的引流管主体呈中空圆管形结构;所述的弹簧阀片为半椭圆形,并从短轴向外延伸一小段矩形;所述的弹簧阀片椭圆段与矩形段之间的安装夹角大于自由状态时的夹角;所述的弹簧阀片短轴长度与引流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的阀座与弹簧阀片矩形段固定;所述的引流管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弹簧阀片选择医用硅树脂材料制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簧阀片既是阀门也是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阀门前端呈成角设计,阀门总体长度5mm,直径2mm。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植入玻璃体腔,可以有效的避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2、内置式的单向阀门设计可以限制房水的过度引流,避免引起术后眼压过低,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制作弹簧阀片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内眼的植入,性质稳定,眼内代谢产物不易吸附,对细菌粘合力小,长期植入眼内安全无毒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的弹簧阀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眼内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引流管2.弹簧阀片

3.阀座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所述的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包括引流管1、弹簧阀片2、阀座3;所述的引流管1主体呈中空圆管形结构;所述的弹簧阀片2为半椭圆形,并从短轴向外延伸一小段矩形;所述的弹簧阀片2椭圆段与矩形段之间的安装夹角大于自由状态时的夹角;所述的弹簧阀片2短轴长度与引流管1的内径相同;所述的阀座3与弹簧阀片2矩形段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引流管1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弹簧阀片2选择医用硅树脂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植入眼内安全;所述的弹簧阀片2是本实用新型管形青光眼阀的最关键零件,既是阀门也是弹簧,属于悬臂式片弹簧;所述的阀门前端呈成角设计,易于手术时小切口眼内植入,阀门总体长度5mm,直径2mm,植入眼内对组织扰动轻微;所述的弹簧阀片2椭圆段与矩形段之间的安装夹角大于自由状态时的夹角的设计,以保证弹簧阀片2与引流管1安装后,弹簧阀片2椭圆形外缘面与引流管1内壁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引流效果;所述的弹簧阀片2短轴长度与引流管1内劲相同的设计,在管下端眼压的作用下,使得弹簧阀片2可绕短轴旋转,从而在弹簧阀片2与引流管1内壁间形成间隙溢流而降压;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限制房水过度引流的单向溢流阀结构,在一定眼压范围内使房水外流,可有有效的控制眼压平稳,防止术后低眼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型后置式青光眼引流阀,通过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植入玻璃体腔,可以有效的避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置式的单向阀门设计可以限制房水的过度引流,避免引起术后眼压过低,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制作弹簧阀片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内眼的植入,性质稳定,眼内代谢产物不易吸附,对细菌粘合力小,长期植入眼内安全无毒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