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和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7189发布日期:2020-01-14 23:5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和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和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脑室引流所使用的引流瓶通常放置在病床患者枕头的一侧,由于患者颅压高低不完全一样,引流瓶升高或降低依靠在瓶下增加或减少支撑物,譬如棉垫等。使用极为不便,另外,易于倾斜、歪倒,同时,也不利于患者活动及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610853560.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脑室引流瓶固定架,其固定杆上有两个可以上下固定活动的用于固定引流瓶的固定环,上面的固定环可以根据病人引流液的多少或医生治疗的需要去调整引流瓶的高度,避免调整床头高度对病人病情产生影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分别由上调节旋钮和下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依然是通过手调的方式控制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高度,由于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的升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脑室引流瓶的调整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脑室引流瓶容易出现调整不及时影响脑室引流瓶的引流效果及对病人的颅内压产生影响,如果边调整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高度,边调整脑室引流瓶的高度,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护理及医疗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解决脑室引流瓶因固定偏差和调整不及时,影响脑室引流瓶的引流效果及对病人的颅内压产生影响和增加护理及医疗工作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护理床,输液架底部插接在护理床的输液架插管内,与护理床配合使用,安装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包括输液架和牵引绳,输液架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输液架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牵引绳的一端挂设有脑室引流瓶,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固定在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上,所述下绳索导向装置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单摇护理床床面的水平高度,输液架上设置有刻度线。

在输液架上以厘米为单位刻上刻度线,输液架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输液架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用牵引绳一根,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固定在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上,牵引绳的另一端根据刻度线连接并固定脑室引流瓶,当升降床头抬高时,通过牵引绳拉动脑室引流瓶,脑室引流瓶也相应抬高。可使脑室引流瓶始终处于侧脑室平面以上15cm,使脑室引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恒定的数值,以防颅内压过高造成脑疝或颅内压过低导致颅内低压综合征,以及防止脑脊液反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优选地,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均为定滑轮。定滑轮表面光滑,牵引绳在定滑轮表面通过顺畅,阻力较小。

优选地,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输液架上,包括轮架,轮架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轮体,轮架的另一侧安装有u型螺栓,u型螺栓箍设在输液架上,轮架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输液架上。便于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的加装,同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既能安装在非伸缩式的输液架,也能安装在伸缩式的输液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从输液架上拆除后,即可将输液架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初始状态的伸缩式的输液架,依然具有伸缩功能。

优选地,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包括螺栓,输液架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纹穿孔,螺栓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套环,螺栓的另一端穿过螺纹穿孔与螺母螺纹连接。虽然钻设螺纹穿孔会影响输液架的结构强度,但脑室引流瓶和输液瓶的重量较轻,不足以将输液架压断,适合前期的定制,也同样适合后期的改装,而且是一种效果好而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优选地,所述输液架为圆柱体结构,下绳索导向装置包括箍设在所述输液架外表面的箍紧件,箍紧件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u型支撑杆,u型支撑杆可拆卸的安装在箍紧件上。便于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的加装,同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既能安装在非伸缩式的输液架,也能安装在伸缩式的输液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从输液架上拆除后,即可将输液架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初始状态的伸缩式的输液架,依然具有伸缩功能。

优选地,所述u型支撑杆包括u型杆本体,u型杆本体开口端的两个侧杆上分别设置一向内弯曲的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杆一的内端设置有矩形块一,连杆二的内端设置有矩形块二,所述箍紧件在周向上分为外侧扣合半体a和外侧扣合半体b,外侧扣合半体a与外侧扣合半体b之间形成容纳输液架并限制输液架位移的闭合空间,外侧扣合半体a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板a和卡板b,外侧扣合半体b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板c和卡板d,卡板a与卡板c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a与卡板c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二并限制矩形块二位移的闭合空间,卡板b与卡板d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b与卡板d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一并限制矩形块一位移的闭合空间,不会影响输液架的结构强度,很适合后期的改装,而且是一种效果好而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优选地,所述箍紧件和u型支撑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便于清洁,可防止病人交叉感染,同时能降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优选地,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与下绳索导向装置之间的输液架上铺设有一截钢卷尺,所述钢卷尺用于提供所述刻度线,或者所述刻度线直接标记在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与下绳索导向装置之间的输液架上。根据刻度线能准确知晓脑室引流瓶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输液架的中下部设置有挂钩。用于悬挂导流管,防止缠绕。

优选地,所述输液架包括行走底座和底部套管,行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滚轮,行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一和内螺纹一,底部套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一适配的外螺纹二,旋转升降大支撑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一适配的螺纹孔,底部套管的顶部插设有上部升降杆,上部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挂钩,底部套管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内端穿过所述底部套管抵紧在上部升降杆的外壁上。旋转升降大支撑相对连接管旋转下降,旋转升降大支撑下降至低处,旋转升降大支撑可使行走滚轮脱离地面,可以起到稳定输液架的作用,在拉动牵引绳时不会造成输液架的倾覆,同时将旋转升降大支撑相对连接管旋转上降,旋转升降大支撑下降至高处,旋转升降大支撑脱离地面,可使行走滚轮接触地面,便于输液架的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护理床,包括上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还包括单摇护理床,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两侧分别设置一输液架插管,输液架底部插接在输液架插管内,与护理床配合使用,安装更加便捷。

优选地,所述牵引绳为寸带,取材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当升降床头抬高时,通过牵引绳拉动脑室引流瓶,脑室引流瓶也相应抬高。可使脑室引流瓶始终处于侧脑室平面以上15cm,使脑室引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恒定的数值,以防颅内压过高造成脑疝或颅内压过低导致颅内低压综合征,以及防止脑脊液反流造成逆行性感染,解决脑室引流瓶因固定偏差,影响脑室引流瓶的引流效果及对病人的颅内压产生影响和增加护理及医疗工作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在输液架上以厘米为单位刻上刻度线,用牵引绳一根,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固定在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上,牵引绳的另一端根据刻度线连接并固定脑室引流瓶,可根据患者实际床头的高度来上下调整脑室引流瓶的初始位置,这样可减少医务人员的操作步骤,同时做到准确测量;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均为定滑轮,定滑轮表面光滑,牵引绳在定滑轮表面通过顺畅,阻力较小;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输液架上,包括轮架,轮架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轮体,轮架的另一侧安装有u型螺栓,u型螺栓箍设在输液架上,轮架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输液架上,便于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的加装,同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既能安装在非伸缩式的输液架,也能安装在伸缩式的输液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从输液架上拆除后,即可将输液架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初始状态的伸缩式的输液架,依然具有伸缩功能;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包括螺栓,输液架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纹穿孔,螺栓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套环,螺栓的另一端穿过螺纹穿孔与螺母螺纹连接,虽然钻设螺纹穿孔会影响输液架的结构强度,但脑室引流瓶和输液瓶的重量较轻,不足以将输液架压断,适合前期的定制,也同样适合后期的改装,而且是一种效果好而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输液架为圆柱体结构,下绳索导向装置包括箍设在所述输液架外表面的箍紧件,箍紧件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方向的u型支撑杆,u型支撑杆可拆卸的安装在箍紧件上,便于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的加装,同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既能安装在非伸缩式的输液架,也能安装在伸缩式的输液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从输液架上拆除后,即可将输液架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初始状态的伸缩式的输液架,依然具有伸缩功能;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u型支撑杆包括u型杆本体,u型杆本体开口端的两个侧杆上分别设置一向内弯曲的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杆一的内端设置有矩形块一,连杆二的内端设置有矩形块二,所述箍紧件在周向上分为外侧扣合半体a和外侧扣合半体b,外侧扣合半体a与外侧扣合半体b之间形成容纳输液架并限制输液架位移的闭合空间,外侧扣合半体a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板a和卡板b,外侧扣合半体b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板c和卡板d,卡板a与卡板c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a与卡板c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二并限制矩形块二位移的闭合空间,卡板b与卡板d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b与卡板d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一并限制矩形块一位移的闭合空间,不会影响输液架的结构强度,很适合后期的改装,而且是一种效果好而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箍紧件和u型支撑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便于清洁,可防止病人交叉感染,同时能降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与下绳索导向装置之间的输液架上铺设有一截钢卷尺,所述钢卷尺用于提供所述刻度线,或者所述刻度线直接标记在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与下绳索导向装置之间的输液架上,根据刻度线能准确知晓脑室引流瓶的高度位置;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旋转升降大支撑相对连接管旋转下降,旋转升降大支撑下降至低处,旋转升降大支撑可使行走滚轮脱离地面,可以起到稳定输液架的作用,在拉动牵引绳时不会造成输液架的倾覆,同时将旋转升降大支撑相对连接管旋转上降,旋转升降大支撑下降至高处,旋转升降大支撑脱离地面,可使行走滚轮接触地面,便于输液架的移动;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安全卫生,可适用于重症监护室及普通病房,应用范围广;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理床,包括上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还包括单摇护理床,单摇护理床的升降床头两侧分别设置一输液架插管,输液架插接在输液架插管内,与护理床配合使用,安装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上绳索导向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外侧扣合半体a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下绳索导向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输液架1.1、行走底座1.2、行走滚轮1.3、旋转升降大支撑1.4、底部套管1.5、上部升降杆1.6、顶部挂钩1.7、紧定螺钉2、上绳索导向装置2.1、套环2.2、螺栓2.3、螺母2.4、轮架2.5、轮体2.6、u型螺栓3、下绳索导向装置3.1、箍紧件3.1.1、外侧扣合半体a3.1.2、外侧扣合半体b3.1.3、卡板a3.1.4、卡板b3.1.5、卡板c3.1.6、卡板d3.2、u型支撑杆3.2.1、u型杆本体3.2.2、连杆一3.2.3、连杆二3.2.4、矩形块一3.2.5、矩形块二4、牵引绳5、脑室引流瓶6、挂钩7、单摇护理床7.1、升降床头7.2、输液架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包括输液架1和牵引绳4,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牵引绳4的一端挂设有脑室引流瓶5,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所述下绳索导向装置3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单摇护理床7床面的水平高度,输液架1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包括螺栓2.2,输液架1上开设有供螺栓2.2穿过的螺纹穿孔,螺栓2.2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套环2.1,螺栓2.2的另一端穿过螺纹穿孔与螺母2.3螺纹连接;所述刻度线直接标记在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与下绳索导向装置3之间的输液架1上;所述输液架1的中下部设置有挂钩6;上绳索导向装置2与下绳索导向装置3结构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护理床,包括上述的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还包括单摇护理床7,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两侧分别设置一输液架插管7.2,输液架1插接在输液架插管7.2内;所述牵引绳4为寸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输液架插接在输液架插管内,与护理床配合使用,安装更加便捷。在输液架1上以厘米为单位刻上刻度线,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用牵引绳4一根,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牵引绳4的另一端根据刻度线连接并固定脑室引流瓶5,当升降床头7.1抬高时,通过牵引绳4拉动脑室引流瓶5,脑室引流瓶5也相应抬高。可使脑室引流瓶5始终处于侧脑室平面以上15cm,使脑室引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恒定的数值,以防颅内压过高造成脑疝或颅内压过低导致颅内低压综合征,以及防止脑脊液反流造成逆行性感染。挂钩6安装在距离地面50cm高的位置,上绳索导向装置2安装在距离地面160cm高的位置,下绳索导向装置3安装在距离地面60cm高的位置。

上绳索导向装置2的具体安装流程为:在输液架1上开设有供螺栓2.2穿过的螺纹穿孔,螺栓2.2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套环2.1,螺栓2.2的另一端穿过螺纹穿孔与螺母2.3螺纹连接,虽然钻设螺纹穿孔会影响输液架1的结构强度,但脑室引流瓶5和输液瓶的重量较轻,不足以将输液架1压断,适合前期的定制,也同样适合后期的改装,而且是一种效果好而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包括输液架1和牵引绳4,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牵引绳4的一端挂设有脑室引流瓶5,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所述下绳索导向装置3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单摇护理床7床面的水平高度,输液架1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包括螺栓2.2,输液架1上开设有供螺栓2.2穿过的螺纹穿孔,螺栓2.2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套环2.1,调节所述牵引绳4从套环2.1内穿过,螺栓2.2的另一端穿过螺纹穿孔与螺母2.3螺纹连接;所述刻度线直接标记在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与下绳索导向装置3之间的输液架1上;所述输液架1的中下部设置有挂钩6;所述输液架1包括行走底座1.1和底部套管1.4,行走底座1.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滚轮1.2,行走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一和内螺纹一,底部套管1.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一适配的外螺纹二,旋转升降大支撑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一适配的螺纹孔,底部套管1.4的顶部插设有上部升降杆1.5,上部升降杆1.5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挂钩1.6,底部套管1.4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1.7,紧定螺钉1.7的内端穿过所述底部套管1.4抵紧在上部升降杆1.5的外壁上;上绳索导向装置2与下绳索导向装置3结构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输液架摆放在护理床床头的一侧,在输液架1上以厘米为单位刻上刻度线,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用牵引绳4一根,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牵引绳4的另一端根据刻度线连接并固定脑室引流瓶5,当升降床头7.1抬高时,通过牵引绳4拉动脑室引流瓶5,脑室引流瓶5也相应抬高。可使脑室引流瓶5始终处于侧脑室平面以上15cm,使脑室引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恒定的数值,以防颅内压过高造成脑疝或颅内压过低导致颅内低压综合征,以及防止脑脊液反流造成逆行性感染。挂钩6安装在距离地面50cm高的位置,上绳索导向装置2安装在距离地面160cm高的位置,下绳索导向装置3安装在距离地面60cm高的位置。

上绳索导向装置2的具体安装流程为:在输液架1上开设有供螺栓2.2穿过的螺纹穿孔,螺栓2.2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套环2.1,螺栓2.2的另一端穿过螺纹穿孔与螺母2.3螺纹连接,虽然钻设螺纹穿孔会影响输液架1的结构强度,但脑室引流瓶5和输液瓶的重量较轻,不足以将输液架1压断,适合前期的定制,也同样适合后期的改装,而且是一种效果好而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旋转升降大支撑1.3相对连接管旋转下降,旋转升降大支撑1.3下降至低处,旋转升降大支撑1.3可使行走滚轮1.2脱离地面,可以起到稳定输液架的作用,在拉动牵引绳4时不会造成输液架1的倾覆,同时将旋转升降大支撑1.3相对连接管旋转上降,旋转升降大支撑1.3下降至高处,旋转升降大支撑1.3脱离地面,可使行走滚轮1.2接触地面,便于输液架1的移动。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7所示,脑室引流瓶高度自调装置,包括输液架1和牵引绳4,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牵引绳4的一端挂设有脑室引流瓶5,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所述下绳索导向装置3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单摇护理床7床面的水平高度,输液架1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均为定滑轮;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可拆卸的安装在输液架1上,包括轮架2.4,轮架2.4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轮体2.5,轮架2.4的另一侧安装有u型螺栓2.6,u型螺栓2.6箍设在输液架1上,轮架2.4通过u型螺栓2.6固定在输液架1上;所述刻度线直接标记在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2与下绳索导向装置3之间的输液架1上;所述输液架1的中下部设置有挂钩6;所述输液架1包括行走底座1.1和底部套管1.4,行走底座1.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滚轮1.2,行走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一和内螺纹一,底部套管1.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一适配的外螺纹二,旋转升降大支撑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一适配的螺纹孔,底部套管1.4的顶部插设有上部升降杆1.5,上部升降杆1.5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挂钩1.6,底部套管1.4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1.7,紧定螺钉1.7的内端抵紧在上部升降杆1.5的外壁上;上绳索导向装置2与下绳索导向装置3结构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输液架摆放在护理床床头的一侧,在输液架1上以厘米为单位刻上刻度线,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用牵引绳4一根,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牵引绳4的另一端根据刻度线连接并固定脑室引流瓶5,当升降床头7.1抬高时,通过牵引绳4拉动脑室引流瓶5,脑室引流瓶5也相应抬高。可使脑室引流瓶5始终处于侧脑室平面以上15cm,使脑室引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恒定的数值,以防颅内压过高造成脑疝或颅内压过低导致颅内低压综合征,以及防止脑脊液反流造成逆行性感染。挂钩6安装在距离地面50cm高的位置,上绳索导向装置2安装在距离地面160cm高的位置,下绳索导向装置3安装在距离地面60cm高的位置。

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和下绳索导向装置均为定滑轮。定滑轮表面光滑,牵引绳在定滑轮表面通过顺畅,阻力较小。

所述上绳索导向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输液架上,包括轮架,轮架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轮体,轮架的另一侧安装有u型螺栓,u型螺栓箍设在输液架上,轮架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输液架上。便于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的加装,同时将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既能安装在非伸缩式的输液架1,也能安装在伸缩式的输液架1,将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从输液架1上拆除后,即可将输液架1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初始状态的伸缩式的输液架1,依然具有伸缩功能。

旋转升降大支撑1.3相对连接管旋转下降,旋转升降大支撑1.3下降至低处,旋转升降大支撑1.3可使行走滚轮1.2脱离地面,可以起到稳定输液架的作用,在拉动牵引绳4时不会造成输液架1的倾覆,同时将旋转升降大支撑1.3相对连接管旋转上降,旋转升降大支撑1.3下降至高处,旋转升降大支撑1.3脱离地面,可使行走滚轮1.2接触地面,便于输液架1的移动。

实施例四

如图4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输液架1为圆柱体结构,下绳索导向装置3包括箍设在所述输液架1外表面的箍紧件3.1,箍紧件3.1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u型支撑杆3.2,牵引绳4从u型支撑杆3.2内穿过,u型支撑杆3.2可拆卸的安装在箍紧件3.1上;所述u型支撑杆3.2包括u型杆本体3.2.1,u型杆本体3.2.1开口端的两个侧杆上分别设置一向内弯曲的连杆一3.2.2和连杆二3.2.3,连杆一3.2.2的内端设置有矩形块一3.2.4,连杆二3.2.3的内端设置有矩形块二3.2.5,所述箍紧件3.1在周向上分为外侧扣合半体a3.1.1和外侧扣合半体b3.1.2,外侧扣合半体a3.1.1与外侧扣合半体b3.1.2之间形成容纳输液架1并限制输液架1位移的闭合空间,外侧扣合半体a3.1.1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板a3.1.3和卡板b3.1.4,外侧扣合半体b3.1.2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板c3.1.5和卡板d3.1.6,卡板a3.1.3与卡板c3.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a3.1.3与卡板c3.1.5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二3.2.5并限制矩形块二3.2.5位移的闭合空间,卡板b3.1.4与卡板d3.1.6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b3.1.4与卡板d3.1.6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一3.2.4并限制矩形块一3.2.4位移的闭合空间;所述箍紧件3.1和u型支撑杆3.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输液架1上以厘米为单位刻上刻度线,输液架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上绳索导向装置2,输液架1的下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牵引绳4方向的下绳索导向装置3,用牵引绳4一根,牵引绳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绳索导向装置2和下绳索导向装置3固定在单摇护理床7的升降床头7.1上,牵引绳4的另一端根据刻度线连接并固定脑室引流瓶5,当升降床头7.1抬高时,通过牵引绳4拉动脑室引流瓶5,脑室引流瓶5也相应抬高。可使脑室引流瓶5始终处于侧脑室平面以上15cm,使脑室引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恒定的数值,以防颅内压过高造成脑疝或颅内压过低导致颅内低压综合征,以及防止脑脊液反流造成逆行性感染。挂钩6安装在距离地面50cm高的位置,上绳索导向装置2安装在距离地面160cm高的位置,下绳索导向装置3安装在距离地面60cm高的位置。

下绳索导向装置3的具体安装流程为:将输液架1装入外侧扣合半体a3.1.1与外侧扣合半体b3.1.2之间形成容纳输液架1并限制输液架1位移的闭合空间内,同时将矩形块二3.2.5装入卡板a3.1.3与卡板c3.1.5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二3.2.5并限制矩形块二3.2.5位移的闭合空间内,矩形块一3.2.4装入卡板b3.1.4与卡板d3.1.6之间形成容纳矩形块一3.2.4并限制矩形块一3.2.4位移的闭合空间内,卡板b3.1.4与卡板d3.1.6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卡板a3.1.3与卡板c3.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即可完成安装。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