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648发布日期:2020-01-03 10:15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疗法是在患者穴位上刺入针灸针后,再在针灸针针尾加置艾柱,并点燃艾柱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患者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艾柱点燃后会变成艾条灰掉落、飞散导致烫伤皮肤,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式各样具有盛灰功能的装置,但都无法做到根据患者需要调控温度,而适合的艾灸温度是防止烫伤和取得最佳疗效的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针灸装置无法调节温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包括艾柱、针灸针和盛灰器,所述盛灰器上设有针孔,艾柱安装在针灸针一端,针灸针另一端穿过盛灰器的针孔,所述盛灰器底部设有数个透热孔,盛灰器顶端滑移连接有用于遮盖透热孔的隔板,盛灰器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根固定支架。

所述隔板包括由固定部、连接部和遮盖部组成,固定部位于连接部上端,遮盖部位于连接部下端,所述固定部过度配合在盛灰器顶端边缘处,连接部贴合盛灰器内侧壁,遮盖部贴合盛灰器底部内侧

所述盛灰器为具有顶端开口的圆柱体,盛灰器的一侧壁上方连接有竖向盛灰板,所述竖向盛灰板高于艾柱顶端。

所述盛灰器底部到固定支架底部距离为3cm。

所述盛灰器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子装置,所述夹子装置驱动左壳体和右壳体分离/合并。

所述固定支架为四根,固定支架上设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连接有绑缚带。

所述绑缚带为弹性带。

所述透热孔内设有隔灰网。

所述盛灰器由铝合金6061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对垂直和水平两个平面进行盛灰,全方位收集艾柱或艾绒燃烧产生的火星及艾灰,且底部有可调节孔位实现控温隔热的功能,可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节,且盛灰器由四个打磨光滑的固定支架固定在施针处周围皮肤,减小了盛灰器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明显的提升了治疗体验感,本装置体积小巧,可使用于各种小面积皮肤,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的盛灰器合并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的盛灰器分离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艾柱,2-针灸针,3-盛灰器,4-透热孔,5-隔板,6-固定支架,7-夹子装置,31-竖向盛灰板,32-左壳体,33-右壳体,51-固定部,52-连接部,53-遮盖部,61-固定通孔,62-绑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调节的温针灸防烫伤隔热装置,包括艾柱1、针灸针2和盛灰器3,所述盛灰器3上设有针孔,艾柱1安装在针灸针2一端,针灸针2另一端穿过盛灰器3的针孔,所述盛灰器3底部设有数个透热孔4,盛灰器3顶端滑移连接有用于遮盖透热孔4的隔板5,盛灰器3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根固定支架6,使用时,医生先在病人身上施针,然后装上盛灰器3,并在针灸针2上端插上点燃的艾柱1,艾柱1燃烧后形成艾条灰掉落到盛灰器3底部,此时艾条灰还处于燃烧状态,除热量经针灸针2传递到体内穴位外,艾条灰可对局部皮肤起到艾灸作用,艾条灰的热量与药力可直接通过透热孔4透到皮肤表面,经皮肤传到体内,将艾灸的温热及药力发挥到极致,且透热孔4可使艾条灰与空气充分接触,以此充分燃烧,可避免艾条灰熄灭的情况发生,通过隔板5和透热孔4的配合可选择打开全部透热孔4、打开部分透热孔4、关闭全部透热孔4来达到最适宜的温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板5包括由固定部51、连接部52和遮盖部53组成,固定部51位于连接部52上端,遮盖部53位于连接部52下端,所述固定部51过度配合在盛灰器3顶端边缘处,连接部52贴合盛灰器3内侧壁,遮盖部53贴合盛灰器3底部内侧,所述隔板5可根据需要安装数个,并在盛灰器3顶部边缘进行滑移,所述固定部51也可采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盛灰器3顶部边缘,但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在安装和移动时较为不方便,采用间隙配合等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

作为优选的,所述盛灰器3为具有顶端开口的圆柱体,盛灰器3的一侧壁上方连接有竖向盛灰板31,所述竖向盛灰板31高于艾柱1顶端,通过设置竖向盛灰板31,若在非水平的平面的皮肤上施针时,则将竖向盛灰板31置于最低处以便接住掉落的艾灰,以便达到全方位盛灰的功能,所述盛灰器3也可采用其他可以实现盛灰功能的棱柱体或不规则体;所述竖向盛灰板31可采用与盛灰器3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螺丝固定、焊接、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盛灰器3底部到固定支架6底部距离为3cm,使艾条灰燃烧产生的热量传达到皮肤表面大约为42度,这个距离既能对穴位表面产生温热刺激,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烫伤。

作为优选的,所述盛灰器3由左壳体32和右壳体33组成,所述左壳体32和右壳体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子装置7,所述夹子装置7驱动左壳体32和右壳体33分离/合并,通过按压夹子装置7可使左壳体32和右壳体33分离,分离后盛灰器3可从侧面将针灸针2与艾柱1包围,将针灸针2对准针孔后松开夹子装置7即可完成安装,便于艾柱1安装和更换,本实施例中的夹子装置7采用鸭嘴式夹子,所述鸭嘴式夹子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中部铰接,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壳体32和右壳体33,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另一端分别设有夹子按压部,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夹子按压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夹子装置7可也采用燕尾夹或其他夹子驱动左、右壳体33分离/合并。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6为四根,固定支架6上设有固定通孔61,固定通孔61连接有绑缚带62,当该装置用于温针灸颈椎及四肢时,可通过绑缚带62稳定的固定在受针者皮肤上,便于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绑缚带62为弹性带、绑绳等。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热孔4内设有隔灰网,在透热孔4尺寸加大时,隔灰网可将艾柱1燃烧后形成的艾条灰进行隔离,在保证盛灰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艾灸的治疗面积。

作为优选的,所述盛灰器3由铝合金6061材料制成,采用了低密度的铝制材料制成,质地轻,结构稳定,成本低、不易变性,可多次有效循环利用。

使用时,医生先在病人身上施针,并插上点燃的艾柱1,然后按压夹子装置7,使左、右壳体33沿着夹子装置7旋转分离,将盛灰器3的针孔对准针灸针2后,缓慢松开夹子装置7,使盛灰器3恢复原状,然后将固定支架6放置在皮肤表面即可完成安装,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耐热程度,旋转隔板5调节透热孔4的开闭,若患者感觉温度过高,则适当关闭透热孔4;医生可根据施术部位不同,可适当使用绑缚带62进行加固,固定时将绑缚带62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通孔61上,另一端从施术部位底下穿过后与另一根绑缚带62绑缚在一起即可完成安装;待温针灸结束后,解开绑缚带62,直接提起盛灰器3,使艾灰落入盛灰器3底部,医生便可出针,结束温针灸治疗。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对垂直和水平两个平面进行盛灰,全方位收集艾柱或艾绒燃烧产生的火星及艾灰,且底部有可调节孔位实现控温隔热的功能,可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节,且盛灰器由四个打磨光滑的固定支架固定在施针处周围皮肤,减小了盛灰器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明显的提升了治疗体验感,本装置体积小巧,可使用于各种小面积皮肤,适应范围广。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