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1055发布日期:2020-05-20 02:0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针。



背景技术: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通过手术线对组织中的血管进行阻断时,手术针穿过组织达到血管附近;由于现有的手术针为直线型,针头到达血管附近后,只能向前继续移动,由于前方的血管分布情况未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而前述医用手术针在针体中间位置设置弯折部,其针孔的指向与针体平行,无法用于前述组织内血管的阻断操作。

为此,迫切一种新的器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在对组织中的血管进行阻断时,现有的针头到达血管附近后,只能继续前进,由于前方的血管分布情况未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针,以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对现有的医用针结构进行了全新的改进,首次提出柔性弯曲针体结构,通过采用柔性可弯曲的弯曲部结构设计,实现了柔性针体运动轨迹的调整,进而能在尽可能少对组织进行破坏的前提下,实现对相应器官或组织的有效阻断或结扎,并有效降低针体穿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手术的难度。本申请对于相应器官或组织的有效阻断或结扎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相关手术的进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极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针,包括直线型针管、柔性针体,所述直线型针管的末端设置有可弯曲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弯折部内的空腔与直线型针管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用于柔性针体运动的穿刺腔体;

所述柔性针体设置在穿刺腔体内且柔性针体在弯折部发生弯曲时能根据弯折部的弯曲程度发生形变。

所述直线型针管沿垂直于其中心线的剖面呈圆形或c型;

或所述直线型针管沿垂直于其中心线的剖面呈凵字型且凵字型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挡边。

所述直线型针管为刚性针管。

弯折部的伸出端完全伸出时,所述弯折部的伸出端端口所在直线与弯折部中心线所在直线所成的夹角为0°~90°。

所述弯折部采用柔性针管,所述弯折部的伸出端呈弧形;弯折部整体位于直线型针管内时,所述弯折部的形状受直线型针管约束;弯折部相对直线型针管伸出时,所述弯折部的伸出端呈弧形且柔性针体能在弯折部内呈弧形运动。

所述弯折部包括弯曲组件、用于带动弯曲组件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弯曲组件包括与直线型针管活动连接的首端部空心管体、与首端部相连的末端部空心管体;

所述首端部空心管体上平行设置有一组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沿首端部空心管体所在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末端部空心管体上设置有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一组连接凹槽,沿末端部空心管体的伸出端方向,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高于另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并使得末端部空心管体中心线所在直线相对首端部空心管体中心线所在直线发生弯折;

或所述末端部空心管体上平行设置有一组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沿末端部空心管体所在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首端部空心管体上设置有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一组连接凹槽,沿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伸出端方向,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高于另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并使得末端部空心管体中心线所在直线相对首端部空心管体中心线所在直线发生弯折。

所述弯曲组件还包括中段部空心管体,所述中段部空心管体设置在首端部空心管体与末端部空心管体之间;

所述中段部空心管体靠近末端部空心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沿中段部空心管体所在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中段部空心管体靠近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连接凹槽,沿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伸出端方向,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高于另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

或所述中段部空心管体靠近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沿中段部空心管体所在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中段部空心管体靠近末端部空心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连接凹槽,沿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伸出端方向,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高于另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

所述驱动件为与弯曲组件末端相连的线性支撑件。

所述线性支撑件为金属丝。

所述驱动件为气动驱动组件。

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首次采用可弯曲的弯折部设计,提供一种医用针。现有技术中,医用针通常采用直线型、弯曲型刚性结构;若采用直线型针管结构,其通常只能呈直线型前进;若采用弯曲型刚性针管结构,则其运动曲线呈弧线形,若用于组织内血管的结构,则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为此,申请人提供一种全新的医用针结构。本申请中,其包括直线型针管、柔性针体;本申请中,直线型针管的末端设置有可弯曲的弯折部,弯折部内设置有空腔,弯折部内的空腔与直线型针管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用于柔性针体运动的穿刺腔体;同时,柔性针体设置在穿刺腔体内,且柔性针体在弯折部发生弯曲时能根据弯折部的弯曲程度发生形变。基于该结构,其在使用时,直线型针管首先刺入组织的血管附近,然后直线型针管末端设置的弯折部穿出直线型针管的管体;弯折部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生弯曲,进而直线型针管、弯折部内的腔体形成直线段、与直线段相连的弯曲段的穿刺腔体;此时,柔性针体沿穿刺腔体运动,当穿过弯折部时,柔性针体根据弯折部的弯曲改变针头的移动轨迹,形成直线-弧形-直线运动轨迹,并从医用针刺入端附近或医生指定的位置穿出;同时,在最小的穿刺路径前提下,实现对相应器官或组织的有效阻断或结扎。采用该方式,柔性针体的运动轨迹可控,能有效降低针体穿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手术的难度,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极好的应用前景。

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尽可能少对组织进行破坏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对血管的有效阻断,减少血液的溢出,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中医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直线型针管的a-a向剖视图一。

图3为实施例1中直线型针管的a-a向剖视图二。

图4为实施例1中直线型针管的a-a向剖视图三。

图5为实施例2中弯折部中首端部空心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弯折部中中段部空心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弯折部中末端部空心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7、直线型针管,8、柔性针体,9、弯折部,10、挡边,11、连接凸起,12、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针包括直线型针管、柔性针体。直线型针管采用刚性针管。本实施例中,直线型针管的末端设置有可弯曲的弯折部,弯折部内设置有空腔。弯折部采用柔性针管,弯折部的伸出端呈弧形。本实施例中,弯折部的伸出端1/360~7/8圆弧,优选为1/2圆弧。

其中,弯折部内的空腔与直线型针管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用于柔性针体运动的穿刺腔体,柔性针体设置在穿刺腔体内。在通常情况下,弯折部全部置于直线型针管内部;在使用时,弯折部相对直线型针管伸出,且弯折部发生弯曲;当弯折部到达所需位置时,将柔性针体穿过穿刺腔体,柔性针体根据穿刺腔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并向靠近穿刺的一端或医生指定的方向运动;同时,柔性针体带动医用线从刺入端附近穿出,进而在最小的穿刺路径前提下,实现对相应器官或组织的有效阻断或结扎。

如图3所示,其给出一种直线型针管沿垂直于其中心线的剖面,其呈圆形。基于对于结构的功能性考虑,及简化加工工艺的设计,申请人给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直线型针管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其呈c字型;如图5所示,直线型针管沿垂直于其中心线的剖面呈凵字型,且凵字型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挡边。弯折部整体位于直线型针管内时,弯折部的形状受直线型针管约束。弯折部相对直线型针管伸出时,弯折部的伸出端呈弧形且柔性针体能在弯折部内呈弧形运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医用针包括直线型针管、柔性针体。直线型针管采用刚性针管。本实施例中,直线型针管的末端设置有可弯曲的弯折部,弯折部内设置有空腔。弯折部内的空腔与直线型针管的内腔连通,并构成用于柔性针体运动的穿刺腔体。

作为一种最简结构,本实施例的弯折部包括弯曲组件、用于带动弯曲组件运动的驱动件,弯曲组件包括与直线型针管活动连接的首端部空心管体、与首端部相连的末端部空心管体。作为一种变形,弯曲组件包括与直线型针管活动连接的首端部空心管体、与首端部相连的末端部空心管体、中段部空心管体,中段部空心管体设置在首端部空心管体与末端部空心管体之间。本实施例中,中段部空心管体为若干组,中段部空心管体依次相连构成中心组件,中心组件设置在首端部空心管体与末端部空心管体之间。

其中,首端部空心管体上平行设置有一组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沿首端部空心管体所在中心线平行设置,中段部空心管体靠近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连接凹槽,沿首端部空心管体的伸出端方向,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高于另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中段部空心管体靠近末端部空心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沿中段部空心管体所在中心线平行设置;末端部空心管体上设置有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一组连接凹槽,沿末端部空心管体的伸出端方向,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高于另一侧连接凹槽的末端并使得末端部空心管体中心线所在直线相对首端部空心管体中心线所在直线发生弯折。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可以为与弯曲组件末端相连的金属丝,通过金属丝带动弯折部进行弯折;驱动件也可以为气动驱动组件,通过启动驱动组件带动弯折部进行弯折。

本实施例中,直线型针管沿垂直于其中心线的剖面,其呈圆形。同时,也可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直线型针管的剖视图:一种呈c字型;另一种直线型针管沿垂直于其中心线的剖面呈凵字型,且凵字型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挡边。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