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软组织提升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7953发布日期:2020-05-08 13:4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面部软组织提升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部整形用提升线。



背景技术:

自1994年以来业界对中面部解剖又有了新的认识。中面部外眶缘垂直线之内有一呈倒三角形的皮下致密的脂肪结缔组织,称之为颧脂肪垫,位于皮肤与sams筋膜之间,与sams连接疏松,与皮肤连接紧密,参与面部的表情活动(低等动物缺如)。随年龄增长颧脂垫会随地心引力向下前内松垂,即面中部的老化表现(鼻唇沟、颧颊沟、泪沟、赘颊、口周皱纹松弛等)。

现有技术中的提升线,为“一”形结构,线的上部形成朝下的锯齿,下部形成朝上的锯齿,术中将线平铺地设置在皮下组织内,通过将锯齿插入组织内,而增加组织的张紧度,这种方法称之为漂浮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将线的一端与组织缝合,线的另一端的锯齿钩在组织里,对组织进行提升,这种方法称之为固定法。

当需要的提升力较大时,需要使用较厚的提升线,而较厚的提升线很容易在皮肤表面凸显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

本技术:
提出一种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固定点更为结实,而且其能够在保证提升力的前提下作的尽量薄。

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包括:第一腿部、第二腿部、连接部;

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的上端,形成为形形状;

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上部分别形成有向上倾斜的锯齿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下端形成牵拉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的下部大于上部。

优选地,所述牵拉部的底端的宽度逐渐变小。

优选地,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两侧分别形成锯齿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腿部两侧的锯齿部镜像设置;所述第二腿部两侧的锯齿部镜像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腿部两侧的锯齿部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腿部两侧的锯齿部交错设置。

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锯齿部之间的间隔相等。

通过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将原先的一条提拉线分为两条,通过两条提拉线进行提拉,每条提拉线的受力就可以变得非常小,每条线就可以制作的很薄,可以有效地保证埋在组织中而不会凸显出来。通过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形提升线挂在预先选定的组织上,不需要与组织进行缝合固定点;需要拆除时,由于锯齿仅仅是一个方向的,便于抽出提拉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的连接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包括:第一腿部10、第二腿部20、连接部1。

连接部1连接在第一腿部10与第二腿部20的上端,形成为形形状。

第一腿部10和第二腿部20的上部分别形成有向上倾斜的锯齿部31;第一腿部10和第二腿部20的下端形成牵拉部2。

连接部1的横截面的下部大于上部。

牵拉部2的底端的宽度逐渐变小。

在第一腿部10和第二腿部20的两侧分别形成锯齿部31。

第一腿部10两侧的锯齿部31镜像设置;第二腿部20两侧的锯齿部31镜像设置。

第一腿部10两侧的锯齿部31交错设置;第二腿部20两侧的锯齿部31交错设置。

任意两个相邻的锯齿部31之间的间隔相等。

1)颧部提升线的植入法:1.标出颧部提升的部位(植入线全程位置),锚定悬吊点。2.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3.尖刀切开发际边缘锚定悬吊点皮肤两个点(每个点2.5mm)。4.用弯钩导引针从一个孔进针深至颞肌深部并从另一孔穿出将提升线拉出,从内侧口腔前庭唇龈沟处切开粘膜2mm,用颧部专用导引针插入在颧脂垫浅筋膜层行走,将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牵拉部从口腔内拉出,按预先设计定量拉出提升线,左手向上提拉组织,右手剪去线尾,皮肤切口用0/6缝合线缝合一针。

2)颊部提升线植入法:1.根据颊部松垂状况和面积大小决定提升的部位线的走向和线量。2.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3.尖刀切开耳前发际内锚定悬吊点皮肤两个点(每个点2.5mm);4.用弯钩导引针从一个孔进针深至骨膜并从另一孔穿出将颊部提升线拉出,用专用导引针从远端针孔进针在筋膜层穿行从发际线切口穿出将线沿针道拉出,左手向上提升组织,右手按设计定量拉出。剪断线尾,针孔缝合一针。



技术特征:

1.一种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腿部、第二腿部、连接部;

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的上端,形成为形形状;

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上部分别形成有向上倾斜的锯齿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下端形成牵拉部;

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的下部大于上部;

所述牵拉部的底端的宽度逐渐变小;

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两侧分别形成锯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腿部两侧的锯齿部镜像设置;所述第二腿部两侧的锯齿部镜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腿部两侧的锯齿部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腿部两侧的锯齿部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相邻的锯齿部之间的间隔相等。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其包括:第一腿部、第二腿部、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的上端,形成为“∩”形形状;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上部分别形成有向上倾斜的锯齿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下端形成牵拉部。通过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将原先的一条提拉线分为两条,通过两条提拉线进行提拉,每条提拉线的受力就可以变得非常小,每条线就可以制作的很薄,可以有效地保证埋在组织中而不会凸显出来。通过本申请的面部软组织提升线,∩形提升线挂在预先选定的组织上,不需要与组织进行缝合固定点;需要拆除时,由于锯齿仅仅是一个方向的,便于抽出提拉线。

技术研发人员:崔相平;崔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崔相平;崔雷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