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量饮水训练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9734发布日期:2020-01-03 10:07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口量饮水训练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口量饮水训练杯的技术。



背景技术:

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发生吞咽障碍的概率高达40%-80%。吞咽障碍是对应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表现,但是因为没有肢体障碍那么直观而被忽视。对吞咽障碍及其他特殊患者(如颜面部、咽部手术、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缺少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可能导致疾病预后不良,比如误吸、呛咳导致病情反复和波动、肺部感染、窒息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延缓吞咽功能障碍进展的一口量饮水训练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一口量饮水训练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设有能上下滑动的操作杆,杯体的内腔由一隔板分隔成上下各一个子腔,其中的下子腔为储水腔,上子腔为量水腔;

所述量水腔的上端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端固定有喂勺,喂勺的勺腔通过出水管接通量水腔;

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开设有底孔,隔板上开设有放水孔,所述操作杆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储水腔的底孔、隔板的放水孔后伸入量水腔,并且操作杆与储水腔底孔的结合部通过密封圈防水密封,操作杆的上端固定有封板,操作杆的下端固定有按手,并且在操作杆上套置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上端紧抵住杯体下端,回位弹簧的下端紧抵住按手;

所述封板封盖住隔板上的放水孔,并且封板能随操作杆向上移动至封盖住出水管下端管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口量饮水训练杯,可以通过按压操作杆,定量的控制每一口的饮水量,从而协助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定量饮水控制训练,可有效延缓吞咽功能障碍的进展,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吞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口量饮水训练杯中,封板封盖住放水孔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口量饮水训练杯中,封板移离放水孔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口量饮水训练杯中,封板封盖住出水管下端管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一口量饮水训练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设有能上下滑动的操作杆4,杯体1的内腔由一隔板3分隔成上下各一个子腔,其中的下子腔为储水腔11,上子腔为量水腔12;

所述量水腔12的上端固定有出水管6,出水管上端固定有喂勺2,喂勺2的勺腔通过出水管6接通量水腔12;

所述储水腔11的底部开设有底孔,隔板3上开设有放水孔31,所述操作杆4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储水腔11的底孔、隔板的放水孔31后伸入量水腔12,并且操作杆4与储水腔底孔的结合部通过密封圈防水密封,操作杆4的上端固定有封板5,操作杆4的下端固定有按手8,并且在操作杆4上套置有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的上端紧抵住杯体1下端,回位弹簧7的下端紧抵住按手8;

所述封板5封盖住隔板上的放水孔31,并且封板5能随操作杆4向上移动至封盖住出水管6下端管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协助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定量饮水控制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训练时的单次饮水量可控制在5ml、10ml、15ml等,其使用方式如下:

初始状态下(如图1所示的状态),封板5封盖住隔板上的放水孔31,出水管6的下端管口处于开放状态;

向杯体内灌装饮用水时,先按压按手8,使操作杆4向上滑动,通过操作杆将封板5顶离放水孔31(如图2所示的状态)后,可通过向杯体内灌入饮用水,灌入的饮用水以不溢出储水腔11为准,灌水完毕后松开按手8,操作杆4即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下滑回复至初始位置,封板5也回复至封盖住放水孔31的位置(如图1所示的状态);

定量饮水控制训练时,先按压按手8,使操作杆4向上滑动,通过操作杆将封板5向上顶推至封盖住出水管6下端管口的位置(如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出水管6下端管口被封板5封闭,而放水孔31处于开放状态,然后将杯体倒置(上下颠倒),此时储水腔11内的水即可通过放水孔31流入量水腔12,待量水腔12装满水后,将杯体恢复至正常放置状态(如图3所示的状态),并迅速的松开按手8,操作杆4即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下滑回复至初始位置,封板5也回复至封盖住放水孔31的位置(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量水腔12内留存的水量正好是训练所需的单次饮水量(比如5ml),此时即可倾转杯体,使量水腔12内留存5ml左右的水通过出水管6、喂勺2,对被训练的患者进行定量喂食,协助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定量饮水控制训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杯体整体透明,便于观测杯体内的储水状况,根据患者的情况,训练时的单次饮水量可控制在5ml、10ml、15ml等,考虑到杯体从倒置恢复至正常放置状态的过程中,会有少量水流回储水腔,量水腔的容积应当要略大于控制量,比如控制量为5ml,量水腔的容积可设计为5.5ml。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