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440发布日期:2020-05-20 02:2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但是目前引流护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引流管易脱落,负压环境难以维持造成引流液或气体倒流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气胸,引流管易发生堵塞。这些问题都使得护理进程缓慢,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极大地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护理引流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引流装置存在的易堵塞、易脱落、易回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管连接的引流容器,引流管上端中部设置有球阀,球阀下端的引流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倒y形的一级过滤分流阀和二级过滤分流阀;一级过滤分流阀和二级过滤分流阀侧端分别连接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底端均连接有球阀并通过汇集接头连接至所述引流管;

引流管底端连接单向进入阀后和所述引流容器固定连接,引流容器内部滑动连接有负压活塞,负压活塞底部通过连杆组和丝杠连接有负压转轮;引流容器顶端连接有单向出气阀。

优选的,所述引流容器左右侧均设置有定位耳,定位耳内均连接有定位绑带,左侧的定位绑带的外侧和右侧的定位绑带的内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和刺面;所述引流容器的底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负压活塞底部左侧铰接有两根相同的、前后对称分布的左连杆,所述负压活塞底部右侧铰接有右连杆;所述两根左连杆共同铰接有左旋螺母座,所述右连杆铰接有右旋螺母座;

所述引流容器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顶端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两个支撑座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前后侧的支撑座固定连接有导轨杆;双向螺杆由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杆固定连接;

所述左旋螺母座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的右侧,所述左旋螺母座和所述两根导轨杆滑动连接;所述右旋螺母座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的左侧;所述双向螺杆外端伸出所述引流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负压转轮。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分流阀和所述二级过滤分流阀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倒y形的主体,主体包括竖直的主管和斜向下的次管,主管内设置有和所述次管倾斜角相同的分流滤板,分流滤板顶端最低处和次管内壁平齐。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分流阀内设置的分流滤板的过滤孔径大于所述二级过滤分流阀内设置的分流滤板的过滤孔径。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结构相同,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顶端和所述引流管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内侧底部均设置有滤除板,所述两个滤除板的过滤孔径相同;

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左右侧均设置有连接耳,连接耳内均连接有连接绑带,所述左侧的连接绑带的外侧和右侧的连接绑带的内侧均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和刺面。

优选的,所述单向进入阀和单向出气阀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所述单向进入阀内侧上下端均设置有环形的卡环,上端的卡环下侧放置有可在单向进入阀内上下滑动的卡板,卡板外圆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的通过槽,所述卡板下侧设置有卡位弹簧,卡位弹簧底部位于下端的所述卡环上侧。

优选的,所述球阀包括阀本体,阀本体中部开有球形的球孔,球孔内转动连接有球状的转珠,转珠上开有贯穿球心的透液孔,转珠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柄,转柄通过转动轴伸出所述阀本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一级过滤分流阀和二级过滤分流阀将引流液中的大颗粒物分阶段的滤除,既减少了因为大颗粒物造成堵塞的风险,又防止了因为一次强制性过滤而造成的堵塞的情况的发生,有效地加快了引流的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本装置通过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引流容器上设置的各种绑带及魔术贴将本装置稳定的定位在各个位置,减少了脱落情况的发生,有效地避免了外界空气进入患者体内而造成的气胸等问题。

3、本装置通过引流容器内单向进入阀、单向出气阀以及负压活塞,可以通过转动负压转轮通过双向螺杆及左连杆、右连杆的驱动将负压活塞从上至下稳定下滑,稳定地在引流容器上部制造出负压环境,当负压环境不足时,可以再次上移负压活塞,由于单向进入阀和单向出气阀的存在,不会对引流管内充气;之后再次进行负压活塞的下移即可再次增加负压。此设计有效地减少了负压环境维持不稳定而造成回流的风险,并且能持续加深的制造负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引流管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引流容器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负压活塞及其驱动部件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负压活塞其连杆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安装底板及其部件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一级过滤分流阀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二级过滤器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单向进入阀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引流装置的球阀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管1连接的引流容器2,引流管1上端中部设置有球阀3,球阀3下端的引流管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倒y形的一级过滤分流阀4和二级过滤分流阀8;一级过滤分流阀4和二级过滤分流阀8侧端分别连接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底端均连接有球阀3并通过汇集接头12连接至所述引流管;

引流管1底端连接单向进入阀13后和所述引流容器2固定连接,引流容器2内部滑动连接有负压活塞17,负压活塞17底部通过连杆组和丝杠连接有负压转轮23;引流容器2顶端连接有单向出气阀14。

所述引流管1用于将积液或空气引入所述引流容器2内,引流容器2用于吸取和存储积液或空气。球阀3用于打开或关闭各类管道。一级过滤分流阀4用于对积液进行一次过滤,二级过滤分流阀8用于对积液进行二次过滤。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的用于将过滤出的大颗粒滤除,防止其发生堵塞的情况。

其中,一级过滤分流阀4侧端连接有一级分流管5,一级分流管5末端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过滤器6,一级过滤器6末端连接球阀3后连接有一级回流管7,一级回流管7连接所述汇集接头12。二级过滤分流管8侧端固定连接有二级分流管9,二级分流管9末端固定连接所述二级过滤器10,二级过滤器末端连接球阀3后连接有二极回流管11。

单向进入阀13和单向出气阀14配合,使得负压活塞17在向上运动时仅通过单向出气阀14将气体排出,负压活塞17向下运动时,通过单向进入阀13将积液或者空气抽出,形成负压环境。

所述引流容器2左右侧均设置有定位耳15,定位耳15内均连接有定位绑带16,左侧的定位绑带16的外侧和右侧的定位绑带16的内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和刺面;所述引流容器2的底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20。

引流容器2上设置两根定位绑带16可以将引流容器2稳定的定位在目标位置,使得引流容器2和引流管1不易脱落。出气孔20用于使得负压活塞17在下移时将气体排出。

所述负压活塞17底部左侧铰接有两根相同的、前后对称分布的左连杆19,所述负压活塞17底部右侧铰接有右连杆18;所述两根左连杆19共同铰接有左旋螺母座25,所述右连杆18铰接有右旋螺母座26;

所述引流容器2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27,安装底板27顶端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4,所述两个支撑座24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2,双向螺杆22前后侧的支撑座24固定连接有导轨杆21;双向螺杆22由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杆固定连接;

所述左旋螺母座25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22的右侧,所述左旋螺母座25和所述两根导轨杆21滑动连接;所述右旋螺母座26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22的左侧;所述双向螺杆22外端伸出所述引流容器2并固定连接所述负压转轮23。

所述负压活塞17的运动原理为,通过转动所述负压转轮23,带着双向螺杆22转动,双向螺杆22的左右侧螺纹连接的左旋螺母座25和右旋螺母座26相向或相对运动,值得一提的是,左旋螺母座26沿着导轨杆21移动,对负压活塞17的稳定运动起到限制作用。负压活塞17底部的三个连杆对负压活塞17起到稳定作用。

负压活塞17的侧端为橡胶层,对气密性起到增强的作用。

所述一级过滤分流阀4和所述二级过滤分流阀8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倒y形的主体,主体包括竖直的主管和斜向下的次管,主管内设置有和所述次管倾斜角相同的分流滤板28,分流滤板28顶端最低处和次管内壁平齐。

一级过滤分流阀4和所述二级过滤分流阀8通过其内侧倾斜的结构,能在过滤的同时实现将过滤出的颗粒或残渣冲至次管内,并经一级分流管5流至一级过滤器6内。

所述一级过滤分流阀4内设置的分流滤板28的过滤孔径大于所述二级过滤分流阀8内设置的分流滤板28的过滤孔径。

一级过滤分流阀4和二级过滤分流阀8通过先后对大、小颗粒的易堵物进行过滤,不但效率高,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因直接过滤而造成的堵塞风险。

所述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的结构相同,所述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9,密封盖29顶端和所述引流管1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内侧底部均设置有滤除板32,所述两个滤除板32的过滤孔径相同;

所述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左右侧均设置有连接耳30,连接耳30内均连接有连接绑带31,所述左侧的连接绑带31的外侧和右侧的连接绑带31的内侧均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和刺面。

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的用于将一级过滤分流阀4和所述二级过滤分流阀8滤出的残渣滤除,既不会造成堵塞也保证了引流管1主体的流动性,还将残渣留住,具有很好地过滤效果和实用价值。

并且,通过一级过滤器6和二级过滤器10上设置的连接绑带31可以将整个引流管1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不易脱落,增加了安全性。

所述单向进入阀13和单向出气阀14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所述单向进入阀13内侧上下端均设置有环形的卡环33,上端的卡环33下侧放置有可在单向进入阀13内上下滑动的卡板34,卡板34外圆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的通过槽35,所述卡板34下侧设置有卡位弹簧36,卡位弹簧36底部位于下端的所述卡环33上侧。

所述单向进入阀13的作用原理是:当负压活塞17向下运动时,由于单向进入阀13上端压力大于下端压力,故卡板34压着卡位弹簧36向下移动,使得上端的空气被吸入,也形成的负压环境。

所述单向出气阀14的出气原理为:当负压活塞17向上运动时,由于引流容器2内的压力大,推着卡板34向外移动,压缩卡位弹簧36,引流容器2内的气体便从通过槽35溢出。

故负压活塞17通过其上下运动可形成稳定的负压环境,便于将患者的积液或体内空气抽出。

所述球阀3包括阀本体,阀本体中部开有球形的球孔37,球孔37内转动连接有球状的转珠38,转珠38上开有贯穿球心的透液孔39,转珠38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柄40,转柄40通过转动轴伸出所述阀本体。

球阀3的作用不但是对各个管子进行关闭和打开,还可以帮助形成负压环境,关闭球阀3形成引流容器2内的负压环境后再打开即可稳定抽取积液或患者体内空气。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引流管1上端固定在患者的开口处,然后将引流管1及引流容器2呈向下状态的摆放,并使用连接绑带31和定位绑带16将其固定在合适位置,防止脱落。关闭最上端的球阀3,转动所述负压转轮23,使得负压活塞17向下至底部后再向上至顶端,再重复上述操作,形成一个稳定的负压环境。之后打开各个球阀,即可实现稳定的负压抽取,并且积液中的残渣会过滤至各个过滤器内,使得引流操作平稳进行,有效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引流管1、引流容器2、球阀3、一级过滤分流阀4、一级分流管5、一级过滤器6、一级回流管7、二级过滤分流阀8、二级分流管9、二级过滤器10、二级回流管11、汇集接头12、单向进入阀13、单向出气阀14、定位耳15、定位绑带16、负压活塞17、右连杆18、左连杆19、出气孔20、导轨柱21、双向螺杆22、负压转轮23、支撑座24、左旋螺母座25、右旋螺母座26、安装底板27、分流滤板28、密封盖29、连接耳30、连接绑带31、滤除板32、卡环33、卡板34、通过槽35、卡位弹簧36、球孔37、转珠38、透液孔39、转柄4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