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4269发布日期:2020-04-14 20:2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医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医院儿科病人在医院儿科药房拿药,特别是儿童颗粒剂药品没有专供儿童服用的喂药器,像退热药美林强生制药的有专供儿童服用的量杯,儿童颗粒剂没有专用的供儿童使用的器具,颗粒剂药目前都是家长用家里的碗或者杯子冲服,没有具体的毫升数,一般规定儿童中成药颗粒剂冲服100毫升至150毫升,儿童西药颗粒剂一般用水冲服50毫升,家里碗或者杯子没有具体毫升刻度。并且在对3周岁以下的宝宝喂药时,因宝宝身体未发育完全,在吃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回呛的情况,不仅使宝宝难受不愿吃药同时也浪费了药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可做到喂药速度自行控制,降低给宝宝喂药时产生的呕吐和回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的顶端通过螺纹与瓶盖相连接,所述瓶盖的顶端表面中央开圆形槽口,所述圆形槽口的顶部安放有吸球,所述吸球的内部底端连接有滴管,且滴管延伸至瓶身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球的底部设置有防呆阶口,所述吸球的上部分横截面积大于防呆阶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圆形槽口的面积大于防呆阶口的横截面积小于吸球的横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管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卡环,且圆形卡环与防呆阶口之间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管的底端出口部位为圆头平嘴结构,所述滴管和瓶身的外端表面均刻有毫升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身和滴管均为聚丙烯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球为食品级硅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盖的外端表面设置有竖直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瓶身和滴管上的毫升刻度,使冲剂时倒水的容量更加精确,通过滴管圆头平嘴的设计减少喂药时产生的呕吐和回呛,同时可根据宝宝情况自行调控出液速度,更加安全,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在喂药完成后可将滴管与吸球进行拆离,从而清洗更加彻底不留污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球与滴管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瓶身与瓶盖平面剖视图;

图中:1、瓶身;2、瓶盖;3、圆形槽口;4、吸球;5、滴管;6、防呆阶口;7、圆形卡环;8、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包括瓶身1和瓶盖2,瓶身1的顶端通过螺纹与瓶盖2相连接,瓶盖2的顶端表面中央开圆形槽口3,圆形槽口3的顶部安放有吸球4,吸球4的内部底端连接有滴管5,且滴管5延伸至瓶身1的内部。

进一步的,吸球4的底部设置有防呆阶口6,吸球4的上部分横截面积大于防呆阶口6的横截面积,圆形槽口3的面积大于防呆阶口6的横截面积小于吸球4的横截面积,当喂药器闲置时,将滴管5从圆形槽口3的内部插入瓶身1,吸球4的上部分被圆形槽口3限位阻挡,从而使整体朝向向下,防止在喂药清洗过后水滴倒流至吸球4内部而无法快速干燥而滋生病菌,影响后续的使用。

滴管5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卡环7,且圆形卡环7与防呆阶口6之间过盈配合,分别握住滴管5和吸球4向两侧拉扯即可实现分离,在喂药完成后可彻底进行清洗,不留污渍。

滴管5的底端出口部位为圆头平嘴结构,滴管5和瓶身1的外端表面均刻有毫升刻度8,针对尚未学会吞咽的新生宝宝,圆头平嘴的结构可减少喂药时产生的呕吐、回呛,从而便于进行喂药,同时毫升刻度8是刻上去的,非印染、整体干净卫生,并且耐磨耐用。

瓶身1和滴管5均为聚丙烯材质,聚丙烯材质一般适用于水杯,盛食物的容器等等,耐热100度至140度,耐酸碱物质,耐高温,在一般食品处理温度下较为安全,该塑料材质白色半透明便于冲泡药剂时进行观察水位,从而使冲药剂量精准,同时滴管安全无味,耐磨耐咬可放心给宝宝喂药。

吸球4为食品级硅胶材质,食品级硅胶可耐温-20度-120度,不受药剂进行冲泡后产生的高温影响。

瓶盖2的外端表面设置有竖直防滑纹,防滑纹的设计使工作人员拧动瓶盖2时增大摩擦力,从而便于拧开瓶盖2。

具体的,将喂药器整体进行拆分采用沸水进行消毒过后,将儿童中成药颗粒剂或者儿童西药颗粒剂倒入瓶身1的内部,按照规定的冲服剂量向瓶身1的内部倒入合适的水量,可参照瓶身1外部的刻度8进行观测,从而实现冲服剂量精准,当颗粒剂全部溶解过后,握取吸球4内部的空气排出后将滴管5插入溶剂内部,可观测滴管5上的刻度8吸取出合适容量的药剂,将滴管5的底部放入宝宝的口中,因滴管5的底端出液口味圆头平嘴可使尚未形成吞咽的宝宝减少喂药时产生的呕吐和回呛,同时药剂被吸取在吸球4的内部,可根据宝宝的情况自行控制出液速度,更加安全,在喂药完成过后将喂药器整体进行拆解,瓶身1、瓶盖2、吸球4和滴管5均单独分离出来进行清洗,结构简单利于拆洗,从而有效防止污渍残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瓶身1和滴管1上的毫升刻度8,使冲剂时倒水的容量更加精确,通过滴管5圆头平嘴的设计减少喂药时产生的呕吐和回呛,同时可根据宝宝情况自行调控出液速度,更加安全,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在喂药完成后可将滴管5与吸球4进行拆离,从而清洗更加彻底不留污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包括瓶身(1)和瓶盖(2),所述瓶身(1)的顶端通过螺纹与瓶盖(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顶端表面中央开圆形槽口(3),所述圆形槽口(3)的顶部安放有吸球(4),所述吸球(4)的内部底端连接有滴管(5),且滴管(5)延伸至瓶身(1)的内部,所述滴管(5)的底端出口部位为圆头平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球(4)的底部设置有防呆阶口(6),所述吸球(4)的上部分横截面积大于防呆阶口(6)的横截面积,所述圆形槽口(3)的面积大于防呆阶口(6)的横截面积小于吸球(4)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5)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卡环(7),且圆形卡环(7)与防呆阶口(6)之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5)和瓶身(1)的外端表面均刻有毫升刻度(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1)和滴管(5)均为聚丙烯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球(4)为食品级硅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外端表面设置有竖直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颗粒剂喂药器,包括瓶身和瓶盖,瓶身的顶端通过螺纹与瓶盖相连接,瓶盖的顶端表面中央开圆形槽口,圆形槽口的顶部安放有吸球,吸球的内部底端连接有滴管,且滴管延伸至瓶身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瓶身和滴管上的毫升刻度,使冲剂时倒水的容量更加精确,通过滴管圆头平嘴的设计减少喂药时产生的呕吐和回呛,同时可根据宝宝情况自行调控出液速度,更加安全,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在喂药完成后可将滴管与吸球进行拆离,从而清洗更加彻底不留污渍。

技术研发人员:郑慧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慧漪
技术研发日:2019.04.09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