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组织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5745发布日期:2020-05-22 21:1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组织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镜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软组织夹。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诊疗的飞速发展,对应消化系统因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切口或穿孔,目前常用的内镜修复方式为软组织夹闭合修复,软组织夹通过内镜进入患者体内,夹闭创口。

现有的软组织夹伸入至患者体内时,碰触到软组织时,张开的夹紧端会闭合,在放置在理想的夹持位置之前,需要反复打开夹紧端,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大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组织夹,一次打开夹紧端,即使其碰触到软组织也会始终保持张开状态,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操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组织夹,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夹头部,所述夹头部包括保护套和安装在保护套内的夹紧单元,所述保护套套设在夹紧单元外部,保护套的一端为夹口端,另一端为限位端;所述夹紧单元伸出到保护套夹口端外部的一端为夹紧端,所述夹紧单元的另一端伸入保护套的内部;

钳夹部,用于与所述夹紧单元相连,并移动夹紧单元在保护套内的位置以控制夹紧单元夹紧端的张合状态;所述钳夹部上设置有固位部,当所述钳夹部将夹紧单元移向保护套的夹口端直至夹紧端达到最大张角,固位部使得夹紧端保持最大张角。

进一步,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组织夹臂,所述组织夹臂伸出在保护套夹口端外侧的端头构成夹紧端;所述夹紧单元还包括与组织夹臂相连的牵移机构,所述牵移机构挤压在保护套内,用于固定住组织夹臂伸入到保护套内的位置,所述钳夹部的一端与牵移机构相连接,所述钳夹部推动牵移机构使得与其相连的组织夹臂移至保护套夹口端的外部,所述组织夹臂的张开弹性使得其夹紧端达到并保持最大张角。

进一步,所述牵移机构包括与组织夹臂相连接的弹性夹,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朝向保护套内壁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弹性夹的张开弹性使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紧紧地压靠在保护套内壁上;两个弹性夹臂的彼此相对的一侧还分别设有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所述钳夹部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之间。

进一步,所述钳夹部包括套设在保护套外面的外管,所述保护套在其限位端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外管上设有与保护套的限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外管在定位孔处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当保护套和外管彼此相连接时,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定位端依次穿过定位孔和限位孔并凸出在保护套的内侧,用于阻止保护套和外管彼此分离;当钳夹部拉动所述夹紧单元向保护套的限位端移动时,所述弹性夹上的其中一个弹性件顶部在弹力作用下伸入到所述限位孔中并将第二限位部顶出限位孔,使得外管便于与保护套相脱离,此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在弹力作用下张开,钳夹部的连接在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之间的连接端与所述牵移机构相脱离。

进一步,所述钳夹部还包括设置在外管内的拉移杆,所述外管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远离保护套的尾端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中设有可在限位框内移动的索环,所述索环与拉移杆相连接,所述拉移杆的远离索环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之间,实现钳夹部与牵移机构的连接;所述固位部设置在限位框上,当夹紧单元移向保护套的夹口端直至夹紧端达到最大张角时,固位部限制索环于限位框内的位置,使得夹紧端保持最大张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拉移杆伸入保护套内部的一端设有索帽,所述索帽卡接在两个卡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组织夹臂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两侧,用于防止夹紧单元从保护套内脱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内部于夹紧单元的两侧设有防转部,用于防止夹紧单元在保护套的内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组织夹臂的一个夹紧端上设有v型凸起部,所述组织夹臂的另一个夹紧端上开设有与v型凸起部相对应的v型凹槽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限位孔、外管的定位孔和第二限位部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保护套与夹紧单元为分体结构,夹紧单元可以在保护套内移动,夹紧单元的夹紧端所在处完全移至保护套夹口端的外部时,由于组织夹臂具有弹性和设置的固位部,即使组织夹臂的夹紧端碰触到软组织,组织夹臂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力,而且固位部能够阻止夹紧端向保护套内部移动,夹紧端也能保持最大的张角,不会再次闭合,避免了医生反复打开夹紧端,以此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操作难度。

(2)夹头和钳夹部组成软组织钳夹,拉动拉移杆,使两个组织夹臂的夹紧端张角减小,方便将该软组织钳夹插入到内镜的管道。安装在外管上的第二限位部置于保护套的限位孔和外管的定位孔内,在拉动拉移杆时,能够防止保护套和外管发生相互移动,使得组织夹臂的夹紧端与保护套发生相对位移,以此减小两个夹紧端的张角,使得夹紧端夹持住软组织切口。

(3)在手柄的尾端设置限位框,能够防止拉移杆移动的距离超过设定值。当索环碰触到限位框时,组织夹臂的夹紧端刚好闭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4)在保护套的内部设置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杆,两个组织夹臂位于限位杆的两侧,能够防止整个夹紧单元从保护套内脱落。保护套的内部于夹紧单元的两侧设置防转部,用于防止夹紧单元在保护套的内发生相对转动,提高夹持位置的准确性。

(5)组织夹臂的夹紧端上的v型凸起部和v型的凹槽部相互配合,能够增加夹紧端的夹紧程度,防止组织夹臂与软组织切口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软组织夹的结构图;

图2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释放钳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a-a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的剖面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保护套100-环形夹槽11-组织夹臂110-凸起部111-凹槽部

12-第一限位部13-弹性夹130-第一弹性件

131-第一挤压件132-第二弹性件133-第二挤压件14-防转部

20-外管200-第二限位部21-拉移杆210-索帽211-索环22-手柄

220-第一指环221-限位框30-释放钳主体31-第二指环32-推拉杆

33-拉动环34-释放钳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软组织夹的夹头,包括保护套10和安装在保护套10内的夹紧单元,保护套10套设在夹紧单元外部,保护套10的一端为夹口端,另一端为限位端。夹紧单元伸出到保护套10夹口端外部的一端为夹紧端,夹紧单元的另一端伸入到保护套10的内部,该夹紧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保护套10在其限位端设置有与限位件相对应的限位孔。

如图1和图2所示,夹紧单元包括两个组织夹臂11,两个组织夹臂11张开一定的角度,组织夹臂11伸出保护套10的一端为夹紧端。如图5所示,其中一个夹紧端上设有v型凸起部110,另一个夹紧端上开设有v型的凹槽部111,当两个夹紧端闭合时,凸起部110卡在凹槽部111内,能够更好的固定住软组织切口。如图1和图5所示,组织夹臂11为拱形,增加耐受力。组织夹臂11上连接有牵移机构,用于牵引组织夹臂11在保护套10内移动。本实施例中,牵移机构包括连接在组织夹臂11上的弹性夹13,弹性夹13朝向保护套10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与保护套10的接触面均为弧形,方便两个弹性件进出保护套10上开设的两个限位孔。本实施例中,两个弹性件的两端也可以为直角,弹性夹13于第一弹性件13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一挤压件131,弹性夹13于第二弹性件13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挤压件133。第一挤压件131和第二挤压件133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保护套10上开设两个限位孔以便通过移动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在保护套10内的位置来改变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的张合状态。也可以在保护套10上只开设一个限位孔,如图2所示,在与限位孔相对的位置处设置环形夹槽100,当需要移动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时,一个钳头夹住环形夹槽100,另一个钳头夹住第一弹性件130。

本实施例中,组织夹臂11为一体结构,在组织夹臂11上设置有扭簧,使得组织夹臂11具有张开弹性。

组织夹臂11和牵移机构均为弹性材料,第一挤压件131、第二挤压件133、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挤压在保护套10内,用于固定住组织夹臂11伸入到保护套10内的位置。

保护套10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2,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为限位杆,组织夹臂11位于第一限位部12的两侧,用于防止夹紧单元从保护套10内脱落。如图7所示,保护套10的内部于夹紧单元的两侧设有防转部14,使得保护套10内部形成与牵移机构形状相吻合的通道,用于防止夹紧单元在保护套10内发生相对转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软组织夹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夹头部,夹头部包括保护套10和安装在保护套10内的夹紧单元,保护套10套设在夹紧单元外部,保护套10的一端为夹口端,另一端为限位端;夹紧单元伸出到保护套10夹口端外部的一端为夹紧端,夹紧单元的另一端伸入保护套10的内部。

钳夹部,用于与夹紧单元相连,并移动夹紧单元在保护套10内的位置以控制夹紧单元夹紧端的张合状态;钳夹部上设置有固位部,当钳夹部将夹紧单元移向保护套10的夹口端直至夹紧端达到最大张角,固位部使得夹紧端保持最大张角。

如图1和图2所示,钳夹部包括套设在保护套10表面的外管20,外管20内设有拉移杆21,拉移杆21伸入保护套10内部的一端设有索帽210,索帽210卡设在第一挤压件131、第二挤压件133共同形成的卡槽内。拉移杆21为可以弯曲的金属杆,拉移杆21为弹性部件,索帽210可以为楔形的,也可以为球形的。

外管20上开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定位孔,外管20上连接有第二限位部200,第二限位部200与限位孔和定位孔相互配合,用于固定住保护套10。

外管20的尾端设有手柄22,手柄22的尾端设有限位框221,拉移杆21伸入到限位框22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索环211,索环211滑动设置在限位框221内。能够防止拉移杆21移动的距离超过设定值。当索环211碰触到限位框221时,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刚好闭合,索帽210脱离第一挤压件131和第二挤压件133构成的卡槽,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当推动索环211,索环211推动拉移杆21向保护套10的夹口端,直至拉移杆21推动组织夹臂11完全伸出至保护套10的外部,此时固位部卡住索环211,索环211的位置被限制住,进而使得组织夹臂11的位置被限制住,使组织夹臂11保持最大张角。当需要拉动索环211时,将打开固位部的卡口,使固位部与索环211分离。本实施例中固位部为u型弹性铁夹。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一种夹头释放钳,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夹头部,夹头部包括保护套10和安装在保护套10内的夹紧单元,保护套10套设在夹紧单元外部,保护套10的一端为夹口端,另一端为限位端;夹紧单元伸出到保护套10夹口端外部的一端为夹紧端,夹紧单元的另一端伸入到保护套10的内部;

释放钳部,用于当夹紧单元的夹紧端夹合时,驱动夹紧单元向保护套10夹口端一侧移动以张开夹紧端。

释放钳部包括释放钳主体30,即释放钳软管、释放钳臂34和推拉杆32,释放钳臂34交叉放置铰接在释放钳主体30上,释放钳臂34与推拉杆32之间连接有钳臂伸缩联动单元。本实施例中钳臂伸缩联动单元为连接在推拉杆32上的两个金属连杆,金属连杆与释放钳臂34铰接,金属连杆与推拉杆32的铰接点,金属连杆与释放钳臂34的两个铰接点,两个释放钳臂34的铰接点,四个铰接点构成伸缩单元。推拉杆32伸出到调整钳软管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拉动环33。

限位孔的数量为两组,释放钳臂34通过挤压分别置于两组限位孔内的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调整牵移机构在保护套10内的位置,进而减小组织夹臂11伸入到保护套10内的长度,使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张开。

也可以在保护套10限位端设置一个限位孔和一个环形夹槽100,释放钳臂34夹住环形夹槽100和限位孔,使得保护套10的限位端发生变形,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被迫挤压到保护套10的内部,组织夹臂11向保护套10的夹口端移动,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张开。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一种软组织钳夹装置,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夹头部,夹头部包括保护套10和安装在保护套10内的夹紧单元,保护套10套设在夹紧单元外部,保护套10的一端为夹口端,另一端为限位端;夹紧单元伸出到保护套10夹口端外部的一端为夹紧端,夹紧单元的另一端伸入到保护套10的内部;

钳夹部,用于与夹紧单元相连,并移动夹紧单元在保护套10内的位置以控制夹紧单元夹紧端的张合状态;

释放钳部,用于当夹紧单元的夹紧端夹合时,驱动夹紧单元向保护套10夹口端一侧移动以张开夹紧端。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2、3、4的基础上,该软组织钳夹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夹头部和钳夹部组成软组织夹,通过内镜的管道将软组织夹的组织夹臂11和外管20的一部分送入到体内直至张开的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到达切口处。

s2,拉动索环211,直至索环211碰触到限位框221的一侧内壁,此时,夹紧端闭合,拉移杆21携带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移动至保护套10开设的限位孔处,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将限位孔内的第二限位部200弹起,且第一挤压件131和第二挤压件133分开,拉移杆21的索帽210与两个挤压件分离,外管20和保护套10分离,即夹头部脱离钳夹部。

s3,通过拉动第一指环220,将外管20移至体外。此时,夹头部闭合切口留在体内。若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夹持在理想的位置处,则结束操作;若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夹持的位置不理想,则进行步骤s4。

s4,将释放钳部通过内镜通道送入到夹头部所在的位置,通过拉动环33拉紧推拉杆32,使得两个释放钳臂34的夹紧端挤压第一弹性件130和第二弹性件132,该两个弹性件与保护套10发生相对位移,挤压在保护套10内壁上的组织夹臂11的夹紧端张开,组织夹臂11与被夹持不理想位置的软组织分离,拉动第二指环31,释放钳部携带夹头部移至体外。重复步骤s1、s2和s3,直至夹头部夹持在理想的位置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