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气味疗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1541发布日期:2020-04-03 14:11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气味疗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中医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中药气味疗法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呼吸吸入含药气体而治病的方法称之为气味疗法。中药气味理论源远流长,《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气味理论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唐代大量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气味理论的进步,到北宋时气味理论得到新发展,南宋金元诸家结合临床补充和延伸了气味理论,提出“气臭学说”,建立起新的气味理论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气味理论的内容。

现有的气味疗法主要为中药熏、蒸疗法,熏、蒸疗法主要依据不同的气味作用于不同的脏腑,而发挥其不同的治疗作用。由于气味清轻窜透的特性,它发挥的生理作用更加强大和迅速,因此在治疗上,气雾剂发挥的作用比口服要快,因为气味分子非常微小,能够迅速进入人体,所以它的作用更强。中医的五气实际上指的五种气味,不是我们讲的寒热温凉那四种气,而是指臊、焦、香、腥、腐,这五种气味,在内经中称之为五气。其中,臊味入肝,焦味入心,香味入脾,腥味入肺,腐味入肾。

在进行气味疗法时,鼻腔对空气温度敏感,吸入的气体过冷或者过热均会刺激鼻腔,造成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药气味疗法装置,可控制进入鼻腔气体温度,在气味疗法中提供温度适宜的气体,提高患者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药气味疗法装置,包括用于使药材产生药味的气味发生盒、用于向所述气味发生盒供气的气泵、通气管、管道式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导气管以及呼吸面罩,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味发生盒通过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管道式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味发生盒内,所述气味发生盒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呼吸面罩连通,所述管道式加热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药材放置于气味发生盒内,产生药味,气泵供气,气体在通气管中经管道式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气味发生盒内,与药味混合后经导气管进入呼吸面罩,向患者进行药材气味治疗,温度传感器检测气味发生盒内的温度,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管道式加热器,防止向呼吸面罩供气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避免对患者鼻腔的刺激。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面罩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单向瓣膜,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单向瓣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患者从进气口吸入含中药气味的气体,患者呼出的废气从出气口排出,防止呼出的废气进入导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味发生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加热装置,所述盒体顶端开口,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顶端的开口适配,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置于所述盒体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打开盒盖,从开口处放入药材,药材经加热装置加热产生药味,治疗完成后,从开口处取出药材。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和用于将所述导热板加热的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所述导热板连接,所述导热板为多孔板,所述导热板水平设置,所述导热板将所述盒体隔断,所述通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味发生盒在所述导热板下方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气味发生盒在所述导热板上方的内腔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药材放置在导热板上加热,通气管中的气体从导热板下方进入,气体上升,从导热板的孔中穿过,带走导热板上药材产生的药味,气体通过导热板上方的导气管进气口经导气管输入呼吸面罩,利于气体带走药材产生的气味。

进一步的,所述气味发生盒开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设置在所述气味发生盒底部,所述排渣口处设置有排渣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药材产生的药渣可从排渣口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导气管的进气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进入导气管的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底部为滤板,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活性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滤板用于过滤掉体积较大的杂物,活性炭吸附空气中微小的杂质,过滤效果好。

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导气管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观察导气管气体的流量,以便控制气泵,调整供气量。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和所述管道式加热器均与所述气味发生盒连接,所述气味发生盒上设置有用于转运的提手或者背带,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味发生盒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中:1-气泵、2-气味发生盒、21-盒体、22-盒盖、23-导热板、24-过滤器、241-滤板、242-活性炭、25-加热片、3-药材、4-管道式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6-导气管、61-流量计、7-呼吸面罩、71-进气单向瓣膜、72-出气单向瓣膜、8-通气管、91-提手、92-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药气味疗法装置,包括用于使药材3产生药味的气味发生盒2、用于向气味发生盒2供气的气泵1、通气管8、管道式加热器4、温度传感器5、控制器、导气管6、过滤器24以及呼吸面罩7,气味发生盒2包括盒体21、盒盖22和加热装置,盒体21顶端开口,盒盖22与所述盒体21顶端的开口适配,盒盖22与盒体21可拆卸密封连接,加热装置置于所述盒体21内,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23和用于将导热板23加热的加热片25,所述加热片25与导热板23连接,加热片25贴在导热板23下表面,导热板23为多孔板,导热板23水平设置,导热板23将盒体21隔断,气泵1与气味发生盒2通过通气管8连通,通气管8的进气口与气泵1连接,通气管8的出气口与气味发生盒2在导热板23下方的内腔连通,管道式加热器4设置于通气管8上,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气味发生盒2内,气味发生盒2通过导气管6与呼吸面罩7连通,呼吸面罩7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导气管6的进气口与气味发生盒2在导热板23上方的内腔连通,优选导气管6的进气口与盒盖22连接,导气管6的出气口与呼吸面罩7的进气口连通,呼吸面罩7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单向瓣膜71,呼吸面罩7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单向瓣膜72,气味发生盒2开有排渣口,排渣口设置在盒体21底部,排渣口在导热板23下方,排渣口处设置有排渣阀,过滤器24设置于导气管6的进气口处,过滤器24底部为滤板241,过滤器24内设置有活性炭242,导气管6上设置有流量计61,气泵1、流量计61、管道式加热器4、加热片25和温度传感器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选用单片机或者plc等现有控制设备。

进行气味疗法时,呼吸面罩7戴于患者头部,将药材3放置在导热板23上,加热片25对导热板23加热,加热药材3,使药材3产生气味,气泵1向气味发生盒2供气,气体将药材3产生的气味带走,通过导气管6和呼吸面罩7进入患者鼻腔。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药气味疗法装置,气泵1和管道式加热器4均连接在盒体21上,气味发生盒2上设置有用于转运的提手91,提手91与盒盖22顶部连接,导气管6与气味发生盒2可拆卸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药气味疗法装置,气泵1和管道式加热器4均连接在盒体21上,气味发生盒2上设置有用于转运的背带92,背带92的两端分别与盒体21相对的两侧连接,导气管6与气味发生盒2可拆卸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