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6069发布日期:2020-03-20 06:2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



背景技术:

注射美容是非手术整形美容的一种,利用注射的方法将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生物兼容性材料注射入真皮层或皮下,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达到减少皮肤皱褶或塑型的一大类整形手术的方法。

目前,注射整形美容技术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增长迅速,面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制剂及自体脂肪已成为常规的临床治疗项目,有大量的面部缺陷患者或求美者在接受这一治疗。但是,此疗法最大的并发症是血管栓塞,皮肤软组织的血管栓塞可以导致组织坏死、眼动脉的栓塞可致盲、颅内动脉的栓塞可以导致脑梗、肺梗(常见于颞部脂肪注射后的血管栓塞),甚至可以造成患者死亡。血管栓塞一旦发生,救治工作异常困难,所以,如何避免发生才是根本,即预防第一。如何最大限度的防止血管栓塞的出现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如今医学界的共识是:使用钝针(即注射管,cannula)要比锐针(即锐针头,needle)更安全;避开血管丰富的层次和部位;低压注射。可是,从已经发生的血管栓塞病例看,其中不乏钝针造成的。深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传统的圆柱形钝针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不能分离组织”:由于钝针只能在组织内前后运动,无法实施横向的分离,注射材料只能注入针管所产生的隧道内,既不平整美观,还易产生高压填充,如果血管不慎破裂,填充物会逆流到破裂的血管内,造成栓塞;如果术者使用钝针在组织内强行实施横向的剥离,由于圆柱形针管缺少扁平的剥离边缘,在剥离时会对组织产生很大的撕扯力,容易造成组织或血管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这种剥离型的注射管,可以通过头部特有的扁平状结构,轻松分离人体皮下软组织内的疏松层,而后再通过注射管顶端的开孔,注入填充剂或脂肪颗粒,可以达到更安全、更平整的效果。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其包括注射管体、连接在注射管体前端的注射针头和连接在注射管体后端的连接头,注射针头上设有注射口,注射口与注射管体连通,所述注射针头总体上呈扁平状,其前后两侧为平面,左右两侧和顶端为弧形,平面部分与弧形部分交接处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管体和注射针头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针头和注射管体在同一直线上,直线型注射管满足面部大部分部位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针头和注射管体相互垂直设置。垂直的结构设计,满足头面部具有一定角度部位的需要。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管体的前端具有一定的弯曲度,与注射针头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注射管,具有一定弧度的注射管满足头面部圆弧形部位(如额部)的需要。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针头长度为0.5cm~1.5cm,宽度为0.2cm~0.5cm。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头的尾部设有连接螺纹,连接头主要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进行注射,外部设备通常是一个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管体为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口开设在注射针头的前后侧的其中一个平面中心位置。此时可以起到最好的注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射管的针头部位设置扁平状的剥离缘,能够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剥离将组织剥离出一个腔隙,可以避免组织撕扯及血管损伤;此外,在预先分离出的腔隙内注入填充物,不易产生高压,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血管栓塞的发生,为广大患者和求美者带来更安全的充填注射。

2、本实用新型的注射针头采用扁平状剥离缘,注射针头在组织内移动的时候,对组织的损伤远轻于圆柱状的针管。

3、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射管体可制作成不同的弧度和角度,以满足头面部不同部位的需要,提高本装置的使用范围。

4、本实用新型由注射管体、注射针头和连接头组成,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射针头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射针头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注射管体;2-注射针头;3-连接头;21-注射口;22-平面;23-弧形;31-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其包括注射管体1、连接在注射管体1前端的注射针头2和连接在注射管体1后端的连接头3,注射针头2上设有注射口21,注射口21与注射管体1连通,所述注射针头2总体上呈扁平状,其前后两侧为平面22,左右两侧和顶端为弧形23,平面部分22与弧形部分23交接处平滑过渡。

所述的注射针头2和注射管体1在同一直线上,直线型注射管满足面部大部分部位的使用,注射管体1和注射针头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注射管体1为圆柱状,注射针头2整体为扁平结构,可以满足临床操作时的前后剥离和左右剥离;所述的连接头3的尾部设有连接螺纹31,连接头3主要是用于连接注射器进行注射。

所述的注射针头2长度为1cm,宽度为0.3cm。可以通过注射针头2特有的扁平状结构,分离人体皮下软组织内的疏松层,而后再通过注射针头2中心的注射口23,注入填充剂或脂肪颗粒。如此操作不易损伤组织、不易产生高压注射,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血管栓塞的发生。

实施例2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其包括注射管体1、连接在注射管体1前端的注射针头2和连接在注射管体1后端的连接头3,注射针头2上设有注射口21,注射口21与注射管体1连通,所述注射针头2总体上呈扁平状,其前后两侧为平面22,左右两侧和顶端为弧形23,平面部分22与弧形部分23交接处平滑过渡。

所述的注射管体1的前端具有一定的弯曲度,与注射针头2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注射管,可以满足头面部圆弧形部位(如额部)剥离注射的需要,且注射管体1和注射针头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注射管体1为圆柱状,注射针头2整体为扁平结构,可以满足临床操作时的前后剥离和左右剥离;所述的连接头3的尾部设有连接螺纹31,连接头3主要是用于连接注射器进行注射。

所述的注射针头2长度为1cm,宽度为0.3cm。可以通过注射针头2特有的扁平状结构,分离人体皮下软组织内的疏松层,而后再通过注射针头2中心的注射口23,注入填充剂或脂肪颗粒。如此操作不易损伤组织、不易产生高压注射,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血管栓塞的发生。

实施例3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填充剂及脂肪注射的剥离型注射管,其包括注射管体1、连接在注射管体1前端的注射针头2和连接在注射管体1后端的连接头3,注射针头2上设有注射口21,注射口21与注射管体1连通,所述注射针头2总体上呈扁平状,其前后两侧为平面22,左右两侧和顶端为弧形23,平面部分22与弧形部分23交接处平滑过渡。

如图6所示,所述的注射针头2和注射管体1相互垂直设置,垂直的结构设计,满足头面部具有一定角度部位的需要,且注射管体1和注射针头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注射管体1为圆柱状,注射针头2整体为扁平结构,可以满足临床操作时的前后剥离和左右剥离;所述的连接头3的尾部设有连接螺纹31,连接头3主要是用于连接注射器进行注射。

所述的注射针头2长度为1cm,宽度为0.3cm。可以通过注射针头2特有的扁平状结构,分离人体皮下软组织内的疏松层,而后再通过注射针头2中心的注射口23,注入填充剂或脂肪颗粒。如此操作不易损伤组织、不易产生高压注射,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血管栓塞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注射针头2伸入人体皮下组织,注射针头2左右前后移动,分离人体皮下软组织内的疏松层,将组织预先剥离出一个腔隙,为填充物或脂肪提供一个平整而低压力的植入空间。而后再通过注射针头2的注射口21,注入填充剂或脂肪颗粒,可以达到更安全、更平整的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