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6402发布日期:2020-02-14 15:4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

目前,临床上出现的四肢骨折病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上夹板、打石膏和动手术下钢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打石膏的固定方式浪费时间,不透气,损伤皮肤;动手术下钢钉需要手术室,条件要求高。在野外普遍采取的方法主要是上夹板,但是传统的急救夹板一般用绷带或粘贴来固定,容易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操作者不宜掌握合适的力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透气又便于掌握加紧力度的骨科固定夹板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不仅透气性良好,而且可以同时通过两种方式对夹板装置的加紧力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掌握夹板装置对骨科的调节力度,避免骨骼受到二次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包括充气绑带和多条固定板;

其中,所述充气绑带包括充气囊和穿插层,且所述充气囊位于所述穿插层的顶端;同时,所述充气囊和所述穿插层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形成有连接部,且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与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匹配连接;

所述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和排气口;并且所述充气囊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通孔,且所述充气囊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的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相对设置,同时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的边沿相互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穿插层中开设有多个条孔,多个所述条孔沿所述穿插层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个所述条孔中插设所述固定板;并且,每相邻的所述条孔之间的隔断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充气绑带分别设置有所述充气囊和所述穿插层,从而可以将所述固定板插入至所述穿插层,实现对受伤骨头的支撑和限位,同时通过所述充气口向所述充气囊中充入气体,逐渐为所述固定板提供压力,并可以结合所述排气口调节所述充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从而实现对所述固定板压力的调节;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与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匹配连接,从而实现通过调节所述充气绑带固定在受伤骨头上的长度来改变所述充气绑带对所述固定板的挤压力;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两种压力调节方式实现对作用在固定板上压力的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掌握对患者骨头的加紧力度,避免骨骼受到二次伤害;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充气囊上开设的所述第一透气通孔以及所述穿插层上开设的所述第二透气通孔,使得本实用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被所述充气绑带以及被所述固定板包裹而出现肉体腐烂等问题。

优选的,所述穿插层的底端依次连接有吸水无纺布层和抗菌透气无纺布层,且所述吸水无纺布层和所述抗菌透气无纺布层的端部均与所述充气囊和所述穿插层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均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穿插层的底端依次连接有所述吸水无纺布层和所述抗菌透气无纺布层,使所述吸水无纺布层和所述抗菌透气无纺布层直接与患者的受伤部位附近接触,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因所述穿插层过薄而导致所述固定条硌疼患者,而且可以有效对患者受伤部位有效的干燥和杀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优选的,每个所述条孔的两端孔口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绳或限位夹子,从而本实用性通过所述限位绳或限位夹子能够加紧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防止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条孔中晃动而影响患者正常恢复的效果。

优选的,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的边沿相互热压密封固定连接,使所述充气囊上的每对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的边沿紧固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的边沿热压密封形成热压连接部,并在所述热压连接部上固定橡胶圈,提高对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的保护,提高每对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透气通孔边沿连接的紧固性和连接时间。

优选的,一端的所述连接部的外端边缘上沿边缘固定有多个螺栓,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上均匀开设有多排螺栓孔,且每排的所述螺栓孔为多个,并且每排上的每个所述螺栓孔与所述螺栓一一对应,并均通过螺母紧固连接。

从而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调节充气绑带所需要的捆扎长度,而且连接紧固。

优选的,一端的所述连接部的外端边缘上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且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第二魔术贴匹配贴合连接。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第二魔术贴连接,方便改变所述充气绑带所需要的捆扎长度,从而便于调节本实用新型对骨科的加紧力度。

优选的,一端的所述连接部的外端边缘上固定有多个第一系绳,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多排第二系绳,且每排的所述第二系绳为多个,并且每排上的每个所述第二系绳与所述第一系绳一一对应并系接。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系绳与所述第二系绳连接,方便改变所述充气绑带所需要的捆扎长度,从而便于调节本实用新型对骨科的加紧力度。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充气囊中空气的压力以及通过调节述充气绑带的捆扎长度这两种压力调节方式实现对作用在固定板上压力的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掌握对患者骨头的加紧力度,避免骨骼受到二次伤害;

②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囊上开设的第一透气通孔以及穿插层上开设的第二透气通孔,使得本实用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被充气绑带以及被固定板包裹而出现肉体腐烂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的穿插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穿插层上的条孔通过限位夹子与固定板配合的结构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穿插层上的条孔通过限位绳与固定板配合的结构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不仅透气性良好,而且可以同时通过两种方式对夹板装置的加紧力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掌握夹板装置对骨科的调节力度,避免骨骼受到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包括充气绑带1和多条固定板2;

其中,充气绑带1包括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且充气囊11位于穿插层12的顶端;同时,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形成有连接部13,且一端的连接部13与另一端的连接部13之间匹配连接;

充气囊11上设置有充气口111和排气口112;并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通孔110,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相对设置,同时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密封固定连接;

穿插层12中开设有多个条孔121,多个条孔121沿穿插层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个条孔121中插设固定板2;并且,每相邻的条孔121之间的隔断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2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穿插层12的底端依次连接有吸水无纺布层122和抗菌透气无纺布层123,且吸水无纺布层122和抗菌透气无纺布层123的端部均与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均一体连接在连接部13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条孔121的两端孔口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绳126或限位夹子127。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热压密封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热压密封形成热压连接部,并在热压连接部上固定橡胶圈14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一端的连接部13的外端边缘上沿边缘固定有多个螺栓131,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均匀开设有多排螺栓孔132,且每排的螺栓孔132为多个,并且每排上的每个螺栓孔132与螺栓131一一对应,并均通过螺母紧固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一端的连接部13的外端边缘上固定有第一魔术贴134,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135,且第一魔术贴134与第二魔术贴135匹配贴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一端的连接部13的外端边缘上固定有多个第一系绳136,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固定有多排第二系绳137,且每排的第二系绳137为多个,并且每排上的每个第二系绳137与第一系绳136一一对应并系接。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包括充气绑带1和多条固定板2;

其中,充气绑带1包括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且充气囊11位于穿插层12的顶端,穿插层12的底端依次连接有吸水无纺布层122和抗菌透气无纺布层123;同时,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形成有连接部13,且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一端的连接部13的外端边缘上沿边缘固定有多个螺栓131,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均匀开设有多排螺栓孔132,且每排的螺栓孔132为多个,并且每排上的每个螺栓孔132与螺栓131一一对应,并均通过螺母紧固连接;

充气囊11上设置有充气口111和排气口112;并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通孔110,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相对设置,同时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密封固定连接;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热压密封固定连接,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热压密封形成热压连接部,并在热压连接部上固定橡胶圈141;

穿插层12中开设有多个条孔121,多个条孔121沿穿插层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个条孔121中插设固定板2,每个条孔121的两端孔口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绳126或限位夹子127;并且,每相邻的条孔121之间的隔断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2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前,充气囊11中是没有充入气体的,将插设有固定板2的充气绑带1围设在患者的受伤部;然后通过充气口111向充气囊11中充入气体,并通过排气口112配合充气口111调节充气囊11中所含气体的含量,其中充入气体的含量以患者的舒适感确定,或者通过医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经验判定,且充气囊11中的气体含量通过压力表显示;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端连接部13上设置的螺栓131选择与另一端连接部13上开设的其中一排螺栓孔132匹配连接,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对于螺栓131选择与哪一排螺栓孔132匹配连接的技术方案与充气囊11中的压力相适应)。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包括充气绑带1和多条固定板2;

其中,充气绑带1包括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且充气囊11位于穿插层12的顶端,穿插层12的底端依次连接有吸水无纺布层122和抗菌透气无纺布层123;同时,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形成有连接部13,且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一端的连接部13的外端边缘上固定有第一魔术贴134,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135,且第一魔术贴134与第二魔术贴135匹配贴合连接;

充气囊11上设置有充气口111和排气口112;并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通孔110,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相对设置,同时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密封固定连接;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热压密封固定连接,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热压密封形成热压连接部,并在热压连接部上固定橡胶圈141;

穿插层12中开设有多个条孔121,多个条孔121沿穿插层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个条孔121中插设固定板2,每个条孔121的两端孔口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绳126或限位夹子127;并且,每相邻的条孔121之间的隔断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2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前,充气囊11中是没有充入气体的,将插设有固定板2的充气绑带1围设在患者的受伤部;然后通过充气口111向充气囊11中充入气体,并通过排气口112配合充气口111调节充气囊11中所含气体的含量,其中充入气体的含量以患者的舒适感确定,或者通过医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经验判定,且充气囊11中的气体含量通过压力表显示;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选择一端的连接部13上设置的第一魔术贴134与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设置的第二魔术贴135匹配连接,通过魔术贴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捆扎长度,提高了方便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魔术贴134与第二魔术贴135的贴合位置与充气囊11中的压力相适应)。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装置,包括充气绑带1和多条固定板2;

其中,充气绑带1包括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且充气囊11位于穿插层12的顶端,穿插层12的底端依次连接有吸水无纺布层122和抗菌透气无纺布层123;同时,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的端部一体连接,并形成有连接部13,且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一端的连接部13的外端边缘上固定有多个第一系绳136,充气囊11和穿插层12另一端的连接部13上固定有多排第二系绳137,且每排的第二系绳137为多个,并且每排上的每个第二系绳137与第一系绳136一一对应并系接;

充气囊11上设置有充气口111和排气口112;并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通孔110,且充气囊11的顶部囊壁与底部囊壁上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相对设置,同时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密封固定连接;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相互热压密封固定连接,每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气通孔110的边沿热压密封形成热压连接部,并在热压连接部上固定橡胶圈141;

穿插层12中开设有多个条孔121,多个条孔121沿穿插层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个条孔121中插设固定板2,每个条孔121的两端孔口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绳126或限位夹子127;并且,每相邻的条孔121之间的隔断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2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前,充气囊11中是没有充入气体的,将插设有固定板2的充气绑带1围设在患者的受伤部;然后通过充气口111向充气囊11中充入气体,并通过排气口112配合充气口111调节充气囊11中所含气体的含量,其中充入气体的含量以患者的舒适感确定,或者通过医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经验判定,且充气囊11中的气体含量通过压力表显示;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选择一端连接部13上设置的多个第一系绳136与另一端连接部13上设置的其中一排第二系绳137匹配连接,通过第一系绳136连接不同排数上的第二系绳137,便于改变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系绳136选选择与哪一排的第二系绳137连接的技术方案与充气囊11中的压力相适应)。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