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应急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6121发布日期:2020-03-27 13:20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应急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应急纸尿裤。



背景技术:

在纸尿裤出现之前,大人们给婴儿用的一直都是尿布,可以说尿布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其具有来源方便。循环利用的优点。但婴儿每尿一次就得清洗晾干,费时费力;沾尿后就是湿黏黏一片,很容易发生漏尿的情况。纸尿裤的出现,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1)纸尿裤用过即扔,避免了父母换洗尿布之累;(2)纸尿裤相对于传统尿布而言,更能减少粪便中细菌的传播和污染,使婴儿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卫生;(3)纸尿裤表面干爽,减少了婴儿因尿湿而醒来的次数,大大改善了婴儿的睡眠质量。

婴儿在3岁之前,尤其是1岁半之前对大小便的把控能力很弱,无法控制自己的排尿排便,这是由于婴儿大脑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基本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而且控制排便排尿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从一出生开始婴儿就开始使用纸尿裤。随着婴儿不断地发育,婴儿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增强,白天就可以尝试不穿纸尿裤。不过外出时有时候会出现想要排泄却找不到厕所或厕所距离太远,孩子憋不住的窘境,这时候往往只能就近找个隐蔽的地方解决。这种行为有损环境卫生,容易产生异味和细菌,也考验着个人的文明素质。事后再对排泄物进行清理,往往难以处理干净,多数会留下痕迹。因此,出门前有必要携带些纸尿裤以备不时之需,防止上述描述的情况的出现。但现有的户外应急纸尿裤在使用之后只能简单的折叠下就被丢弃,脏东西容易露出,不及时处理容易散发气味,影响周围卫生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应急纸尿裤,解决现有技术中纸尿裤丢弃不当容易散发异味和污染周边其他地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户外应急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定义沿纸尿裤本体长度方向为纵向,沿纸尿裤本体宽度方向为横向,所述纸尿裤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导流层、吸收芯体、防漏底层,所述吸收芯体和防漏底层之间设有抗菌除臭层,所述防漏底层包括透气薄膜及设置在透气薄膜下方的拒水无纺布,所述拒水无纺布的底部设有第一可降解材料层,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的长度为纸尿裤本体长度的40%~60%,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与拒水无纺布的纵向一端和横向两端胶黏,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与拒水无纺布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与拒水无纺布形成开口位于纸尿裤本体中部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开口一侧的下表面横向设有背胶,所述背胶的底部覆盖有离型纸。

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菌除臭层为纳米银无纺布层。

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菌除臭层上均匀分布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的活性炭颗粒的目数为200~500。

进一步改进:所述拒水无纺布底部还设有第二可降解材料层,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与拒水无纺布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与拒水无纺布的纵向另一端和横向两端胶黏,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的长度为纸尿裤本体长度的50%~70%,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与第一可降解材料层部分重叠,所述重叠部分中第二可降解材料层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可降解材料层下表面的下方。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和第二可降解材料层重叠的纵向长度为2~4cm。

进一步改进:所述背胶的长度为5~7cm,宽度为1.5~2.5c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纸尿裤作为应急纸尿裤,在纸尿裤防漏底层下方设置第一可降解材料层,婴幼儿排泄完后首先将纸尿裤卷起,然后将容置腔向外轻轻翻折,将纸尿裤收纳在容置腔翻折后形成的袋体内,撕开离型纸将背胶粘附在疏水无纺布上,排泄物并紧紧地包裹住不会漏出,可以直接丢弃到垃圾桶内,占用空间小,不会污染垃圾桶内的其他垃圾,扩大污染范围。进一步在防漏底层下方设置第二可降解材料层,向外翻折后可形成更大的袋体,可容纳更多的排泄物。用完的纸尿裤有异味,同时容易滋生细菌,包裹严实后能降低异味和细菌的扩散,同时纸尿裤内设有抗菌除臭层能达到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尤其是夏季时节,不会有异味跑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可降解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二可降解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3,一种户外应急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1,定义沿纸尿裤长度方向为纵向,沿纸尿裤宽度方向为横向,纸尿裤本体1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腰部2和后腰部3,后腰部3上横向两端设有魔术贴刺面4,前腰部2设有与魔术贴刺面4相配合的魔术贴毛面5,纸尿裤本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6、导流层7、吸收芯体8、防漏底层9,所述透液性面层6包括亲水无纺布61以及设于亲水无纺布61横向两侧的疏水无纺布62,所述吸收芯体8包括无尘纸81以及被无尘纸81包裹的吸收芯82,所述吸收芯体8和防漏底层9之间设有抗菌除臭层10,所述抗菌除臭层10为纳米银无纺布层,在抗菌除臭层10上均匀分布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的活性炭颗粒为300目,所述防漏底层9包括透气薄膜91及设置在透气薄膜91下方的拒水无纺布92,所述拒水无纺布92的底部设有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与拒水无纺布92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的长度为纸尿裤本体1长度的40%~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降解材料11的长度为纸尿裤本体1长度的50%,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与拒水无纺布92的纵向一端和横向两端胶黏,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与拒水无纺布92形成开口位于纸尿裤本体1中部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开口一侧的下表面设有背胶12,所述背胶12的长度为7cm,宽度为1.5cm,所述背胶12的底部覆盖有离型纸13。

实施例二

参考图4至图6,所述拒水无纺布92的底部还设有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与拒水无纺布92的纵向另一端和横向两端胶黏,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与拒水无纺布92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的长度为纸尿裤本体1长度的50%~7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的长度为纸尿裤本体1长度的60%,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与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部分重叠,重叠部分15的纵向长度为3cm,重叠部分15中第二可降解材料层14上表面位于第一可降解材料层11下表面的下方。纸尿裤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纸尿裤防漏底层下方设置第一可降解材料层,在婴幼儿排泄完后首先将纸尿裤卷起,然后将容置腔向外轻轻翻折,将纸尿裤收纳在容置腔翻折后形成的袋体内,撕开离型纸将背胶粘附在疏水无纺布上,排泄物并紧紧地包裹住不会漏出,可以直接丢弃到垃圾桶内,占用空间小,不会污染垃圾桶内的其他垃圾,扩大污染范围。进一步在防漏底层下方设置第二可降解材料层,向外翻折后可形成更大的袋体,可容纳更多的排泄物。用完的纸尿裤有异味,同时容易滋生细菌,包裹严实后能降低异味和细菌的扩散,同时纸尿裤内设有抗菌除臭层能达到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尤其是夏季时节,不会有异味跑出。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