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017发布日期:2020-05-01 17:15阅读:3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床病人大便排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卧床病人大便排便装置为大便盆,大便盆使用硬质塑胶材料注塑成型,使用时将大便盆置于病人臀部下侧,病人身体直接压在大便盆上部,病人身体与大便盆接触部位压力大,易造成病人疼痛和不适,影响病人排便;同时在冬天使用时,大便盆温度低,使用时大便盆的低温刺激也会影响病人排便;现有的大便盆为开放式结构,病人排便结束取出大便盆时,异味散发易引起护理人员的心理不适;现有的大便盆在使用结束后,病人臀部残留污物较多,清理不便且会引起护理人员心理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包括充水垫、便盆组合、供水器;使用时,供水器对充水垫充入与病人体温相近的水,充水垫托起卧床病人,便盆组合置于病人臀部下侧,病人体重由充水垫支撑,避免身体直接压在大便盆上造成的病人疼痛和不适;便盆组合在使用前,经供水器的加热保温,避免了冬天使用时低温刺激引起的病人不适;其中便盆组合又包括便盆、污物袋、便盆盖;污物袋在病人大便结束后可直接封闭,避免异味散发引起护理人员的心理不适;病人大便结束后,便盆上的清洗喷水头可对病人臀部进行喷水清洗,减少臀部残留污物,使臀部容易清理且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不适感;病人大便结束后,透过透明污物袋可直接观察病人的大便形态,且便于称量病人大便重量。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充水垫、便盆组合、供水器;所述充水垫设置有便盆放置槽,便盆组合活动放置在便盆放置槽中,供水器通过供水软管与充水垫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水垫包括充水垫体、人体挡边、腿部挡边、便盆放置槽;所述充水垫体两侧设置人体挡边,充水垫体前部支撑腿部的内侧设置有腿部挡边,充水垫体中部设置有便盆放置槽,便盆放置槽前部设置有贯穿槽,贯穿槽用于便盆组合置入和取出;所述充水垫侧面还设置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便盆组合包括便盆、污物袋、便盆盖;所述便盆包括便盆体;便盆体外部周边设置有挂钩,前部外侧设置有便盆把手,前后两端靠近上部设置有穿绳孔;所述污物袋包括袋体;袋体靠近袋口设置有若干袋体固定孔,袋体固定孔下侧设置有切割线,切割线下部设置有收口绳槽,收口绳槽内设置有两根环状收口绳;所述便盆盖包括便盆盖圈,便盆盖圈前部上侧设置有小便挡板,小便挡板用于防止小便的溅出,小便挡板上部设置有便盆盖把手;所述污物袋设置在便盆内腔,袋口反转设置在便盆的盆口端面,污物袋上的收口绳穿过便盆体前后两端的穿绳孔,挂在便盆体前后两端的挂钩上,便盆体外部周边的挂钩穿过袋体固定孔;便盆盖设置在便盆的盆口端面上部,用于压住固定污物袋。

优选的,所述污物袋为无色透明,便于观察病人大便形态、颜色。

优选的,所述供水器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加热器,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通过软管与充水垫侧面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对充水垫充水。

优选的,所述便盆、便盆盖上所有外露的边均做“r”角钝化处理,防止划伤病人皮肤。

优选的,所述便盆盖圈上部表面设置粘贴有可更换吸水垫,方便清洁便盆盖圈,同时避免病人间出现交叉感染。

优选的,所述便盆内侧设置有可更换的清洗喷水头;供水器内设置有喷水泵;便盆的清洗喷水头与供水器的喷水泵通过软管连接;清洗喷水头用于在病人大便结束后对臀部进行清洁,清洗去除大部分污物;可更换的清洗喷水头在每次使用完后进行更换,避免病人间出现交叉感染。

优选的,所述供水器上部设置有便盆保温槽,用于对便盆组合的加热保温,防止冬天便盆组合温度过低对病人产生低温刺激。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包括充水垫、便盆组合、供水器;使用时,供水器对充水垫充入与病人体温相近的水,充水垫托起卧床病人,便盆组合置于病人臀部下侧,病人体重由充水垫支撑,避免身体直接压在大便盆上造成的病人疼痛和不适;便盆组合在使用前,经供水器的加热保温,避免了冬天使用时低温刺激引起的病人不适;其中便盆组合又包括便盆、污物袋、便盆盖;污物袋在病人大便结束后可直接封闭,避免异味散发引起护理人员的心理不适;病人大便结束后,便盆上的清洗喷水头可对病人臀部进行喷水清洗,减少臀部残留污物,使臀部容易清理且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不适感;病人大便结束后,透过透明污物袋可直接观察病人的大便形态,且便于称量病人大便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2为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示意图;

图3为充水垫示意图;

图4为便盆组合示意图;

图5为便盆示意图;

图6为污物袋示意图;

图7为便盆盖示意图;

图8为便盆盖剖视图。

图中:1、充水垫;101、充水垫体;102、人体挡边;103、腿部挡边;104、便盆放置槽;2、便盆组合;201、便盆;2011、便盆体;2012、挂钩;2013、便盆把手;2014、穿绳孔;202、污物袋;2021、袋体;2022、收口绳槽;2023、收口绳;2024、切割线;2025、袋体固定孔;203、便盆盖;2031、便盆盖圈;2032、小便挡板;2033、便盆盖把手;3、供水器;4、卧床病人。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一种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包括充水垫1、便盆组合2、供水器3;所述充水垫1设置有便盆放置槽104,便盆组合2活动放置在便盆放置槽104中,供水器3通过供水软管与充水垫1连接;所述充水垫1包括充水垫体101、人体挡边102、腿部挡边103、便盆放置槽104;所述充水垫体101两侧设置人体挡边102,充水垫体101前部支撑腿部的内侧设置有腿部挡边103,充水垫体101中部设置有便盆放置槽104,便盆放置槽104前部设置有贯穿槽;所述充水垫1侧面还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便盆组合2包括便盆201、污物袋202、便盆盖203;所述便盆201包括便盆体2011,盆体2011内侧设置有可更换的清洗喷水头;便盆体2011外部周边设置有挂钩2012,前部设置有便盆把手2013,前后两端靠近上部设置有穿绳孔2014;所述污物袋202为无色透明,包括袋体2021;袋体2021靠近袋口设置有袋体固定孔2025,袋体固定孔2025下侧设置有切割线2024,切割线2024下部设置有收口绳槽2022,收口绳槽2022内设置有两根环状收口绳2023;所述便盆盖203包括便盆盖圈2031,便盆盖圈2031上部表面设置粘贴有可更换吸水垫;便盆盖圈2031前部上侧设置有小便挡板2032,小便挡板2032上部设置有便盆盖把手2033;所述便盆201、便盆盖203上所有外露的边均做“r”角钝化处理;所述污物袋202设置在便盆201内腔,袋口反转设置在便盆201的盆口端面,污物袋202上的收口绳2023穿过便盆体2011前后两端穿绳孔2014,挂在便盆体2011前后两端的挂钩2012上,便盆体2011外部周边的挂钩2012穿过袋体固定孔2025;所述便盆盖203设置在便盆201的盆口端面上部;所述供水器3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加热器,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通过软管与充水垫1侧面侧面的进水口连接;供水器3内还设置有喷水泵,喷水泵通过软管与便盆201的清洗喷水头连接;所述供水器3上部设置有便盆保温槽。

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在使用前,首先准备便盆组合2:将污物袋202设置在便盆(201)的内腔中,袋口反转设置在便盆201的盆口端面,污物袋202上的收口绳2023穿过便盆体2011前后两端穿绳孔2014,挂在便盆体2011前后两端的挂钩2012上,便盆体2011外部周边的挂钩2012穿过袋体固定孔2025;便盆盖203设置在便盆201的盆口端面上部,压住固定污物袋202;将准备好的便盆组合2放置在供水器3上部的保温槽中;供水器3加水、通电,处于待用状态。

卧床病人使用的大便器装置在使用时,将卧床病人4扶至侧身状态,位于病床的一侧;将充水垫1靠近病人一侧卷起,放置在病人背部的病床的另一侧;将病人反转身体,扶至病床的另一侧,然后展开充水垫1,调整好病人身体及两腿位置;打开供水器(3)的水泵开关,向充水垫(1)内充水,直至将病人身体托起;将放置在供水器3上部的保温槽中的便盆组合2取出,通过充水垫1前部的贯穿槽放置在病人臀部下侧,用软管连接喷水泵与便盆201的清洗喷水头。

病人大便结束后,拉动位于便盆组合2前端的收口绳2023,收口绳2023将污物袋202的袋体2021从切割线2024处拉断,并将袋体2021的开口收紧;打开供水器3的喷水泵开关,清洗病人臀部;取出便盆组合2,取下污物袋202,观察病人大便形态、颜色,称取大便重量,然后将污物袋202放置到污物回收处;排出充水垫1内的水,取出充水垫1,进行清理、清洗、消毒处理;将便盆201、便盆盖203进行清理、清洗、消毒处理,重新设置污物袋202、更换吸水垫,然后放置在供水器3上部的保温槽中备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