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589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属于医学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血栓是在血管系统中,由于血液的沉积或者血管内皮病变形成的血液凝结物。根据其出现部位的不同,一般有脑梗塞、肺栓塞、静脉血栓、动脉栓塞等。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以及陷入的红细胞等组成。一般的抗血栓疗法是运用药物溶栓,它在去除血栓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全身性的出血、内脏出血等。常见的表浅部位出血,如皮肤、黏膜和血管穿刺部位的出血;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咯血、尿血、脑出血等,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目前用于血栓的介入治疗碎栓、取栓设施也存在已造成血管损伤、取栓不完整等缺点。基于血栓物理构成的可去除特性,将血栓有效安全的机械清除,是本实用新型的原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用于清除血管内淤积的血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包括左膨胀头、右膨胀头、注射器、张力绳若干导管等零部件,其中两个膨胀头能自由开闭,同时能相向运动,当两个膨胀头全部打开时,由血管、膨胀头、注射器及导管构成密闭空间,血栓即可由注射器抽出;当膨胀头闭合时,本实用新型装置即可插入血管或从血管内抽出。

膨胀头由张力网、左右托盘、左右支撑环、覆膜、张力绳及导管构成。

左覆膜9、右覆膜10为弹性膜,在受外力时可以自由舒张,外力消失即可恢复原状。

张力网是一种由碳钎维细丝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具有一定的刚度及柔韧性,打开时其网径增大。

张力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环上,支撑环与托盘相连接。

张力绳的一端固定在左托盘上。右托盘开设中心孔,丙导管的一端固定在右托盘的中心孔上。张力绳从丙导管的内部穿过。覆膜包裹在张力网及丙导管的外壁上,从而形成密闭空间。

将丙导管的自由端固定,拉紧张力绳的自由端,则左张力网撑开。

右膨胀头的结构类与左膨胀头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右膨胀头的左托盘中心也开孔,右覆膜的一端包裹在丙导管的外壁上,另一端包裹在甲导管的外壁上。

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舒适性以及简化加工制造过程,乙导管可以用张力绳替代。

将乙导管用张力绳替代后,本实用新型其实质是一个由内外两层导管、内套两根绳子构成的杆件,内外导管的同一端可以凸起也可以复原。

丙导管从甲导管的内部穿过。将甲导管的自由端固定,然后拉紧丙导管的自由端,则左膨胀头向右膨胀头方向靠拢。

丙导管在介于左膨胀头、右膨胀头之间部分开设一定数量的通孔,该通孔是抽取血栓的流通通道。

注射器插入丙导管内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收放自如的膨胀头,通过插入血管、封闭血栓、抽取血栓,即可实现清除血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对人体器官的损伤较小。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柔软舒适、穿梭血管自如,对人体无不适感。同时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清除,方便控制,操作简单,除栓快速高效,无副作用,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左膨胀头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右膨胀头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代码名称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由左膨胀头1、右膨胀头2、注射器8等部件及张力绳7、导管等零件构成。

左覆膜9、右覆膜10为弹性膜,在受外力时可以自由舒张,外力消失即可恢复原状。

如图1所示,左张力网101、右张力网201是一种由碳钎维细丝编织而成的弹性网,具有一定的刚度及柔韧性,打开时其网径增大。

部件左膨胀头1由左张力网101、右托盘102、右支撑环103、左托盘105、左支撑环104、左覆膜9、张力绳7及丙导管6构成。

如图3所示,左张力网1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撑环103及左支撑环104上,左支撑环104与左托盘105相连接,右支撑环103与右托盘102相连接,张力绳7的一端固定在左托盘105上。右托盘102开设中心孔,丙导管6的一端固定在右托盘102的中心孔上。张力绳7从丙导管6的内部穿过。左覆膜9包裹在左张力网101及丙导管6的外壁上,从而形成密闭空间。

左膨胀头1、右膨胀头2插入血管的部分为其工作端,血管引出段的末端为其自由端。

如图2所示,将丙导管6的自由端固定,拉紧张力绳7的自由端,则左张力网101被撑开。

右膨胀头2的结构类与左膨胀头1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左端的左托盘205中心为通孔,右覆膜10的一端包裹在丙导管6的外壁上,另一端包裹在甲导管4的外壁上。

部件右膨胀头2由右张力网201、右托盘202、右支撑环203、左托盘205、左支撑环204、右覆膜10、甲导管4及乙导管5构成。

如图4所示,右张力网2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撑环203及左支撑环204上,左支撑环204与左托盘205相连接,右支撑环203与右托盘202相连接。右托盘202、左托盘205均设中心孔,乙导管5的一端固定在左托盘205的中心孔上。甲导管4的一端固定在右托盘202的中心孔上。乙导管5从甲导管4的内部穿过。右覆膜10包裹在右张力网201、丙导管6的外壁及甲导管4的外壁上,从而形成密闭的空间。如此,固定甲导管4的自由端,拉紧乙导管5的自由端,则右张力网201撑开。

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舒适性以及简化加工制造过程,乙导管5可以用张力绳替代。

本实用新型张力绳用尼伦绳制造。

将乙导管5用张力绳替代后,本实用新型其实质是一个内外两层导管、内套两根绳子的杆件,内外导管的同一端可以凸起也可以复原。

如图1~图2所示,丙导管6从甲导管4的内部穿过。将甲导管4的自由端固定,然后拉紧丙导管6的自由端,则左膨胀头1向右膨胀头2方向靠拢。

丙导管6在介于左膨胀头1、右膨胀头2之间部分开设一定数量的通孔601,该通孔是抽取血栓的流通通道。

注射器8插入丙导管6内部。

工作原理:

首先,在造影设备的监视下,将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血栓用装置的工作端插入血管3,使左膨胀头1穿过血栓12、将两个膨胀头置于血栓12之间;其次,固定丙导管6的自由端,拉紧张力绳7的自由端,使得右支撑环103所受力的方向与左支撑环104所受力的方向相反,则左张力网101撑开,从而使左覆膜9紧贴血管3的内壁,此时需将丙导管6的自由端密封;再次,固定甲导管4的自由端,拉紧乙导管5的自由端,使得右支撑环203、支撑环204各自所受力的方向相反,则右张力网201撑开,使右覆膜10紧贴血管3的内壁;然后,固定甲导管4的自由端,移动丙导管6的自由端,使左膨胀头1向右膨胀头2方向靠拢,则血栓12汇集在由左覆膜9、右覆膜10及血管3构成的密闭腔室内,用注射器抽出腔室内的血栓12。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清除血栓的任务。最后,松动张力绳7及乙导管5,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左张力网101、右张力网201恢复原状,即可从血管3中拔出本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