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调节阀及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018发布日期:2020-01-21 22:4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滚轮调节阀及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调节阀及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会通过滚轮调节阀来调节输液管的输液速度,滚轮调节阀连接在输液管上。输液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器插入药液瓶(或药液袋),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针头。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不输液时针头污染以及药液滴漏,或者输液管太长,在滚轮调节阀上设置一能够卡住输液管的固定片,将输液管的针头所在一端向上弯并固定起来。该固定片垂直于滚轮调节阀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片上开设能够卡住输液管的卡口。该卡口与输液管的接触面积较小,对输液管固定不牢靠,而且卡口处输液管易出现死折,从而影响输液时的药液流动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调节阀及输液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调节阀,用于调节输液管的输液速度,滚轮调节阀包括阀主体、可活动地连接在阀主体上的调节滚轮。阀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阀主体上的两个第一侧壁,两个第一侧壁之间形成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夹持固定的卡槽,第一侧壁在阀主体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5mm,阀主体的位于两个第一侧壁之间的部分被定义为卡槽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在阀主体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缺口。

进一步地,缺口呈v字形。

进一步地,阀主体具有供输液管设置其中的通道,卡槽通过缺口与通道相通。

进一步地,阀主体上具有供调节滚轮运动的滑槽。

更进一步地,定位部和滑槽分别位于阀主体的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与阀主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自阀主体向外延伸,并且第一侧壁的外侧边缘朝向卡槽弯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管、连接在输液管上的上述滚轮调节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滚轮调节阀及输液装置,采用具有一定长度的卡槽来固定输液管,增大了与输液管的接触面积,使输液管固定更加牢靠,避免输液管出现死折现象;卡槽的第一侧壁直接设置在阀主体上,第二侧壁为阀主体的一部分,使输液管被固定后更为贴近阀主体,节省空间,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滚轮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滚轮调节阀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阀主体;11、通道;12、滑槽;

2、定位部;21、第一侧壁;211、外侧边缘;22、第二侧壁;23、卡槽;24、缺口;

3、调节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附图1至附图2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滚轮调节阀,用于调节输液管的输液速度.

滚轮调节阀包括阀主体1、可活动地连接在阀主体1上的调节滚轮3。

阀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部2,该定位部2包括对称地设置在阀主体1上的两个第一侧壁21,两个第一侧壁21之间形成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夹持固定的卡槽23,第一侧壁21在阀主体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5mm。在将输液管卡入卡槽23时,通过材料的自身弹性以及pvc输液管弹性而产生形变,从而使输液管能够卡入。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侧壁21与阀主体1一体成型。具体地,第一侧壁21自阀主体1向外延伸。更为优选地,第一侧壁21的外侧边缘211朝向卡槽23弯折,从而能够更好地固定输液管。

阀主体1的位于两个第一侧壁21之间的部分被定义为卡槽23的第二侧壁22,第二侧壁22上开设有在阀主体1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缺口24。通过缺口24的设置,使得将输液管卡入卡槽23的过程中,两个第一次侧壁21之间能够扩张更大的距离,更利于输液管的卡入。优选地,缺口24呈v字形。

阀主体1具有供输液管设置其中的通道11,卡槽23通过缺口24与通道11相通。

阀主体1上具有供调节滚轮3运动的滑槽12。定位部2和滑槽12分别位于阀主体1的相对的两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管、连接在输液管上的上述滚轮调节阀。

本滚轮调节阀及输液装置,采用具有一定长度的卡槽来固定输液管,增大了与输液管的接触面积,使输液管固定更加牢靠,避免输液管出现死折现象;卡槽的第一侧壁直接设置在阀主体上,第二侧壁为阀主体的一部分,使输液管被固定后更为贴近阀主体,节省空间,便于操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