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滴眼药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8337发布日期:2020-02-21 19:1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辅助滴眼药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辅助滴眼药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眼科病人的护理中,为病人患病的眼睛滴入眼药水是常见的操作之一。现有技术中,在实现这一操作时,往往是医护人员一只手撑开病人的眼睑,另一只手手拿眼药水瓶并挤压瓶体,将眼药水挤出。这种操作方式下,医护人员的手直接与病人接触,极易感染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用于辅助滴眼药水的装置,用于方便对眼科病人进行滴眼药水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辅助滴眼药水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第一握杆的前端为第一拨动端,第二握杆的前端为第二拨动端,在第一、第二握杆的后端之间设有弹片,在弹片的作用下第一拨动端与第二拨动端之间的距离最小,在第一、第二拨动端的底部均设有与眼皮接触的拨杆;

夹持器,包括一对横臂、设置在横臂上方的夹持筒、设置在夹持筒外壁与横臂之间的支撑杆,其中一个横臂与第一拨动端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另一个横臂与第二拨动端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夹持筒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且底部敞口;

挤压器,包括铰接连接的固定挤压杆和活动挤压杆,固定挤压杆的前端为第一挤压端,活动挤压杆的前端为第二挤压端,将夹持器安装在撑开器上后夹持筒置于第一、第二挤压端之间。

进一步地,在第一握杆与第一拨动端之间设有第一凸起,在第二握杆与第二驱动端之间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驱动端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拨杆为硅胶材质的直杆,拨杆的顶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置于固定块的内腔中并在活动板与固定块的内壁之间设有挤压弹簧。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驱动端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拨杆为圆杆且拨杆的一部分置于固定块的内腔中,在拨杆的外部包裹有塑料膜,在拨杆上固定有旋钮,在固定块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块,在限位块上设有供塑料膜穿过的条形孔,在限位块的顶部设有切割刀。

进一步地,固定挤压杆与活动挤压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之间共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在第一握杆的后端设有第一指圈,在第二握杆的后端设有第二指圈,在活动挤压杆的后端设有第三指圈。

进一步地,在夹持筒的内壁上设有柔性条。

进一步地,在横臂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支耳,在夹持筒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侧板,在侧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支耳,支撑杆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支耳与第二支耳之间,且支撑杆与第一支耳、支撑杆与第二支耳之间均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驱动端的顶部设有滑槽,横臂插接在滑槽中。

进一步地,在第一驱动端的侧面设有转轴,在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灯架,在灯架上设有手电筒,在灯架与转轴之间设有阻尼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辅助滴眼药水的装置,可以用于撑开眼皮,对眼睛进行观察;还可以将夹持器安装在撑开器上,然后将眼药水瓶安装在夹持器上,通过挤压器挤压眼药水瓶,即可将眼药水挤出进而实现滴眼药水的操作。整个装置,医护人员可通过单手操作完成,且医护人员的手部不与患者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对病人的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撑开器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一、第二拨动端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第一、第二拨动端与拨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第一、第二拨动端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拨杆示意图;

图7为限位块的示意图;

图8为夹持器的俯视图;

图9为夹持器的侧视图;

图10为挤压器的示意图;

图11为照明电路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握杆,11第一凸起,12第一拨动端,13第一指圈,14弹片,15滑槽,16定位槽,2第二握杆,21第二凸起,22第二拨动端,23第二指圈,24固定块,25拨杆,26活动板,27挤压弹簧,28旋钮,29限位块,291条形孔,292切割刀,3第一铰接轴,31第二铰接轴,4横臂,41定位条,42锥形部,43第一支耳,44侧板,441第二支耳,45支撑杆,46夹持筒,461小孔,47柔性条,5灯架,51手电筒,52按钮开关,53转轴,54电池,6固定压杆,61第一挤压端,62内孔,7活动压杆,71第二挤压端,72第二指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撑开器、夹持器和挤压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撑开器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撑开器包括第一握杆1、第二握杆2和第一铰接轴3,第一握杆1和第二握杆2均为锥形杆,在第一握杆的前端设有第一拨动端12,在第一握杆与第一拨动端之间设有第一凸起11。在第一握杆的大端设有第一指圈13,用于医护人员手指的伸入。

第二握杆与第一握杆的结构相同,在第二握杆的前端设有第二拨动端22,在第二拨动端与第二握杆之间设有第二凸起21,在第二握杆的大端设有第二指圈23,第二指圈也用于手指的伸入。

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3铰接连接在一起,在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之间设有v形的弹片14,弹片的第一端与第一握杆固定,弹片的第二端与第二握杆固定,在弹片的作用下第一、第二握杆之间呈固定夹角,此时第一拨动端、第二拨动端之间的距离最小。

第一、第二拨动端的设置用于与眼科病人的眼皮接触,当第一拨动端与上眼皮接触且上移,第二拨动端与下眼皮接触且下移时,可以将病人的眼皮撑开。为保证第一、第二拨动端与眼皮接触时的舒适性,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拨动端的下方设有拨杆25,拨杆为硅胶材质的直杆且拨杆与眼皮直接接触,在拨杆的顶部固定有活动板26,在第一拨动端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24,固定块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活动板活动设置在固定块的内腔中,在活动板与固定块内侧之间设有挤压弹簧27,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拨杆置于固定块的外部。在第二拨动端的下方也设有拨杆25,在拨杆顶部固定有活动板26,在第二拨动端的底部也固定有固定块24,活动板与固定块内侧之间设有挤压弹簧27。挤压弹簧的设置,可以保证拨杆与病人眼皮的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设计了另一种结构的拨杆25,如图5、图6所示,在第一拨动端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在第一拨动端的下方设有圆形的拨杆25,拨杆的一部分置于固定块的内腔中,在拨杆上固定有置于固定块外部的旋钮28,在拨杆上卷绕有塑料膜。在固定块的侧壁上垂直固定有限位块29,如图7所示,在限位块上设有条形孔291,条形孔贯穿限位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限位块的顶部固定有切割刀292,切割刀用于将塑料膜切断。使用时,将塑料膜的一端抽出并穿过条形孔后使用切割刀切断。将拨杆与眼皮接触,然后驱使第一、第二握杆相互靠近,此时第一、第二拨动端相互远离,在拨杆的带动下将眼皮撑开。护理完成后,将塑料膜从拨杆上抽出一段,并通过切割刀将塑料膜再次切断,此时与病人接触后的一段塑料膜被取出,再次使用时可以保证新的塑料膜与病人眼皮接触,进而避免交叉感染。

当仅需要将病人的眼皮撑开时,可将大拇指伸入第二指圈中,将食指伸入第一指圈中,然后将拨杆放置在病人眼部使得拨杆与病人的眼皮接触,随后大拇指与食指相互靠近,此时第一拨动端拨动上眼皮向病人眉毛所在方向移动,第二拨动端拨动下眼皮向病人下巴所在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眼皮的撑开。撑开眼皮观察眼部时,为提供光照,在第一拨动端的侧壁上固定有转轴53,在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灯架5,在灯架上固定有手电筒51,手电筒的按钮开关52设置在手电筒的端部,便于开启或关闭。如图11所示,手电筒、按钮开关、手电筒内的电池组成串联电路,按压按钮开关即可实现手电筒的开闭。当需要开启手电筒照射病人眼部时,首先将病人眼皮撑开,随后开启手电筒,转动灯架使得手电筒照射所需观察部位即可。在灯架与转轴之间设有阻尼件,在阻尼件的作用下灯架与转轴之间不可自由转动。

在第一拨动端、第二拨动端的顶部均设有滑槽15,在滑槽的前、后内壁上均设有定位槽16,滑槽的设置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夹持器。

如图8、图9所示,夹持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臂4、转动安装在横臂顶部的两个第一支耳43、设置在两横臂上方的夹持筒46、固定在夹持筒外壁上的一对侧板44、转动安装在每一侧板底部的两个第二支耳441、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支耳与第二支耳之间的支撑杆45,在横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条41。安装时,将横臂滑动安装在滑槽中,且使得定位条置于定位槽中,这样横臂与第一、第二拨动端之间仅可沿横臂长度方向移动。在横臂的一端设有锥形部42,锥形部的设置便于横臂插入滑槽中。夹持筒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在夹持筒的底部设有小孔461,在夹持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柔性条47,柔性条为橡胶材质的棒状。将眼药水瓶放置在夹持筒中后,柔性条的设置可以保证眼药水瓶与夹持筒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不同外径尺寸的眼药水瓶的放入。夹持器用于实现对眼药水瓶的夹持,使用时将眼药水瓶瓶盖打开,然后将眼药水瓶倒置放入夹持筒内,此时眼药水瓶的瓶口穿出小孔。眼药水瓶的高度高于夹持筒的高度,这样将眼药水瓶放置在夹持筒中后,眼药水瓶的一部分置于夹持筒的外部。

为挤压眼药水瓶将瓶内的眼药水挤出,在撑开器上设有挤压器,如图10所示,挤压器包括固定挤压杆6、活动挤压杆7和第二铰接轴31,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共轴线设置,固定挤压杆固定在第二铰接轴上,活动挤压杆与第二铰接轴转动连接,固定挤压杆的前端为第一挤压端61,活动挤压杆的前端为第二挤压端71,第一、第二挤压端配合作用实现对眼药水瓶的挤压。在固定挤压杆的中部设有内孔62,活动挤压杆的前端穿过内孔。固定挤压杆与活动挤压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第二挤压端相互远离。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进行描述:

(1)当仅需要将病人的眼皮撑开时,将夹持器从撑开器上卸下,大拇指伸入第二指圈、食指伸入第一指圈,随后将第一、第二拨动端与病人眼皮接触,大拇指与食指相互靠近,即可将眼皮撑开;

(2)当需要对病人眼部进行滴眼药水操作时,将夹持器安装在撑开器上,打开眼药水瓶的瓶口,将眼药水瓶倒置放置在夹持筒内;将中指伸入第一指圈内、大拇指伸入第二指圈内,然后使得大拇指与中指相互靠近,此时拨杆将眼皮撑开,固定、活动挤压杆刚好与眼药水瓶接触或固定、活动挤压杆与眼药水瓶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随后将食指伸入第三指圈内,扣动活动挤压杆,使得第一挤压端与第二挤压端相互靠近,此时第一、第二挤压端配合作用实现对眼药水瓶(伸出夹持筒的部分)的挤压,进而眼药水瓶内的眼药水滴落在病人眼部;

(3)当需要对病人眼部进行清洗时,可将夹持器安装在撑开器上,随后大拇指伸入第二指圈、食指伸入第一指圈,随后将第一、第二拨动端与病人眼皮接触,大拇指与食指相互靠近,将眼皮撑开;将疏导清洗液的导管伸入到夹持筒内,此时清洗液流到撑开眼皮的眼部位置处实现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