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414发布日期:2020-05-01 17:17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涉及一种开启病房把手时,对把手进行消毒液擦拭消毒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包裹在把手外侧的无纺垫对消毒液进行吸附存储,并通过人力拉动拉环,对把手和拉环同时进行消毒的把手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病房,每天医护人员、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等进入病房时,需要通过门把手进行开启,且目前为了病患开启方便,病房的把手都为l型把手(执手把手),但不同人群的进出,大量的细菌附着在把手上,尤其是在医院病房的把手,携带大量的病毒,因此需要进行消毒,避免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现有的都是定期通过医院的保洁人员对门把手进行消毒擦拭,但其消毒效果较差,不能在每次开门前进行消毒,现有的一些把手消毒装置,通过人为进行来动擦拭,能够对把手进行消毒,但在拉动接触位置,没有消毒的操作,因此还是会存在交叉感染、细菌残留的问题,且现有的通过挤压的形式进行消毒液的供给,擦拭后把手表面残留消毒液,同时供给的消毒液范围较小,不能够包裹整个把手截面,消毒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提供了一种利用包裹在把手外侧的无纺垫对消毒液进行吸附存储,并通过人力拉动拉环,对把手和拉环同时进行消毒的把手消毒装置。包裹在门把手外侧,消毒范围更广,消毒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由储液囊、导向套、拉环、导向槽、无纺垫、外壳体、限位槽、卡环和橡胶刮条组成,储液囊可拆卸的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上开有连通孔,且和储液囊相对应连通,所述连通孔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外壳体内壁上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环形槽,且和连通孔相连通,无纺垫置于限位槽内,所述外壳体为圆柱型结构,且横向放置,所述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分别开有贯穿孔,两个卡环分别置于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所述卡环和外壳体间置有橡胶刮条,所述橡胶刮条为环形结构,所述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对称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和贯穿孔相连通,两个导向套对称置于储液囊上,两个卡环上对称开有导向孔,拉环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套、两个导向槽和两个导向孔,所述拉环和无纺垫相接触。

使用时,首先在储液囊内灌入一定量的消毒液,然后将储液囊安装在主壳体上,储液囊内的消毒液通过连通孔逐渐渗入到无纺垫内,然后将外壳体套在门把手上,使门把手从贯穿孔内穿过,无纺垫包裹门把手一圈,当需要开门时,沿着门把手拉动拉环,拉环带动外壳体沿着门把手移动,进而外壳体带动无纺垫沿着门把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无纺垫内的消毒液对门把手进行消毒,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个橡胶刮条对把手上残留的消毒液进行刮取清理,在拉动拉环过程中,拉环和外壳体摩擦,摩擦力带动拉环沿着导向套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拉环和无纺垫接触,无纺垫对拉环进行消毒,进而对拉环和手的接触位置进行消毒,进而对把手和拉环进行同时消毒,消毒完成后,即可握住把手进行开门,进而在每次开门前对把手进行消毒,达到利用包裹在把手外侧的无纺垫对消毒液进行吸附存储,并通过人力拉动拉环,对把手和拉环同时进行消毒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能够在每次开门前对门把手进行消毒,有效避免把手上的细菌交叉感染。

二、能够对所有被接触的位置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装置上残留细菌。

三、包裹在门把手外侧,消毒范围更广,消毒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储液囊(1),导向套(2),拉环(3),导向槽(4),无纺垫(5),外壳体(6),限位槽(7),卡环(8),橡胶刮条(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储液囊(1)、导向套(2)、拉环(3)、导向槽(4)、无纺垫(5)、外壳体(6)、限位槽(7)、卡环(8)和橡胶刮条(9)组成,储液囊(1)可拆卸的置于外壳体(6)上,所述外壳体(6)上开有连通孔,且和储液囊(1)相对应连通,所述连通孔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外壳体(6)内壁上开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为环形槽,且和连通孔相连通,无纺垫(5)置于限位槽(7)内,所述外壳体(6)为圆柱型结构,且横向放置,所述外壳体(6)的两个圆形面上分别开有贯穿孔,两个卡环(8)分别置于外壳体(6)的两个圆形面上,所述卡环(8)和外壳体(6)间置有橡胶刮条(9),所述橡胶刮条(9)为环形结构,所述外壳体(6)的两个圆形面对称开有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和贯穿孔相连通,两个导向套(2)对称置于储液囊(1)上,两个卡环(8)上对称开有导向孔,拉环(3)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套(2)、两个导向槽(4)和两个导向孔,所述拉环(3)和无纺垫(5)相接触。

使用时,首先在储液囊(1)内灌入一定量的消毒液,然后将储液囊(1)安装在主壳体上,储液囊(1)内的消毒液通过连通孔逐渐渗入到无纺垫(5)内,然后将外壳体(6)套在门把手上,使门把手从贯穿孔内穿过,无纺垫(5)包裹门把手一圈,当需要开门时,沿着门把手拉动拉环(3),拉环(3)带动外壳体(6)沿着门把手移动,进而外壳体(6)带动无纺垫(5)沿着门把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无纺垫(5)内的消毒液对门把手进行消毒,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个橡胶刮条(9)对把手上残留的消毒液进行刮取清理,在拉动拉环(3)过程中,拉环(3)和外壳体(6)摩擦,摩擦力带动拉环(3)沿着导向套(2)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拉环(3)和无纺垫(5)接触,无纺垫(5)对拉环(3)进行消毒,进而对拉环(3)和手的接触位置进行消毒,进而对把手和拉环(3)进行同时消毒,消毒完成后,即可握住把手进行开门,进而在每次开门前对把手进行消毒;

所述连通孔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的设计,便于储液囊(1)内的消毒液进入到连通孔内;

达到利用包裹在把手外侧的无纺垫(5)对消毒液进行吸附存储,并通过人力拉动拉环(3),对把手和拉环(3)同时进行消毒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其特征是:由储液囊、导向套、拉环、导向槽、无纺垫、外壳体、限位槽、卡环和橡胶刮条组成,储液囊可拆卸的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上开有连通孔,且和储液囊相对应连通,所述外壳体内壁上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环形槽,且和连通孔相连通,无纺垫置于限位槽内,所述外壳体为圆柱型结构,且横向放置,所述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分别开有贯穿孔,两个卡环分别置于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所述卡环和外壳体间置有橡胶刮条,所述橡胶刮条为环形结构,所述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对称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和贯穿孔相连通,两个导向套对称置于储液囊上,两个卡环上对称开有导向孔,拉环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套、两个导向槽和两个导向孔,所述拉环和无纺垫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病房门把手消毒装置公开了一种利用包裹在把手外侧的无纺垫对消毒液进行吸附存储,并通过人力拉动拉环,对把手和拉环同时进行消毒的把手消毒装置。包裹在门把手外侧,消毒范围更广,消毒效果更好。其特征在于储液囊可拆卸的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上开有连通孔,且和储液囊相对应连通,所述连通孔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外壳体内壁上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环形槽,且和连通孔相连通,无纺垫置于限位槽内,所述外壳体为圆柱型结构,且横向放置,所述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分别开有贯穿孔,两个卡环分别置于外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所述卡环和外壳体间置有橡胶刮条,所述橡胶刮条为环形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逆舟
技术研发日:2019.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