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下肢牵引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285发布日期:2020-04-24 21:3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改良式下肢牵引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改良式下肢牵引带。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在下肢骨折固定治疗中所使用的固定护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用于包裹小腿的小腿护具本体1和用于包裹大腿的大腿护具本体2,小腿护具本体1与大腿护具本体2之间用连接带连接,小腿护具本体1和大腿护具本体2的侧视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有用于包裹小腿、大腿的支具12,包裹固定在支具12外部的防护罩13,防护罩13的两端通过第一魔术贴14粘接在一起实现腿部包裹后的固定。但是,在护具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护具沿着腿的长度方向移动,即护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移位,影响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式下肢牵引带,防止护具使用时发生移位,提高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改良式下肢牵引带,包括用于包裹小腿部的小腿护具本体、及用于包裹大腿部的大腿护具本体,小腿护具本体与大腿护具本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还包括有脚蹬板、腰带;所述脚蹬板位于小腿护具本体前侧且脚蹬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与小腿护具本体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脚蹬板与小腿护具本体之间存在第一间隙距离l1,l1>0;所述腰带位于大腿护具本体后侧且大腿护具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带与腰带可拆卸连接,腰带与大腿护具本体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距离l2,l2>0。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腰带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穿孔,各穿孔内固定有一环形的金属环;所述第二连接带后端固定连接着一移动套,该移动套可沿腰带长度方向移动地滑动套接在腰带上,移动套上开设有与穿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有定位扣穿过连接孔后卡接于对应的金属环内实现将移动套固定在腰带上;所述第二连接带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大腿护具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金属环,同一端的两个金属环之间的间距等同于第二连接带上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有定位扣穿过第二连接带的通孔后卡接于对应的金属环内实现将第二连接带的前端与大腿护具本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金属环内侧壁上嵌入有卡槽,定位扣对应金属环的端部向外延伸出与卡槽相对应的凸起部,定位扣通过凸起部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与金属环的卡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小腿护具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公魔术贴,所述脚蹬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第三连接带,该第三连接带的后端固定有与公魔术贴相配合的母魔术贴,第三连接带通过母魔术贴与公魔术贴的配合实现粘接于小腿护具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具,使用者将腰带穿戴在腰部,大腿护具本体包裹大腿部、小腿护具本体包裹小腿部,然后脚部蹬着脚蹬板,调节好l1和l2的间隙距离,即可实现固定,能够有效防止护具在使用过程中沿腿移位,能够起到很好地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现有护具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现有护具的侧视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具(含腰带时)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具(不含腰带时)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带、定位扣、金属环三者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带上通孔分布状态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腰带、移动套、定位扣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小腿护具本体,11-第一连接带,12-支具,13-防护罩,14-第一魔术贴;2-大腿护具本体,21-第二连接带,211-通孔;

3-脚蹬板,31-第三连接带,32-母魔术贴,33-公魔术贴;4-腰带,41-穿孔;5、5'-金属环,51-卡槽;6-移动套,61-连接孔;7、7'-定位扣,71-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3至图7可知,改良式下肢牵引带,包括用于包裹小腿部的小腿护具本体1、及用于包裹大腿部的大腿护具本体2、脚蹬板3、腰带4,小腿护具本体1与大腿护具本体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11固定连接。

所述脚蹬板3位于小腿护具本体1前侧且脚蹬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与小腿护具本体1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脚蹬板3与小腿护具本体1之间存在第一间隙距离l1,l1>0。所述腰带4位于大腿护具本体2后侧且大腿护具本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带21与腰带4可拆卸连接,腰带4与大腿护具本体2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距离l2,l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具,使用者将腰带穿戴在腰部,大腿护具本体包裹大腿部、小腿护具本体包裹小腿部,然后脚部蹬着脚蹬板,调节好l1和l2的间隙距离,即可实现固定,能够有效防止护具在使用过程中沿腿移位,能够起到很好地固定效果。

而且,所述小腿护具本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公魔术贴33,所述脚蹬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第三连接带31,该第三连接带31的后端固定有与公魔术贴33相配合的母魔术贴32,第三连接带31通过母魔术贴32与公魔术贴33的配合实现粘接于小腿护具本体1上。第三连接带31通过母魔术贴32与公魔术贴33粘接位置不同,可以改变第一间隙距离l1,进而适用性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长度需求,适用性强。

而且,所述腰带4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穿孔41,各穿孔41内固定有一环形的金属环5;所述第二连接带21后端固定连接着一移动套6,该移动套6可沿腰带4长度方向移动地滑动套接在腰带4上,移动套6上开设有与穿孔41相对应的连接孔61,有定位扣7穿过连接孔61后卡接于对应的金属环5内实现将移动套6固定在腰带4上;所述第二连接带21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11,所述大腿护具本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金属环5',同一端的两个金属环5'之间的间距等同于第二连接带21上相邻两个通孔211之间的间距,有定位扣7'穿过第二连接带21的通孔211后卡接于对应的金属环5'内实现将第二连接带21的前端与大腿护具本体2连接。

所述金属环5、5'内侧壁上嵌入有卡槽51,定位扣7、7'对应金属环的端部向外延伸出与卡槽51相对应的凸起部71,定位扣7、7'通过凸起部71与卡槽51的卡接配合实现与金属环5、5'的卡接。

上述腰带的整体结构类似于现有市场上的穿孔式腰带,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腰带上开设的穿孔数量较多,在上述腰带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开设了大量的穿孔,利用该穿孔一方面可以实现腰带固定在腰部,另一方面也为移动套的固定提供了多个位置选择。将腰带4固定在腰部后,对于不同身材的使用者,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滑动移动套6至合适位置并使其连接孔61与腰带上的某穿孔41对齐,然后即可利用定位扣7将移动套6固定在腰带4上了;然后,根据l2所需长度,调节第二连接带21上合适的通孔211与大腿护具本体2上的金属环5'对应,然后即可利用定位扣7'将第二连接带21与大腿护具本体1固定连接,方便调节l2长度,适用性强;第二连接带21前端连接于大腿护具本体、后端通过移动套6连接腰带4,便可借助腰带4对护具形成牵拉作用,同时结合脚蹬板3提高护具固定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