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8675发布日期:2020-04-21 17:5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



背景技术: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包括未经医护人员的同意由患者意外地将导管自行拔出的拔管行为。这是icu的主要护理不良事件之一。icu患者多是无意识地触碰到插管。因此,为了降低或者杜绝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需要一种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医疗用品。

例如,公开号为cn20454266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其包括床单,以及与该床单匹配的被套,在所述被套的头端设有小型盖被,所述小型盖被的大小为被套的三分之一,在所述床单的两床沿边缘中部都均有设有至少五个系带a,同一侧相邻两系带a之间的距离为5-8cm,在系带a对应的被套的两床沿边缘设有系带b,在被套头端外侧乡下10-20cm处的中部及两侧设有系带c,中部及两侧的系带c在同一直线上,在系带c对应的小型盖被中部设有系带d,系带a和系带b相连,系带c和系带d相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该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包括被套和与所述被套能够连接的床单,所述被套设置有用于放置患者手臂的手臂放置部和用于防止所述手臂部位触碰到插管部位的弹性约束部;其中,所述弹性约束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手臂放置部相互匹配的通口,以使得所述手臂放置部能够基于所述弹性约束部的弹性变形以改变所述手臂放置部与所述被套的本体之间夹角的方式与所述本体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约束部包括弹力带和约束绳,所述弹力带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约束绳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力带上设置有所述通口。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臂放置部设置于所述被套的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手臂放置部与所述本体的连接部位到所述被套的中心线的距离为人体肩宽的范围是15cm至25cm。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被套设置有能够使得患者的手臂从第二表面延伸出第一表面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30cm,并且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字母扣。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臂放置部构造为衣袖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系带,所述床单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系带匹配的第二系带。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暖织物。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臂放置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缝合有手套。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约束绳是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至少具有根据下优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插管位置,通过弹性约束部调节患者手臂与本体的夹角,从而能够调节患者的手臂的约束范围,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患者无意识地触碰到插管,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被褥的一种优选的弹力带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被褥的一种优选的床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被套1c:本体

2:床单1d:开口

1a:手臂放置部1e:子母扣

1a-1:手套1f:第一系带

1b:弹性约束部2a:第二系带

1b-1:弹力带x:距离

1b-2:约束绳l:长度

1b-3:通口y:宽度

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被褥。该被褥包括被套1和与被套能够连接的床单2。被套1用于覆盖于患者,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保暖和舒适的空间。床单2接触患者的背面。被套1包括了本体1c、手臂放置部1a和弹性约束部1b。优选地,本体1c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系带1f。如图3所示,床单2上设置有与第一系带匹配的第二系带2a。第一系带1f与第二系带2a相互绑接,使得被套1固定。第一系带1f和第二系带2a均可以采用与床单2一致的面料,如棉。第一系带1f缝合于被套1。第二系带2a缝合于床单2。

手臂放置部1a,用于放置患者手臂的手臂放置部1a。优选地,如图1所示,手臂放置部1a构造为衣袖状。衣袖状为一具有长度的套状结构,具有一个用于手臂穿入的入口和一个用于手臂传出的出口。例如,手臂放置部1a可以构造为人体衣服的衣袖。

弹性约束部1b,用于防止手臂部位触碰到插管部位的。优选地,弹性约束部1b包括弹力带1b-1和约束绳1b-2。弹力带1b-1的一端与本体1c固定连接。例如,弹力带1b-1可以与本体1c采用缝纫机缝合。弹力带1b-1的另一端与约束绳1b-2固定连接。例如,弹力带1b-1的另一端与约束绳1b-2可以采用针线缝合。弹性约束部1b设置有能够与手臂放置部1a相互匹配的通口1b-3,以使得手臂放置部1a能够基于弹性约束部1b的弹性变形以改变手臂放置部1a与被套1的本体1c之间夹角α的方式与本体1c连接。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插管位置,通过弹性约束部1b调节患者手臂与本体1c的夹角,从而能够调节患者的手臂的约束范围,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患者无意识地触碰到插管,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

优选地,弹力带1b-1上设置有通口1b-3。如图2所示,弹力带1b-1的铜扣1b-3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第一弹力带的一部分和第二弹力带的一部分形成大小一致的卷曲状,然后将第一弹力带剩余的直线状与第二弹力带剩余的直线状进行缝合,从而两部分卷曲状的弹力带形成了通口1b-3。

优选地,手臂放置部1a设置于被套1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表面是背离患者的外侧面。并且手臂放置部与本体1c的连接部位到被套1的中心线的距离x为的范围是15cm至25cm。该范围值是基于患者的肩宽决定的。通过这种设置,能够让患者处于舒适和放松的状态将手臂放置于手臂放置部中,满足人机工程学。人体肩宽可以按照年龄和性别来划分。从而,该被褥的大小可以根据人群来设计不同的型号以满足患者所需。在使用时,护士可以量取患者的肩宽,距离x位于人体肩宽的1/2至2/3为宜。

优选地,被套1设置有能够使得患者的手臂从第二表面延伸出第一表面的开口1d。第二表面是用于接触患者的内侧面。开口1d的长度l大于30cm。长度l是基于患者的肩宽决定的。即在选择时,长度l按照大于患者肩宽的方式选择。开口1d的宽度y设置为能够使得手臂能够穿过。例如,开口的宽度y大于10cm。并且在开口处设置有字母扣1e。子母扣是缝合于第一表面上。子母扣中的子扣位于开口1d的一侧,子母扣中的母扣位于开口1d的另一侧。在患者的手臂延伸出开口1d并穿戴入手臂放置部1a时,将子母扣扣合。设置开口1d主要是保暖。

优选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暖织物。例如,该保暖织物可以是棉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过拉链连接。

优选地,手臂放置部1a远离本体1c的一端缝合有手套1a-1。

优选地,约束绳1b-2是尼龙绳。通过对尼龙绳施加拉力可以改变手臂放置部1a与被套1的本体1c之间夹角。并且在将手臂放置部1a拉至合理的位置时,通过将尼龙绳绑接在病床上,从而对手臂进行约束。

一般情况下,被套1会设置有两个手臂放置部1a。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手臂放置部1a也可以设置为1个,例如残疾病人(缺失一条臂膀的病人)的使用。

工作原理:将床单2覆盖于病床上,让患者平躺于床单2上。然后将被套的第二表面接触患者,第一表面面向外侧。手臂放置部1a穿入弹力带1b-1中的通口1b-3。将患者的手臂从开口1e出拿出,并且穿戴进手臂放置部1a中,手掌放入手套内,为患者保温。根据患者插管的位置,通过约束绳1b-2对弹力带1b-1施加拉力用于调节夹角α,最大限度地防止患者无意识地触碰到插管。然后通过第一系带1f和第二系带2a的绑接,将被套与床单相互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