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3480发布日期:2020-05-20 02:1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神经内科护理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护理枕。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和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和基因诊断,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现有的头部神经内科护理枕,枕体上端中部设置一个凹槽,当病人头部躺倒枕体上时,后脑勺可以放入凹槽内,可对后脑穴位进行有效支撑,为了辅助增强治疗效果,需要在护理枕上端撒上神经治疗药剂,当病人睡在护理枕上时,药剂的气味可被病人吸入体内,对头部神经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将药剂直接撒在护理枕上,会由于病人头部来回晃动而使药剂洒到其他位置,失去药熏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神经内科护理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药剂易洒到其他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神经内科护理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上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枕体上装设有软质层,所述软质层上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内腔的一端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内穿插有放置盒且放置盒插入内腔,所述放置盒的一端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材质为铁,所述枕体上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装设有磁铁板。

优选的,所述软质层为片状结构,厚度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软质层的材质为硅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孔一一连通第二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一端装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前,向外侧拉动把手,将放置盒从插入孔拉出,将药剂倒入放置盒内,然后再将放置盒重新推入内腔内,通过磁铁板对连接板的吸附,限制放置盒向外脱出插入孔,将枕体放置在病床的一端,病人头部可放到枕体上端的凹槽处,因第一出气孔一一连通第二出气孔,内腔内的药剂气味可通过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排出枕体,进而可被病人吸入身体内,不会因病人来回翻动头部而使药剂洒至其他位置,解决了药剂易洒到其他位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侧纵向剖切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中:1枕体、2内腔、3第一出气孔、4软质层、5第二出气孔、6插入孔、7放置盒、8盖板、9连接板、10内槽、11磁铁板、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神经内科护理枕,包括枕体1,枕体1为条状结构,上端中侧设置有凹槽,用于病人后脑勺放入,而其采用聚四氟乙烯注塑制成,无毒,耐酸碱腐蚀,不易老化,无刺激,且强度高,枕体1内设有内腔2,内腔2上设有第一出气孔3,第一出气孔3为圆形孔状结构,均匀布设在内腔2的上端,枕体1上装设有软质层4,软质层4的下端采用树脂胶粘接的方式连接枕体1的上端,软质层4为片状结构,厚度为两厘米,软质层4的材质为硅胶,软质层4质地柔软,对皮肤无刺激,可使软性支撑病人后脑勺,可使病人头部更加舒适,软质层4上设有第二出气孔5,第二出气孔5为圆形孔状结构,其内部直径与第一出气孔3相同,均匀设置在软质层4的中侧,第一出气孔3一一连通第二出气孔5,内腔2内的药剂气味可通过第一出气孔3和第二出气孔5排出枕体1。

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内腔2的一端设有插入孔6,插入孔6设置在内腔2的前端中侧,为方形孔状结构,其下端与内腔2的下端在同一条横向水平面上,插入孔6内穿插有放置盒7且放置盒7插入内腔2,放置盒7为上端开口的条状盒体结构,且插入孔6与放置盒7为滑动插入配合,放置盒7的一端装设有盖板8,盖板8为竖向设置的方形板状结构,盖板8设置在放置盒7的前端,与盖板8为注塑一体件,材质皆为聚四氟乙烯,通过盖板8,可盖住插入孔6和放置盒7配合缝隙,盖板8上装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为方形板状结构,设置在盖板8的左右端中侧,数量为两个,连接板9的内端采用树脂胶粘接的方式连接盖板8的左右端,连接板9的材质为铁,枕体1上设有内槽10,内槽10为圆形凹槽结构,设置在枕体1的前端左右侧,内槽10内装设有磁铁板11,磁铁板11为圆形板状结构,磁铁板11的后端采用树脂胶粘接的方式连接内槽10的内部后端,通过磁铁板11对连接板9的吸附,限制放置盒7向外脱出插入孔6,盖板8的一端装设有把手12,把手12为开口向后的u型杆状结构,后端连接盖板8的前端中侧,与盖板8为注塑一体件,通过拉动把手12,方便前后拉动盖板8和放置盒7。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前,向外侧拉动把手12,将放置盒7从插入孔6拉出,将药剂倒入放置盒7内,然后再将放置盒7重新推入内腔2内,通过磁铁板11对连接板9的吸附,限制放置盒7向外脱出插入孔6,将枕体1放置在病床的一端,病人头部可放到枕体1上端的凹槽处,因第一出气孔3一一连通第二出气孔5,内腔2内的药剂气味可通过第一出气孔3和第二出气孔5排出枕体1,进而可被病人吸入身体内,不会因病人来回翻动头部而使药剂洒至其他位置,当药剂失效后,可从插入孔6拉出放置盒7,将放置盒7内失效的药剂倒入收集筒内,然后再将新的药剂倒入放置盒7内,将放置盒7重新从插入孔6塞入内腔2内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神经内科护理枕,包括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内设有内腔(2),所述内腔(2)上设有第一出气孔(3),所述枕体(1)上装设有软质层(4),所述软质层(4)上设有第二出气孔(5),所述内腔(2)的一端设有插入孔(6),所述插入孔(6)内穿插有放置盒(7)且放置盒(7)插入内腔(2),所述放置盒(7)的一端装设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上装设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材质为铁,所述枕体(1)上设有内槽(10),所述内槽(10)内装设有磁铁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4)为片状结构,厚度为两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4)的材质为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孔(3)一一连通第二出气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一端装设有把手(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内科护理枕,包括枕体,枕体内设有内腔,内腔上设有第一出气孔,枕体上装设有软质层,软质层上设有第二出气孔,内腔的一端设有插入孔,插入孔内穿插有放置盒且放置盒插入内腔。使用前,向外侧拉动把手,将放置盒从插入孔拉出,将药剂倒入放置盒内,然后再将放置盒重新推入内腔内,通过磁铁板对连接板的吸附,限制放置盒向外脱出插入孔,将枕体放置在病床的一端,病人头部可放到枕体上端的凹槽处,因第一出气孔一一连通第二出气孔,内腔内的药剂气味可通过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排出枕体,进而可被病人吸入身体内,不会因病人来回翻动头部而使药剂洒至其他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袁晓青;安雪梅;郭晓敏;杜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至甄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