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8811发布日期:2020-02-07 22: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护理床。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便包括医疗护理床;

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又出现了语音操作和眼睛操作的电动护理床,既方便了对病人的护理,又丰富了病人的精神娱乐生活;

其中一篇专利号为cn201520743768.8的专利申请,该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床,通过设置呼吸器柜子、滑轨和输液架,达到使该装置实现了多功能护理病人的目的,但是这种护理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搭建操作复杂、移动过程中减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快速搭建护理床对病人进行护理的的需求。因此,需要在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床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搭建操作复杂、移动过程中减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减震杆、卡槽、嵌入槽和卡头,利用减震杆上设有的弹簧对静音脚轮移动时产生的颠簸震动进行过滤,从而令护理床移动时更加稳定,同时将卡头卡入卡槽中,使得床架快速的与床头进行拼接,且扶手通过将调节杆插入对应的嵌入槽中,使得扶手实现在床架上的快速拆装,具有操作便利工作效率高减震性能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包括床头、床架和扶手,所述床架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头,所述床架上方前后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扶手;

所述床头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床头上方左右两侧均开口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架内部嵌入设置有减震杆,所述支撑架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嵌套设置有静音脚轮;

所述床架下方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床架下方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床架中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床架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三个嵌入槽,所述床架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床架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头;

所述扶手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根调节杆。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头形状可为梯形、三角形和“t”形中任意一种,且嵌入槽形状大小与卡头相契合。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震杆外表面与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且减震杆呈均匀排列设置在支撑架内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的高度调节范围为15-25cm,且调节杆数量和直径与嵌入槽相契合。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内部贯穿设置有螺孔,且螺孔直径与床架上设有的螺孔直径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夹内部呈“u”字形开口,且固定夹内部嵌入有固定螺杆。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放置盒与床架之间可通过螺钉和卡槽中任意一种方式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设置有减震杆,通过在减震杆外表面与内部均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伸缩实现对护理床移动时产生的震动进行过滤减弱,有效防止震动影响到病人,且减震杆呈均匀排列,使得减震杆对震动均衡可分散承担。

(2)为使得床头与床架快速的拼接,可通过将卡头嵌入进卡槽中,通过卡头与卡槽的相契合连接,使得床头稳固快速的与床架进行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将调节杆插入对应的嵌入槽中,同时利用螺钉贯穿调节杆和床架上的螺孔,防止扶手脱落,使得扶手实现在床架上的快速拆装。

(4)为实现对输液架的快速固定,可通过将输液架卡入内部呈“u”字形开口的固定夹中,再由固定夹内部的固定螺杆旋紧固定,使得输液架快速的固定在床架上方。

综上,该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搭建操作复杂、移动过程中减震性能差的问题,具有操作便利工作效率高减震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头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架与扶手连接详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头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剖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床头;101-支撑架;1011-减震杆;1012-伸缩杆;1013-静音脚轮;102-卡槽;2-床架;201-支撑杆;202-放置盒;203-转轴;204-嵌入槽;205-固定夹;206-卡头;3-扶手;301-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固定螺杆和弹簧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

固定螺杆(广东粤螺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弹簧(北京奥利达弹簧厂)。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包括床头1、支撑架101、减震杆1011、伸缩杆1012、静音脚轮1013、卡槽102、床架2、支撑杆201、放置盒202、转轴203、嵌入槽204、固定夹205、卡头206、扶手3和调节杆301,床架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头1,床架2上方前后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扶手3,床头1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1,床头1上方左右两侧均开口设置有卡槽102,支撑架101内部嵌入设置有减震杆1011,减震杆1011外表面与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且减震杆1011呈均匀排列设置在支撑架101内部,通过在减震杆1011外表面与内部均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伸缩实现对护理床移动时产生的震动进行过滤减弱,有效防止震动影响到病人,且减震杆1011呈均匀排列,使得减震杆1011对震动均衡可分散承担,支撑架101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12,伸缩杆1012下端嵌套设置有静音脚轮1013,床架2下方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1,床架2下方固定连接有放置盒202,放置盒202与床架2之间可通过螺钉和卡槽中任意一种方式连接固定,通过将放置盒202利用螺钉和卡槽任意方式与床架2固定,使得放置盒202内部可放置氧气瓶等急救物品,方便心脑血管病人的突发急救,床架2中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03,床架2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三个嵌入槽204,床架2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05,固定夹205内部呈“u”字形开口,且固定夹205内部嵌入有固定螺杆,通过将输液架卡入内部呈“u”字形开口的固定夹205中,再由固定夹205内部的固定螺杆旋紧固定,使得输液架快速的固定在床架2上方,床架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头206,卡头206形状可为梯形、三角形和“t”形中任意一种,且嵌入槽204形状大小与卡头206相契合,通过将卡头206嵌入进卡槽102中,通过卡头206与卡槽102的相契合连接,使得床头1稳固快速的与床架2进行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扶手3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根调节杆301,调节杆301的高度调节范围为15-25cm,且调节杆301数量和直径与嵌入槽204相契合,且调节杆301内部贯穿设置有螺孔,且螺孔直径与床架2上设有的螺孔直径保持一致,通过将调节杆301插入对应的嵌入槽204中,同时利用螺钉贯穿调节杆301和床架2上的螺孔,防止扶手3脱落,使得扶手3实现在床架2上的快速拆装。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搭建的心血管病专用护理床时,首先,将汇创各部件进行组装搭建,可通过将卡头206嵌入进卡槽102中,通过卡头206与卡槽102的相契合连接,使得床头1稳固快速的与床架2进行组装,随后将调节杆301插入对应的嵌入槽204中,同时利用螺钉贯穿调节杆301和床架2上的螺孔,防止扶手3脱落,使得扶手3实现在床架2上的快速拆装,组装好后将被褥等物品铺垫好,病人躺卧在床上后若需要移动时,为防止病人被颠簸震动影响休息,可通过在减震杆1011外表面与内部均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伸缩实现对护理床移动时产生的震动进行过滤减弱,有效防止震动影响到病人,为防止病人突发状况,可通过通过将放置盒202利用螺钉和卡槽任意方式与床架2固定,使得放置盒202内部可放置氧气瓶等急救物品,方便心脑血管病人的突发急救,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搭建操作复杂、移动过程中减震性能差的问题,具有操作便利工作效率高减震性能好等优点。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