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脐静脉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210发布日期:2020-01-17 18:5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脐静脉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脐静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脐静脉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脐静脉由胎儿胎盘内的毛细血管汇集成为由小到大的静脉管道,最后成为一条脐静脉经脐带入胎儿体内,由肝门入肝,脐静脉将来自母体(子宫内膜)的氧气和营养成分通过胎儿肝脏经后腔静脉输入胎儿血液循环中,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

但是,现有技术中,脐静脉是新生儿科常用的静脉通路,但是建立后如何正确固定一直是个困扰的问题,脐部往往会受到尿不湿的影响,在固定是往往需要将尿不湿边翻转进去尽可能避免对脐部的影响,但是脐静脉置管为深静脉置管,仍然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固定的极其的不牢固,进而不能更好的对新生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体化脐静脉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提出一体化脐静脉固定装置,包括无菌无纺布材料层,所述无菌无纺布材料层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竖直中线开设有缺口,所述无菌无纺布材料层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粘附有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的一侧外表面贴附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且透气孔的一端均延伸至透气层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气层的一侧外表面贴附有吸水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胶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无菌无纺布材料层上开设一个缺口,进而可以更好的将脐静脉经缺口插进去后固定,同时在新生儿由于大声的哭喊导致身上流汗,通过吸水层可以更好的对汗水进行吸收,防止汗水流入新生儿脐口,通过透气层内的透气孔,可以更好的对新生儿的脐口部分进行透气,防止捂闷,通过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上的胶层,可以更好的将其固定在新生儿的身体上,由于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为防水型,脐部经无菌无纺布材料层固定后再覆盖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可以避免尿液等影响、避免了尿不湿的摩擦,确保了脐静脉无菌面的建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菌无纺布材料层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皮敷料层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无菌无纺布材料层;2、缺口;3、吸水层;4、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5、胶层;6、透气层;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一体化脐静脉固定装置,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的底部靠近四周边缘处均有一定的粘性,可以贴附在新生儿的身体上,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大小约为4*7cm,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竖直中线开设有缺口2,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粘附有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大小约10*10cm,在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上开设一个缺口2,进而可以更好的将脐静脉经缺口2插进去后固定,同时在新生儿由于大声的哭喊导致身上流汗,通过吸水层3可以更好的对汗水进行吸收,防止汗水流入新生儿脐口,通过透气层6内的透气孔7,可以更好的对新生儿的脐口部分进行透气,防止捂闷,通过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上的胶层5,可以更好的将其固定在新生儿的身体上,由于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为防水型,脐部经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固定后再覆盖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可以避免尿液等影响、避免了尿不湿的摩擦,确保了脐静脉无菌面的建立。

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的一侧外表面贴附有透气层6,透气层6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且透气孔7的一端均延伸至透气层6的外部,可以更好的进行换气,防止捂闷,透气层6的一侧外表面贴附有吸水层3,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胶层5,胶层5便于将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固定在新生儿的身体上。

工作原理:通过将无菌无纺布材料层1贴附在新生儿的脐口处,将脐静脉经过缺口2处插进去,通过吸水层3可以更好的对汗水吸收,通过透气层6可以更好的进行换气,通过无菌的人工皮敷料层4上的胶层5可以更好的将其固定在新生儿的身体上,此固定装置为一次性产品,使用后包装好放置在垃圾桶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