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病人肢体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873发布日期:2020-05-22 21: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监护病人肢体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重症监护病人肢体固定架。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综合性的重症监护病房一般设在医院内较中心的位置,并与麻醉科及各手术科室相近,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则设在各专科病区内。在重症监护病房内,肢体固定对于意识不清或者烦躁不安的患者尤为重要。

现有的肢体固定架包括底座和肢体支撑架,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座;固定基座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捆绑固定肢体的弹性绑带。

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患者的肢体置于固定基座顶面,然后将弹性绑带绕过患者肢体表面,通过弹性绑带将患者肢体与固定基座之间进行固定;在将患者肢体进行固定过程中,弹性绑带具有伸缩性能,弹性绑带将患者肢体进行捆绑后容易发生捆绑松弛,从而使得对患者肢体的固定不稳固;同时,固定基座与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患者肢体过程中不能调整固定基座与患者肢体接触面的角度,使得将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后患者的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症监护病人肢体固定架,具有能够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定固定的同时,还能够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患者肢体与固定架接触面的角度,从而增加患者肢体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重症监护病人肢体固定架,包括u形固定座、与u形固定座顶端固定连接的伸缩电缸和与伸缩电缸顶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连接有角度调节固定装置;所述角度调节固定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面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所述固定板顶面固定连接有靠近第一弧形固定块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所述第二弧形固定块外壁设有插扣;所述固定板表面设有靠近第一弧形固定块的插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重症监护过程中使用肢体固定架固定患者肢体时,将u形固定座固定在病床边缘,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调节电缸伸缩,从而调节固定板的高度;然后将患者的肢体放置于第一弧形固定块的凹面;通过转动轴,便于第二弧形固定块能够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将第二弧形固定块转动至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吻合处,使得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形成一个固定圈将患者肢体进行夹持;通过插扣和插扣槽,便于第一弧形固定块与第二弧形固定块之间的固定,从而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地固定;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固定后,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情况,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与角度调节装置连接的固定板的角度,从而能够调节患者肢体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接触面的角度,从而便于增加患者肢体固定后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调节固定装置包括与支撑柱顶端连接的连接杆、与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的横向套筒和与横向套筒转动连接的转动横杆;所述转动横杆的端部位于横向套筒的内腔外;所述横向套筒内部中端设有与横向套筒内壁固定连接的转动轴承;所述转动横杆穿插转动轴承内环与转动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套筒外壁穿设有端部可抵触转动横杆外壁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套筒,便于转动轴承和转动横杆的安装;通过转动轴承,使得转动横杆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转动横杆端部连接的支撑板能够在垂直方向进行相应范围内的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对与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进行角度调节;通过紧固螺栓,便于在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角度调节后将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柱内壁固定连接有滚子轴承;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柱插接,所述连接杆底端与滚子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外壁穿设有端部可抵触连接杆外壁的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子轴承,使得与滚子轴承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能够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固定板在水平面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调整固定板的方向,从而便于固定患者肢体的操作;当连接杆在支撑柱内进行旋转后,通过调节螺栓,能够将连接杆的旋转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固定板的旋转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的凹面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的凹面之间设有多个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后,通过海绵垫,能够避免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在固定患者肢体过程中给患者肢体表面皮肤组织造成的伤害;同时,通过海绵垫,便于增加患者皮肤表面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凹面接触的舒适感;通过气囊,能够缓冲和减小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对患者肢体造成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垫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条纹,能够防止患者肢体表面与海绵垫表面接触时滑动,从而能够增强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夹持固定患者肢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顶端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柱,便于调节第一弧形固定块的高度,从而便于患者肢体与第二弧形固定块接触更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u形固定座,便于将固定架固定在病床边缘;通过伸缩电缸,便于调节固定板的高度;然后将患者的肢体放置于第一弧形固定块的凹面;通过转动轴,便于第二弧形固定块能够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将第二弧形固定块转动至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吻合处,使得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形成一个固定圈将患者肢体进行夹持;通过插扣和插扣槽,便于第一弧形固定块与第二弧形固定块之间的固定,从而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地固定;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固定后,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情况,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与角度调节装置连接的固定板的角度,从而能够调节患者肢体与第一弧形固定块和第二弧形固定块接触面的角度,从而便于增加患者肢体固定后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形固定座;2、伸缩电缸;3、支撑柱;4、角度调节固定装置;5、固定板;6、第一弧形固定块;7、转动轴;8、第二弧形固定块;9、插扣;10、插扣槽;11、连接杆;12、横向套筒;13、转动横杆;14、转动轴承;15、支撑板;16、紧固螺栓;17、滚子轴承;18、调节螺栓;19、海绵垫;20、气囊;21、防滑条纹;22、升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重症监护病人肢体固定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u形固定座1、与u形固定座1顶端固定焊接的伸缩电缸2和与伸缩电缸2顶端固定焊接的支撑柱3,支撑柱3顶端连接有角度调节固定装置4。角度调节固定装置4顶端焊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顶面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块6。固定板5顶面固定焊接有靠近第一弧形固定块6的转动轴7。转动轴7转动连接有第二弧形固定块8。第二弧形固定块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扣9。固定板5表面固定连接有靠近第一弧形固定块6的插扣槽10。

在本实施例中,在重症监护过程中使用肢体固定架固定患者肢体时,将u形固定座1固定在病床边缘,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调节电缸伸缩,从而调节固定板5的高度。然后将患者的肢体放置于第一弧形固定块6的凹面。通过转动轴7,便于第二弧形固定块8能够绕转动轴7进行转动。将第二弧形固定块8转动至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吻合处,使得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形成一个固定圈将患者肢体进行夹持。通过插扣9和插扣槽10,便于第一弧形固定块6与第二弧形固定块8之间的固定,从而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地固定。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固定后,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情况,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与角度调节装置连接的固定板5的角度,从而能够调节患者肢体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接触面的角度,从而便于增加患者肢体固定后的舒适度。

角度调节固定装置4包括与支撑柱3顶端连接的连接杆11、与连接杆11顶端固定连接的横向套筒12和与横向套筒12转动连接的转动横杆13。转动横杆13的端部位于横向套筒12的内腔外。横向套筒12内部中端焊接有与横向套筒12内壁固定连接的转动轴7承。转动横杆13穿插转动轴承14内环与转动轴承14内壁固定连接。转动横杆13的端部固定焊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顶端与固定板5底端固定连接。横向套筒12外壁穿设有端部可抵触转动横杆13外壁的紧固螺栓1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横向套筒12,便于转动轴承14和转动横杆13的安装。通过转动轴承14,使得转动横杆13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转动横杆13端部连接的支撑板15能够在垂直方向进行相应范围内的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对与支撑板15顶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进行角度调节。通过紧固螺栓16,便于在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角度调节后将固定板5的位置进行固定。

支撑柱3为中空结构,支撑柱3内壁固定连接有滚子轴承17。连接杆11与支撑柱3插接,连接杆11底端与滚子轴承17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柱3外壁穿设有端部可抵触连接杆11外壁的调节螺栓1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滚子轴承17,使得与滚子轴承17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1能够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固定板5在水平面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调整固定板5的方向,从而便于固定患者肢体的操作。当连接杆11在支撑柱3内进行旋转后,通过调节螺栓18,能够将连接杆11的旋转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固定板5的旋转位置进行固定。

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的凹面粘接有海绵垫19。海绵垫19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的凹面之间填充有多个气囊20。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后,通过海绵垫19,能够避免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在固定患者肢体过程中给患者肢体表面皮肤组织造成的伤害。同时,通过海绵垫19,便于增加患者皮肤表面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凹面接触的舒适感。通过气囊20,能够缓冲和减小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对患者肢体造成的压力。

海绵垫19表面加工有防滑条纹2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滑条纹21,能够防止患者肢体表面与海绵垫19表面接触时滑动,从而能够增强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夹持固定患者肢体的稳定性。

固定板5顶面固定焊接有升降柱22。升降柱22顶端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底端固定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柱22,便于调节第一弧形固定块6的高度,从而便于患者肢体与第二弧形固定块8接触更稳固。

工作原理:在重症监护过程中使用肢体固定架固定患者肢体时,将u形固定座1固定在病床边缘,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调节伸缩电缸2进行伸缩,从而能够调节固定板5的高度。然后将患者的肢体放置于第一弧形固定块6的凹面。通过转动轴7,便于第二弧形固定块8能够绕转动轴7进行转动。将第二弧形固定块8转动至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吻合处,使得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形成一个固定圈将患者肢体进行夹持。通过插扣9和插扣槽10,便于第一弧形固定块6与第二弧形固定块8之间的固定,从而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地固定。将患者肢体进行稳固固定后,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情况,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与角度调节装置连接的固定板5的角度,从而能够调节患者肢体与第一弧形固定块6和第二弧形固定块8接触面的角度,从而便于增加患者肢体固定后的舒适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