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5590发布日期:2020-05-06 23:2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护理领域,当遇到躁动病人或病人出现躁动不安的情况,医院一般采用由普通布料制成的捆绑式的约束带来约束病患的四肢或身体,防止病患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病患自身和对他人的伤害;

传统的约束带一般为长条布带,针对儿科患者,容易造成病患局部皮肤勒伤、拉伤,甚至引起局部血运的障碍,严重的可能导致病患肢体局部缺血坏死,且现有的约束带存在操作不方便,且现有的约束带,大多是将一端捆绑在患者躯干上,另一端固定在床体上,但固定在床体上的位置很难进行调节,但针对不同身高的儿童约束时,约束在床体上的位置不便调节,对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且布条式约束带,在对腰部或身体捆绑时,操作不便,因无法调节固定在床体上的位置,使得约束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不便于调节床体上的固定位置和容易对患者造成局部伤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侧的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卡接有滑块,两侧的所述滑槽内部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卡槽,两侧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所述固定片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约束带,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无菌无纺棉布,所述连接片的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的上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

进一步而言,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滑块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约束带与所述第二约束带均采用弹性材料。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连接片采用麻布材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约束带与所述第一约束带在所述连接片的两侧交替安装,且第一约束带为三条,所述第二约束带为二条,所述第二约束带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约束带间隔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而言,所述子魔术贴与所述母魔术贴型号一致,且相互粘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床体上的固定位置,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和约束不同位置使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效果明显,可单边使用约束手脚,也可两边结合使用约束躯干。

3、本实用新型采用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进行固定,避免捆绑式固定,避免儿童约束区域勒伤,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床体俯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约束带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片侧剖图。

图中标号:1、床体;2、滑槽;3、滑块;4、卡槽;5、固定片;6、子魔术贴;7、第一约束带;8、连接片;9、海绵垫;10、无菌无纺棉布;11、第二约束带;12、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两侧的滑槽2内均滑动卡接有滑块3,两侧的滑槽2内部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卡槽4,卡槽4的宽度与滑块3的宽度相一致,使得滑块3可卡接在卡槽4内,防止滑块3移动,两侧的滑块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5,固定片5与连接片8采用麻布材质,增加耐磨性,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增加,固定片5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6,方便与母魔力贴12进行粘贴,方便固定,固定片5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约束带7,第一约束带7与第二约束带11均采用弹性材料,防止因患者用力过度造成勒伤,第一约束带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片8,连接片8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海绵垫9,海绵垫9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无菌无纺棉布10,防止局部勒伤,增加患者舒适度,连接片8的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约束带11,第二约束带11与第一约束带7在连接片8的两侧交替安装,且第一约束带7为三条,第二约束带11为二条,第二约束带11的宽度与第一约束带7间隔的宽度相一致,使第二约束带11可绕过第一约束带7的缝隙,进行捆绑,第二约束带11的上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12,子魔术贴6与母魔术贴12型号一致,且可相互粘贴。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果需要约束手脚时,通过两侧按压滑块3,使两侧滑块3从滑槽2内部一侧的卡槽4内脱离,使得滑块3可在滑槽2内滑动,实现滑块3可在床体1两侧移动,从而调节床体1上的固定位置,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外拉滑块3,使滑块3卡接在卡槽4内,防止滑块3再次移动,将儿童的手臂或脚腕放置在连接片8的上表面,将第二约束带11绕过手臂或脚腕,且通过第一约束带7的间隙,使第二约束带11上表面上的母魔术贴12粘贴在固定片5上表面上的子魔术贴6上,且在连接片8的上表面上设有海绵垫9和无菌无纺棉布10,使得缠绕在儿童手臂或脚腕的区域避免摩擦,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避免约束区域勒伤,且固定片5和连接片8均采用麻布材料,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性,增加使用寿命;

当需要固定躯干时,将两侧的滑块3滑动到儿童躯干位置,通过拉动滑块3,使滑块3卡接在对应的卡槽4内,将一侧的第二约束带11,穿过另一侧的第一约束带7的间隙,并将第二约束带11上的母魔术贴12粘贴在另一侧的固定片5上表面上的子魔术贴6上,将另一侧的而第二约束带11穿过第一约束带7的间隙,且将另一侧的第二约束带11上的母魔术贴12粘贴在固定片5上表面的子魔术贴6上,实现对躯干的固定,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性,且针对儿科患者来说,患者力气较小,放弃传统捆绑式约束,采用子魔术贴6与母魔术贴12配合约束,且第一约束带7与第二约束带11均采用弹性材料,使得患者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也进一步避免了患者局部勒伤的情况发生。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两侧的所述滑槽(2)内均滑动卡接有滑块(3),两侧的所述滑槽(2)内部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卡槽(4);

两侧的所述滑块(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5),所述固定片(5)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6),所述固定片(5)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约束带(7),所述第一约束带(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片(8),所述连接片(8)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海绵垫(9),所述海绵垫(9)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无菌无纺棉布(10),所述连接片(8)的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约束带(11),所述第二约束带(11)的上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的宽度与所述滑块(3)的宽度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带(7)与所述第二约束带(11)均采用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5)与所述连接片(8)采用麻布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约束带(11)与所述第一约束带(7)在所述连接片(8)的两侧交替安装,且第一约束带(7)为三条,所述第二约束带(11)为二条,所述第二约束带(1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约束带(7)间隔的宽度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魔术贴(6)与所述母魔术贴(12)型号一致,且相互粘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床体,且设有滑块,通过按压滑块,使滑块脱离卡槽,实现滑块可在床体两侧移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使滑块卡接在卡槽内,防止滑块再次移动,通过将第二约束带上的母魔术贴粘贴在固定片上表面上的子魔术贴上,实现对约束区域的固定,设有海绵垫和无菌无纺棉布,使得缠绕在儿童手臂或脚腕的区域避免摩擦,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避免约束区域勒伤,且固定片和连接片均采用麻布材料,增加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当需要固定躯干时,将一侧的第二约束带,穿过另一侧的第一约束带的间隙,并将第二约束带上的母魔术贴粘贴在另一侧的固定片上表面上的子魔术贴上,实现对躯干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思超;屈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22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