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217发布日期:2020-04-21 17:4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



背景技术:

妇科腔内超声检查是一项很常见的检查,患者在接受检查时需要暴露外阴,医护人员将高频探头缓慢放入患者的阴道内进行检查,在此期间,为使盆腔器官处于声束近区,需要患者抬高臀部,探头往上翘,抵达穹隆或宫颈位置。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让患者自行握拳立放或两个拳头叠加后放在臀下,或者是臀下放小枕垫。双手握拳放臀下的方法,由于双手被身体重力挤压,会导致手部血液循环不良,使患者的手麻木,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不适感。而枕垫放臀下的方法,由于枕垫的大小形状不规范,患者的个人情况有所差异,因此并不能很好地辅助患者进行检查,因此设计一种辅助检查垫很有必要。

公开号为cn2049720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其包括中空式结构的臀垫,所述臀垫内设置有可调整臀垫高度的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设有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末端设有调节手柄。该装置既起到了抬高臀部,又固定了脚放置的位置,便于检查操作。但是该装置在对患者进行腿部调节的时候需要分别调节两只腿的姿态,效率低下,该装置的脚垫无法调整,并且患者的脚无法踩蹬,当患者的臀部升高时会有从垫子上下滑的趋势,舒适度不佳。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至少包括垫子主体、支撑垫和腿部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垫和所述腿部支撑机构均分别安装在所述垫子主体上,其中:所述腿部支撑机构至少包括丝杠主体、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丝杠主体至少包括第一丝杠、限位块和第二丝杠,其中: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之间,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垫子主体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调节块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上,在所述第一调节块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限位块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所述第二调节块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杠上,在所述第二调节块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限位块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以贯穿第一支撑块的方式与所述垫子主体固定,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以与第二支撑块铰接的方式与所述垫子主体固定,其中: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二丝杠和所述限位块各自的中轴线彼此重合。在所述第一丝杠和/或所述第二丝杠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均能绕所述限位块的中轴线转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垫子主体的端部的第一滑槽以嵌套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二丝杠各自的螺纹旋向相反。在所述丝杠主体受到外力作用并绕其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二调节块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各自的第二端上均分别设有腿部支撑块,所述腿部支撑块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按照贯穿的方式设有固定孔,其中:在所述腿部支撑块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腿部支撑块与所述支撑垫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腿部支撑块与所述第一调节块彼此之间的第一夹角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所述腿部支撑块与所述第二调节块彼此之间的第二夹角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腿部支撑块上设有束缚带,所述腿部支撑块上安装有脚踏板,其中:在所述脚踏板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腿部支撑块的第一端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垫子主体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垫子主体的第二端设有转轴,其中:所述安装架上铰接有主调节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铰接有副调节轴,所述主调节轴与所述副调节轴嵌套并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调节轴绕其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垫与所述垫子主体彼此之间的第三夹角能够按照所述支撑垫绕所述转轴的中轴线转动的方式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各自的第二端均分别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均分别安装有支撑轴,其中:所述支撑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腿部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腿部支撑块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轴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以使得所述腿部支撑块与所述支撑垫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腿部支撑块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腿部支撑块能够绕所述支撑轴的中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腿部支撑块与所述第一调节块彼此之间的第一夹角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所述腿部支撑块与所述第二调节块彼此之间的第二夹角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腿部支撑块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脚踏板与所述第三滑槽嵌合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垫子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扶手,所述第一丝杠的第一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上按照偏心的方式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丝杠主体上分别设置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的方式能够使得患者在进行检查时两个腿的姿态同时被调整,提高了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腿部支撑块上设置脚踏板的方式能够在检查过程中为患者的脚部提供支撑力,可以让患者在感到不适时及时通过自己的脚发力对其身体姿态进行调整,保证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腿部支撑块上设置束缚带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固定腿部,增加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子主体上设置扶手的方式能够使患者在臀部升高时手部提供拉力,减缓患者身体沿支撑垫下滑的趋势,减轻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和

图3是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中a-a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垫子主体2:扶手3:第一调节块

4:把手5:转轮6:第一支撑块

7:第一丝杠8:腿部支撑块9:限位块

10:第二滑槽11:脚踏板12:第二调节块

13:第二丝杠14:第二支撑块15:第一滑槽

16:第三滑槽17:固定孔18:束缚带

19:挡板20:支撑垫21:转轴

22:副调节轴23:主调节轴24:安装架

25:支撑轴

α:第三夹角β:第二夹角γ:第一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至少包括垫子主体1、支撑垫20和腿部支撑机构。支撑垫20和腿部支撑机构均分别安装在垫子主体1上,其中:腿部支撑机构至少包括丝杠主体、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丝杠主体至少包括第一丝杠7、限位块9和第二丝杠13,其中:限位块9设置在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13之间。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13各自的一端分别与垫子主体1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第一调节块3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丝杠7上。在第一调节块3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一调节块3与限位块9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第二调节块1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丝杠13上。在第二调节块12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二调节块12与限位块9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优选的,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可以是“丁”字状。优选的,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13均可以是螺纹丝杠。优选的,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13的螺纹旋向相反。例如,第一丝杠7为左旋,第二丝杠13为右旋,或者第一丝杠7为右旋,第二丝杠13为左旋。

如图1所示,当患者的腿部固定在腿部固定在腿部支撑块8上时,可以转动丝杠主体,由于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13的螺纹旋向相反,因此在转动丝杠主体时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7上的第一调节块3与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13上的第二调节块12运动方向沿丝杠主体的轴向始终相反,即相向或者背离。所以,在医护人员需要调整患者两腿之间开合程度的时候,只需要转动丝杠主体即可实现患者两腿的同时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腿部支撑块8可以是长方体块状。

优选的,第一丝杠7的一端以贯穿第一支撑块6的方式与垫子主体1固定。第二丝杠13的一端以与第二支撑块14铰接的方式与垫子主体1固定,其中:第一丝杠7、第二丝杠13和限位块9各自的中轴线彼此重合。在第一丝杠7和/或第二丝杠13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13均能绕限位块9的中轴线转动。优选的,第一调节块3与第一丝杠7螺纹连接。优选的,第二调节块12与第二丝杠13螺纹连接。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分别与设置在垫子主体1的端部的第一滑槽15以嵌套的方式连接,其中:第一丝杠7与第二丝杠13各自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丝杠7与第二丝杠13同轴安装。在丝杠主体受到外力作用并绕其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下,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优选的,第一支撑块6和第二支撑块14均可以是长方体状。优选的,第一滑槽15可以是长方体状。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各自的第一端均分别与第一滑槽15嵌套连接,起到稳定装置的目的。例如,当调整患者的腿部姿态时,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在丝杠主体上螺纹传动,为了防止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发生翻转,因此将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各自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15嵌合,当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在丝杠主体的作用下移动时,将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各自的第一端会在第一滑槽15中滑动,因此保证第一调节块3与第二调节块12不发生翻转。优选的,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各自的第二端上均分别设有腿部支撑块8。腿部支撑块8上设有挡板19。挡板19上按照贯穿的方式设有固定孔17,其中:在腿部支撑块8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腿部支撑块8与支撑垫20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腿部支撑块8与第一调节块3彼此之间的第一夹角γ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腿部支撑块8与第二调节块12彼此之间的第二夹角β能够增大或者减小。优选的,挡板19可以是长方体状。如图2所示,当患者的腿部固定并调整时,腿部在往两侧移动时其轴线要发生角度偏转,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的舒适度,需要使直接与患者腿部接触的腿部支撑块8与在其下边的第一调节块3和/或第二调节块12彼此之间的第一夹角γ和/或第二夹角β改变。如图2所示,例如,患者的两腿在身体不动的前提下进行姿态调整,其划过的范围呈扇形状,当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彼此靠近时,第一夹角γ与第二夹角β减小,腿部支撑块8与支撑垫20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大。当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彼此远离时,第一夹角γ与第二夹角β增大,腿部支撑块8与支撑垫20彼此之间的距离减小。

优选的,腿部支撑块8上设置有束缚带18。腿部支撑块8上安装有脚踏板11,其中:在脚踏板11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脚踏板11与腿部支撑块8的第一端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优选的,束缚带18可以是弹性绷带。优选的,束缚带18可以通过捆绑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腿部支撑块8上。由于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为了给不同的患者都能提供脚部支撑,将脚踏板11设计成位置可调型。

优选的,垫子主体1上设有安装架24。优选的,安装架2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垫子主体1上。垫子主体1的第二端设有转轴21,其中:安装架24上铰接有主调节轴23,转轴21贯穿支撑垫20。支撑垫20上铰接有副调节轴22。主调节轴23与副调节轴22嵌套并螺纹连接。在主调节轴23绕其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下,支撑垫20与垫子主体1彼此之间的第三夹角α能够按照支撑垫20绕转轴21的中轴线转动的方式增大或者减小。优选的,安装架24可以是长方体状。优选的,支撑垫20可以是长方体状。如图3所示,当患者的臀部高度需要调整时,医护人员转动主调节轴23,即可以通过副调节轴22与主调节轴23之间的螺纹传动进而推动支撑垫20绕转轴21的中轴线转动,实现第三夹角α的大小调整。

优选的,第一调节块3和第二调节块12各自的第二端均分别设有第二滑槽10。第二滑槽10中均分别安装有支撑轴25。其中:支撑轴25的第一端与第二滑槽10滑动连接。支撑轴25的第二端与腿部支撑块8固定连接。在腿部支撑块8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支撑轴25能够在第二滑槽10中滑动以使得腿部支撑块8与支撑垫20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优选的,第二滑槽10可以是t形槽。

优选的,在腿部支撑块8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腿部支撑块8能够绕支撑轴25的中轴线转动以使得腿部支撑块8与第一调节块3彼此之间的第一夹角γ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腿部支撑块8与第二调节块12彼此之间的第二夹角β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优选的,腿部支撑块8上设有第三滑槽16。脚踏板11与第三滑槽16嵌合连接。优选的,第三滑槽16可以是t形槽。

优选的,垫子主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扶手2。第一丝杠7的第一端设有转轮5。转轮5上按照偏心的方式设有把手4。优选的,转轮5可以是圆柱体状。例如,在患者的臀部被抬高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患者将在支撑垫20上有下滑的趋势,而患者可以通过两手抓持扶手2的方式减缓这种趋势,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妇科腔内超声检查垫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首先让患者平躺于支撑垫20上,然后医护人员根据需要通过转动主调节轴23的方式调节支撑垫20与垫子主体1彼此之间的第一夹角α已确定患者的臀部高度,接下来患者将腿部放置在腿部支撑块8上,此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脚踏板11的位置,使得患者的脚底能够抵靠至脚踏板11,然后用束缚带18将患者的腿部固定,最后,医护人员根据检查的需要转动丝杠主体调整患者两腿开合的程度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