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8987发布日期:2020-02-07 22:5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



背景技术:

水肿,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根据分布范围,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等,由于引起水肿的原因非常多,每一种病因所引起的水肿期治疗各不相同,无法有统一的治疗方法,但根本原则都是:根据病因情况对症治疗。

而四肢水肿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因水肿皮肤会发生膨胀,患者就需要使用减压垫来对四肢进行按摩活血,而四肢水肿患者在进行翻身按摩时,因为肌肤膨胀原因会对肢体行动造成困难,使得四肢水肿患者在进行翻身解压时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具有方便水肿患者自行翻身的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四肢水肿患者在进行翻身解压十分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包括压力垫,所述压力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收纳盒,所述电机收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电机收纳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第一滚筒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压力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的表面粘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身充气垫,所述第一翻身充气垫的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其中第二凹槽的表面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活动连接有第二翻身充气垫。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其中第二翻身充气垫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其中第一小型气泵和第二小型气泵均设置在压力垫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其中第一翻身充气垫和第二翻身充气垫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放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其中放气管的内壁套接有t型杆,t型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弹簧的底端与放气管的顶端搭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机,配合设置的第一滚筒、传动带、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第一翻身充气垫、第一充气管、第一小型气泵、第二翻身充气垫、第二充气管和第二小型气泵的结构设计,使得人们在需要翻身时,可启动电动机旋转,使得第一滚筒通过电机的驱动力转动,从而驱使传动带在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上进行传动运转,同时躺在传动带上的患者跟随传动带的运转轨迹而移动,从传动带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翻身到第一翻身充气垫还是第二翻身充气垫处,当向翻转到第一翻身充气垫处时,可启动第二小型气泵对第二翻身充气垫进行充气,使得第二翻身充气垫快速膨胀撑起,从而将患者放置第二翻身充气垫处的一半身体顶起,使得患者倾斜的身体受到第二翻身充气垫的支撑力快速侧翻到压力垫的另一侧,达到方便水肿患者自行翻身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气管,配合设置的t型杆和弹簧的结构,使得患者在需要对第一翻身充气垫和第二翻身充气垫进行快速放气时,可下压t型杆,使得t型杆受力在放气管的内壁进行移动,将放气管与t型杆之间产生空隙,使得气压通过放气管与t型杆之间的空隙泄出,即刻将第一翻身充气垫和第二翻身充气垫内的气压放出,从而将压力垫的表面归于平整,达到使得人们可快速对第一翻身充气垫和第二翻身充气垫进行放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第一滚筒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第一翻身充气垫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第四滚筒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压力垫;2、电机收纳盒;3、电动机;4、连接杆;5、第一轴承;6、第一滚筒;7、传动带;8、第二滚筒;9、第三滚筒;10、第四滚筒;11、第二轴承;12、固定架;13、第一凹槽;14、第一魔术贴;15、第二魔术贴;16、第一翻身充气垫;17、第一充气管;18、第一小型气泵;19、第二凹槽;20、第二翻身充气垫;21、第二充气管;22、第二小型气泵;23、放气管;24、t型杆;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四肢水肿患者的翻身减压垫,包括压力垫1,压力垫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收纳盒2,电机收纳盒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3,电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5,连接杆4通过第一轴承5与电机收纳盒2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6,第一滚筒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带7,第一滚筒6通过传动带7传动连接有第二滚筒8、第三滚筒9和第四滚筒10,第一滚筒6、第二滚筒8、第三滚筒9和第四滚筒10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11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压力垫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9,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14,第一魔术贴14的表面粘接有第二魔术贴15,第二魔术贴1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身充气垫16,第一翻身充气垫16的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17,第一充气管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气泵18。

第二凹槽19的表面通过第一魔术贴14和第二魔术贴15活动连接有第二翻身充气垫20,使得人们需要将第二翻身充气垫20进行拆卸清洗时,可撕拉开第一魔术贴14和第二魔术贴15,使得第二翻身充气垫20与第二凹槽19相分离,从而方便人们对第二翻身充气垫20进行清理。

第二翻身充气垫2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充气管21,第二充气管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气泵22,通过设置第二充气管21和第二小型气泵22,使得第二小型气泵22可通过第二充气管21对第二翻身充气垫20进行充气。

第一小型气泵18和第二小型气泵22均设置在压力垫1的内部,使得第一小型气泵18和第二小型气泵22不会在压力垫1表面产生凸起。

第一翻身充气垫16和第二翻身充气垫20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放气管23,通过设置放气管23,使得第一翻身充气垫16和第二翻身充气垫20均可通过放气管23进行泄气。

放气管23的内壁套接有t型杆24,t型杆24的表面套接有弹簧25,弹簧25的底端与放气管23的顶端搭接;通过推动t型杆24,使得弹簧25能够根据自身的弹力快速推动t型杆24进行回弹,达到t型杆24在不受力后能够自动回弹的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启动电动机3旋转,使得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杆4和第一滚筒6进行旋转,使得第一滚筒6受力带动传动带7在第二滚筒8、第三滚筒9和第四滚筒10上进行传动运转,在传动带7平移的同时,躺在传动带7上的患者跟随传动带7的平移而移动,使得患者快速从传动带7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同时患者可根据的需求选择翻身到第一翻身充气垫16还是第二翻身充气垫20处,当需要翻转到第一翻身充气垫16处时,可启动第二小型气泵22对第二翻身充气垫20进行充气,使得第二翻身充气垫20快速膨胀撑起,从而将患者放置第二翻身充气垫20处的一半身体顶起,使得患者倾斜的身体能够快速侧翻到压力垫1的另一侧,达到方便水肿患者自行翻身的效果,当患者需要对第一翻身充气垫16和第二翻身充气垫20进行快速放气时,可通过人力下压t型杆24,使得t型杆24受力在放气管23的内壁进行移动,同时放气管23与t型杆24之间产生空隙,使得气压通过放气管23与t型杆24之间的空隙泄出,将第一翻身充气垫16和第二翻身充气垫20内的气压放出,将压力垫1的表面归于平整,达到使得人们可快速对第一翻身充气垫16和第二翻身充气垫20进行放气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