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脾固定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6775发布日期:2020-02-07 22:4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脾固定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脾外伤固定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脾固定包。



背景技术:

脾脏外伤在腹部外伤中高达49%,冲击伤、压伤、撞伤甚至摔伤都可能导致脾脏破裂。脾脏血运丰富,质地柔软、易碎,破裂出血后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急性腹膜炎,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处理脾脏破裂损伤的主要方式是腹部探查术+脾脏切除术的治疗。脾脏破裂分4度,iv度损伤大血管破裂,脾脏必须切除,i级破裂保守治疗,不需要手术。ii、iii级保留脾脏的手术,采取缝合捆绑法止血,但是脾脏质地软、脆性大,缝合非常困难,止血不确切,临床医生多采取直接切除法。1970年代,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受到国内外普外科专家的极大关注。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身体遭受创伤及危重症时,巨噬细胞增殖,参与抗体介导的全身免疫反应,脾破裂切除术后容易引起副作用,包括:增加感染风险;增加伤残率,脾脏切除后是六到七级伤残;术后血小板升高,增大血栓形成概率。儿童脾破裂切除以后解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严重危及儿童生命安全,病情凶险,临床治疗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脾固定包的技术方案,对受到外伤的脾脏进行物理方式固定,避免脾切除及其带来的后遗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脾固定包,包括内层网袋和外层包带,所述内层网袋是套在脾脏上的网袋,所述内层网袋设有伸缩口;所述外层包带设有多条包裹所述内层网袋的包裹带,每两条所述包裹带环绕包裹所述内层网袋并互相连接。

更进一步,为了能够良好地包覆脾脏,所述内层网袋是网状织物制成的网袋,所述网状织物的网孔为3mm~4mm,所述网状织物的网线宽度为0.9mm~1.2mm。

更进一步,为了使内层网袋与脾脏的外形尽量吻合,所述内层网袋设有收缩所述伸缩口的收紧绳,所述内层网袋在伸缩口收缩后的形状呈扁椭圆形。

更进一步,为了获得良好的包扎效果,所述外层包带设有一个底片,有四条所述包裹带从所述底片伸出。

更进一步,为了避免再次手术取出脾固定包,所述内层网袋是可吸收织物材料制成的网袋,所述外层包带是可吸收织物材料制成的外层包带。

更进一步,包裹带的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两条环绕包裹所述内层网袋的包裹带通过缝合线互相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缝合线可是吸收缝合线。

更进一步,包裹带的另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包裹带的端头设有收紧拉扣,所述两条环绕包裹内层网袋的包裹带通过所述收紧拉扣互相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收紧拉扣是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收紧拉扣。

更进一步,一种具体的所述收紧拉扣连接结构是,所述收紧拉扣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所述包裹带端头的拉扣孔和拉扣带,所述拉扣孔设有棘齿,所述拉扣带设有齿条,设有所述拉扣孔的包裹带在下侧与设有所述拉扣带的包裹带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脾固定包对脾脏进行物理固定,结构简单,手术操作方便,止血修复效果好,通过内层网袋保持破裂的脾脏成形,外层包带捆绑固定脾脏,即可代替传统的缝合方式,给予脾脏加压止血,防止缝合带来的脾脏进一步破裂甚至再次出血,以止血保脾替代脾切除术,可避免和减少脾切除手术,显著提高脾外伤治疗的效果,降低后遗症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网袋伸缩口收紧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网袋平行于伸缩口方向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网袋垂直于伸缩口方向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网袋网孔样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层包带包裹带采用缝合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内层网袋套入脾脏;

图8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内层网袋包覆脾脏;

图9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外层包带包裹内层网袋和脾脏;

图10是图9的a向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收紧拉扣的外层包带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外层包带包裹带采用收紧拉扣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一种脾固定包,包括内层网袋10和外层包带20,所述内层网袋是套在脾脏上的网袋,所述内层网袋设有伸缩口11;所述外层包带设有多条包裹所述内层网袋的包裹带21,每两条所述包裹带环绕包裹所述内层网袋并互相连接(如图6所示)。

所述内层网袋是网状织物制成的网袋,所述网状织物的网孔d为3mm~4mm,所述网状织物的网线宽度s为0.9mm~1.2mm。

所述内层网袋设有收缩所述伸缩口的收紧绳12,所述内层网袋在伸缩口收缩后的形状呈扁椭圆形(如图3、图4所示)。

所述外层包带设有一个底片22,有四条所述包裹带从所述底片伸出。

所述内层网袋是可吸收织物材料制成的网袋,所述外层包带是可吸收织物材料制成的外层包带。

包裹带的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两条环绕包裹所述内层网袋的包裹带通过缝合线23互相连接。

所述缝合线是可吸收缝合线。

如图11、图12,包裹带的另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包裹带的端头设有收紧拉扣,所述两条环绕包裹内层网袋的包裹带通过所述收紧拉扣互相连接。

所述收紧拉扣是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收紧拉扣。

所述收紧拉扣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所述包裹带端头的拉扣孔24和拉扣带25,所述拉扣孔设有棘齿26,所述拉扣带设有齿条27,设有所述拉扣孔的包裹带在下侧与设有所述拉扣带的包裹带重叠,(如图12,2a所示)。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一种脾固定包,包括内层网袋10和外层包带20。

内层网袋是套在脾脏上的网袋,所述内层网袋设有伸缩口11,伸缩口可以撑开(如图1所示的状态),套入脾脏。内层网袋设有收缩伸缩口的收紧绳12,收紧绳可使伸缩口收缩并扎紧伸缩口,脾蒂从伸缩口伸出内层网袋。为了使内层网袋与脾脏的外形尽量吻合,能够良好地包覆脾脏,内层网袋在伸缩口收缩后,其自然形态的形状呈扁椭圆体形状(如图3、图4所示),即从三个正交方向的投影都是椭圆形,类似鹅卵石的形状。椭圆体的三个轴线的长度x、y、z的比值为:1:1.6:2.1(x:y:z)。伸缩口开设在y轴的一端。

内层网袋是一个网状织物制成的网袋,网状织物的网孔d为3mm~4mm,网状织物的网线宽度s为0.9mm~1.2mm,如图5所示。采用网袋结构可以使内层网袋易于随脾脏的形状变形,更好地包裹脾脏,尽量保持脾脏的自身形态。且不会因网孔和网线损伤脾脏。

本实施例中,收紧绳采用两圈环绕的方式穿过网孔,在伸缩口的两个相对位置系紧伸缩口。还可以通过改变收紧绳穿过网孔的位置,使伸缩口在收紧后内层网袋适应脾脏的形状和尺寸。

内层网袋是可吸收织物材料制成的网袋。吸收织物材料包括maxon(聚甘醇碳酸)、vicryl(polyglactin910)、聚乳酸羟基乙酸、pds(polydioxanone、聚二氧杂环已酮)和pva(聚乙酸维尼纶)。

外层包带设有一个底片22,底片的轮廓形状是与内层网袋对应的椭圆形,外层包带设有四条用于包裹内层网袋的包裹带21,四条所述包裹带从所述底片伸出。每两条对应的包裹带环绕包裹内层网袋并互相连接(如图6所示)。两条环绕包裹内层网袋的包裹带通过缝合线23互相连接。可以获得良好的包扎效果,

外层包带是可吸收织物材料制成的外层包带。缝合线是可吸收缝合线。

在实施脾破裂治疗手术时,将内层网袋的伸缩口撑开,如图7所示,将内层网袋套入脾脏30。通过收紧绳在脾蒂31处收紧伸缩口,如图8所示。然后用外层包带包裹内层网袋,外层包带的四条包裹带成十字交叉包覆内层网袋和脾脏,采用缝合线将两条连接的包裹带缝合连接,如图9、图10所示。此时脾脏被包裹固定成形,创口被合拢,可促成脾脏的愈合。内层网袋、外层包带和缝合线均采用可吸收材料,无需再次手术取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可用于内脏创伤止血修复的内层网袋,目的是通过包扎破裂的脾脏器官,以止血保脾替代脾切除术,提供一种更为简洁、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增加临床保脾率。使ii、iii度创伤性破裂脾部分切除、脾修补后仍出血者,免遭脾切除术。内层网袋和外层包带是由人体内埋植可吸收的材料如胶原,聚乳酸等制成,可吸收材料直接浇注干燥成型制成网带。采用伸缩口以便圈套脾脏,固定脾蒂以后,收紧伸缩口,保持脾脏成形和创口合拢。外层包带绷紧内层包带和脾脏,固定受损组织,加压止血。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捆扎保脾术具有迅速,直接,止血明确,能探查腹腔内其它脏器损伤等特点。其原理是通过压迫脾脏,减少由脾门向伤口的血供,达到止血目的,又能使伤口紧密对合,利于脾组织修复,从而恢复其完善功能。

实施例二:

一种脾固定包,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一种改进。

如图11、图12,本实施例中,包裹带的端头设有收紧拉扣,两条环绕包裹内层网袋的包裹带通过收紧拉扣互相连接。

收紧拉扣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包裹带端头的拉扣孔24和拉扣带25,所述拉扣孔设有棘齿26,拉扣带设有齿条27。在实施手术时,将拉扣带穿入拉扣孔,拉动拉扣带,调整到适当的拉紧程度。为了防止收紧拉扣对脾脏的挤压,设有拉扣孔的包裹带从拉扣孔设有一段向外延伸,设有拉扣孔的包裹带在下侧与设有所述拉扣带的包裹带有一段重叠,(如图12,2a所示)。

收紧拉扣是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收紧拉扣。收紧拉扣使用的材料是ppdo(聚对二氧环己酮)。

本实施例可进一步方便外层包带的操作,提高实施手术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