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164发布日期:2020-05-22 21:2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棒,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不良以及紧张压力增加,造成身体各部位时常发生酸痛症状,大多数的酸痛症状初期,通常都会有发炎和痉挛情形,渐至组织沾连肿硬,进而阻碍气血循环、局部组织代谢不良、产生关节与骨质退化、及组织失去自我重建能力等情形。市面上有很多小型、便捷的按摩棒,便于使用者自行对身体进行按摩,缓解疼痛。

然而,大部分的按摩棒都不能够完全,不利于按摩棒与人体的充分接触,比如腿部。对于按摩的主体部分,大部分采用的也都是在滚筒的表面设置按摩凸起,按摩效果不好,也不能够很好的与人体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一定弯曲度,能够与人体充分接触,提高按摩效果的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包括把手、棒体、按摩部件;

把手设于棒体的端部;

棒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棒体能够弯曲;

按摩部件包括内部连接件、按摩齿;

内部连接件,用于将相邻的按摩齿间隔开,内部连接件套设在棒体上;

内部连接件、按摩齿的数量一致,按摩齿套设在内部连接件的中心位置,内部连接件关于按摩齿的中心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内部连接件包括圆筒部、凸环、连接筋,圆筒部、凸环、连接筋为一体结构,按摩齿套设在凸环上,连接筋为斜板状,连接筋用于连接凸环与凸环两侧的圆筒部,连接筋等距设置在圆筒部的外周,连接凸环对称设置在凸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按摩齿上的齿牙为弧形状,齿牙等距设置在按摩齿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按摩齿上设有多组孔,孔呈环形阵列布设在按摩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把手与棒体为插拔式连接,把手外表面设有防滑硅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把手与棒体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从把手端至棒体的中心,按摩齿的直径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棒体能够弯曲,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时,握住把手,一旦对把手向下压,就能够使得棒体弯曲,使得按摩部件与人体充分接触,能够大大提高按摩的效果;

2、由于按摩部件由多组连接件、按摩齿组成,连接件对按摩齿进行间隔,连接件之间的缝隙,以及按摩齿之间的间隔,给棒体留出了弯曲空间,能够适应棒体的形变;

3、斜板状的连接筋,结构美观,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4、按摩齿上的齿牙为弧形状,齿牙等距设置在按摩齿的边缘,舒适度高,且美观;

5、按摩齿上的多组孔,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便于滚动;

6、把手外表面设有防滑硅胶套,增加了可靠性;

7、把手与棒体过盈配合,安装便捷性高;

8、从把手端至棒体的中心,按摩齿的直径依次减小,使得把手端端按摩部件能够与人体充分接触,即使在棒体弯曲时,也能够保证按摩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直径渐变的按摩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2-棒体;3-按摩部件;31-内部连接件;32-按摩齿;311-圆筒部;312-凸环;313-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2,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包括把手1、棒体2、按摩部件3;

把手1设于棒体2的端部;

棒体2由弹性材料制成,棒体2能够弯曲;

按摩部件3包括内部连接件31、按摩齿32;

内部连接件31,用于将相邻的按摩齿32间隔开,内部连接件31套设在棒体2上;

内部连接件31、按摩齿32的数量一致,按摩齿32套设在内部连接件31的中心位置,内部连接件31关于按摩齿32的中心线对称,结构简单且美观。

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棒体2能够弯曲,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时,握住把手1,一旦对把手1向下压,就能够使得棒体2弯曲,使得按摩部件3与人体充分接触,能够大大提高按摩的效果。由于按摩部件3由多组连接件31、按摩齿32组成,连接件31对按摩齿32进行间隔,连接件31之间的缝隙,以及按摩齿32之间的间隔,给棒体2留出了弯曲空间,能够适应棒体2的形变。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内部连接件31包括圆筒部311、凸环312、连接筋313,圆筒部311、凸环312、连接筋313为一体结构,按摩齿32套设在凸环312上,按摩齿32与凸环312紧密连接,连接筋313为斜板状,连接筋313用于连接凸环312与凸环312两侧的圆筒部311,连接筋313等距设置在圆筒部311的外周,连接凸环312对称设置在凸环312的两侧,结构美观,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按摩齿32上的齿牙为弧形状,能够减少刺痛感,齿牙等距设置在按摩齿32的边缘,美观,且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按摩齿32上设有多组孔,孔呈环形阵列布设在按摩齿32上,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便于滚动。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把手1与棒体2为插拔式连接,把手1外表面设有防滑硅胶套,增加了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把手1与棒体2过盈配合,通过把手1与棒体2表面间产生弹性压力,从而获得紧固的联接,安装方便。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从把手1端至棒体2的中心,按摩齿32的直径依次减小,便于靠近把手1端端按摩齿32与人体充分接触,如背部边缘、腿部等非平面部位。其中,按摩齿32的数量为9个。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形可弯曲按摩棒,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棒体2能够弯曲,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时,握住把手1,一旦对把手1向下压,就能够使得棒体2弯曲,使得按摩部件3与人体充分接触,能够大大提高按摩的效果;

2、由于按摩部件3由多组连接件31、按摩齿32组成,连接件31对按摩齿32进行间隔,连接件31之间的缝隙,以及按摩齿32之间的间隔,给棒体2留出了弯曲空间,能够适应棒体2的形变;

3、斜板状的连接筋313,结构美观,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4、按摩齿32上的齿牙为弧形状,齿牙等距设置在按摩齿32的边缘,舒适度高,且美观;

5、按摩齿32上的多组孔,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便于滚动;

6、把手1外表面设有防滑硅胶套,增加了可靠性;

7、把手1与棒体2过盈配合,安装便捷性高;

8、从把手1端至棒体2的中心,按摩齿32的直径依次减小,使得把手1端端按摩部件3能够与人体充分接触,即使在棒体2弯曲时,也能够保证按摩的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