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289发布日期:2020-01-03 10:1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



背景技术:

胸部手术后的病人通常须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用来排除胸腔内的积气、积血,置管期间病人往往不敢活动,加上手术后体能虚弱,耐力缺乏,担心活动会造成管道滑出,机械性摩擦会增加疼痛等不适,让其早期下床活动更是没有意愿;然而,长时间卧床不利于肺扩张,血液缓慢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各种并发症的产生,会造成住院时间的延长及住院费用的增加;传统的做法,病人下床活动,需由陪护提着胸腔引流瓶,引流瓶位置高低需护理人员反复交代,提得太高,易发生引流液逆流而致胸腔内感染,一手提瓶子,一手扶病人走动,让病人及陪护都觉得不安全,种种因素制约着病人执行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现有的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没有减震装置,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容易伤害病人身体。

2、目前现有的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没有对讲终端,病人需要帮助时不容易及时求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旨在解决现有的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没有减震装置和对讲终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包括推车,所述推车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讲终端固定架,所述对讲终端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讲终端,所述第一横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下端设置有底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杆的下端面均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引流瓶固定架,所述引流瓶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引流瓶,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减震球,十六个减震球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脚轮。

优选的,所述扶杆的外侧上端安装有便捷开关,所述便捷开关与对讲终端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杆的外侧开设有三个与固定孔相同的调节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孔与调节孔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脚轮包括滑轮,所述滑轮的内部轴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面紧贴有固定板,所述连接块的内壁顶端轴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固定板与连接块通过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与减震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和引流瓶盖,所述引流瓶主体的瓶口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引流瓶盖的外侧设置有与瓶口内侧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引流瓶主体与引流瓶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瓶盖的内壁顶端连通有水封管,所述水封管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瓶盖的上端面开设有加液孔,所述加液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对讲终端的上端面开设有扬声孔和收音孔,所述对讲终端的上端面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扬声孔与收音孔之间,所述对讲终端呈中空状结构,所述对讲终端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咪头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开关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引流瓶固定架与引流瓶之间设置有减震棉。

优选的,所述对讲终端的一侧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充电口为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旋钮部分呈蝴蝶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第一横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讲终端固定架,对讲终端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讲终端,通过对讲终端,进而方便患者在需要帮助时进行及时求助,从而避免患者因未及时得到帮助造成损害,扶杆的外侧上端安装有便捷开关,便捷开关与对讲终端通过导线连接,通过便携开关,进而使患者在无法独立站立时,可以按压便携开关接通对讲终端,方便快捷。

2、该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引流瓶固定架,通过引流瓶固定架,进而方便固定引流瓶,从而避免在行走过程中引流瓶在底板的上端面摇晃,甚至侧翻,引流瓶固定架与引流瓶之间设置有减震棉,通过减震棉,进而减小行走时产生的振动对引流瓶的影响,防止引流瓶因振动造成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3、该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底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减震球,通过减震球,进而有效减少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患者因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造成身体损伤。

4、该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第一支杆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第二支杆的外侧开设有三个与固定孔相同的调节孔,固定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孔与调节孔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连接,通过固定孔、调节孔和固定螺栓,进而调节推车的高度,从而达到适合各类人群的效果。

5、该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扶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套,防止患者出汗打滑造成行走不稳,甚至摔倒的情况发生。

6、该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对讲终端的一侧开设有充电口,充电口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口为usb接口,通过充电口,为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方便补充电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盖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讲终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轮和减震球结构图;

图中,1、推车;101、扶杆;1011、防滑套;1012、便捷开关;102、第一横杆;1021、对讲终端固定架;103、第一支杆;1031、固定孔;1032、固定螺栓;104、第二支杆;1041、调节孔;105、第二横杆;106、底板;107、引流瓶固定架;1071、减震棉;2、引流瓶;201、引流瓶主体;202、引流瓶盖;2021、加液孔;2022、引流管;2023、漏斗;2024、水封管;3、对讲终端;301、扬声孔;302、收音孔;303、开关;304、充电口;4、脚轮;401、滑轮;402、连接块;403、第一连接轴;404、固定板;405、第二连接轴;5、减震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式胸腔引流瓶小推车,包括推车1,推车1包括第一横杆102,第一横杆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杆101,第一横杆1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讲终端固定架1021,对讲终端固定架10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讲终端3,第一横杆1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杆103,两个第一支杆10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04,第一横杆10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杆105,第二横杆1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杆104固定连接,第二横杆105的下端设置有底板106,两个第二支杆104的下端面均与底板10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板10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引流瓶固定架107,引流瓶固定架10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引流瓶2,底板10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减震球5,十六个减震球5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脚轮4。

在本实施例中,推车1包括第一横杆102,第一横杆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杆101,方便使用,第一横杆1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讲终端固定架1021,对讲终端固定架10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讲终端3,对讲终端3的型号为:(ailecallal8000fk),通过对讲终端3,进而方便患者在需要帮助时进行及时求助,从而避免患者因未及时得到帮助造成损害,第一横杆1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杆103,两个第一支杆10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04,通过第一支杆103和第二支杆104间的相互配合,进而使推车1的高度可调节,从而达到适合各类人群的效果,第一横杆10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杆105,增强结构稳定性,第二横杆1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杆104固定连接,第二横杆105的下端设置有底板106,两个第一支杆103的下端面均与底板10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板10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引流瓶固定架107,通过引流瓶固定架107,进而方便固定引流瓶2,从而避免在行走过程中引流瓶2在底板106的上端面摇晃,甚至侧翻,引流瓶固定架10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引流瓶2,底板10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十六个减震球5,通过减震球5,进而有效减少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患者因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造成身体损伤,十六个减震球5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脚轮4,通过脚轮4,方便移动推车。

具体的,扶杆101的外侧上端安装有便捷开关1012,便捷开关1012与对讲终端3通过导线连接,通过便携开关1012,进而使患者在无法独立站立时,可以按压便携开关1012接通对讲终端3,方便快捷。

具体的,第一支杆103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1031,第二支杆104的外侧开设有三个与固定孔1031相同的调节孔1041,固定孔103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1032,固定孔103与调节孔104通过固定螺栓1032活动连接,通过固定孔103、调节孔104和固定螺栓1032,进而调节推车1的高度,从而达到适合各类人群的效果。

具体的,脚轮4包括滑轮401,滑轮401的内部轴接有第一连接轴403,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2,连接块402的上端面紧贴有固定板404,连接块402的内壁顶端轴接有第二连接轴405,固定板404与连接块402通过第二连接轴405活动连接,固定板404的上端面与减震球5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连接轴405,进而使滑轮401实现各方位转动,从而达到方便移动的效果。

具体的,引流瓶2包括引流瓶主体201和引流瓶盖202,引流瓶主体201的瓶口内侧设置有螺纹,引流瓶盖202的外侧设置有与瓶口内侧相匹配的螺纹,引流瓶主体201与引流瓶盖20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拆装。

具体的,引流瓶盖202的内壁顶端连通有水封管2024,水封管2024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引流管2022,引流瓶盖202的上端面开设有加液孔2021,加液孔20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漏斗2023,方便加液。

具体的,对讲终端3的上端面开设有扬声孔301和收音孔302,对讲终端3的上端面安装有开关303,开关303位于扬声孔301与收音孔302之间,对讲终端3呈中空状结构,对讲终端3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咪头和蓄电池,蓄电池与开关303通过导线连接,通过开关303,开启和关闭对讲终端3,通过扬声孔301,进而扩散扬声器中传出的声音,通过收音孔302,方便咪头有效收音,通过蓄电池,提供电能。

具体的,扶杆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011,通过防滑套1011,进而防止患者出汗打滑造成行走不稳,甚至摔倒的情况发生,引流瓶固定架107与引流瓶2之间设置有减震棉1071,通过减震棉1071,进而减小行走时产生的振动对引流瓶2的影响,防止引流瓶2因振动造成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具体的,对讲终端3的一侧开设有充电口304,充电口304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口304为usb接口,通过充电口304,为蓄电池充电。

具体的,固定螺栓1032的旋钮部分呈蝴蝶状结构,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身高,通过通过固定孔103、调节孔104和固定螺栓1032,进而调节推车1的高度,通过充电口304为对讲终端3内部的蓄电池充满电后,将对讲终端3固定在对讲终端固定架1021内部,将引流瓶2放置于引流瓶固定架107内部,通过位于引流瓶2与引流瓶固定架107之间的减震棉1071,进而减小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引流瓶2的影响,将患者扶下床,进而使患者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扶杆101外侧的防滑套1011,进而防止患者出汗打滑造成行走不稳,甚至摔倒的情况发生,患者通过扶杆101推动推车1,通过脚轮4,进而方便患者推动推车1,在行走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进而有效减少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患者因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造成身体损伤,在病患需要寻求帮助时,按压扶杆101外侧上端的便捷开关1012或对讲终端3上端面安装的开关303,开始说话,通过收音孔302,进而将患者所说的话收进咪头,从而传输至医护人员处,通过扬声孔301,进而将医护人员说的话经过扬声器扩散,使患者能够听清医嘱,从而达到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及时给予医嘱,并且及时赶到患者身边给予帮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