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9186发布日期:2020-03-17 15:11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电针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针仪。



背景技术:

心脏骤停指心脏电活动骤然停止或者紊乱,引起的心脏机械活动停止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凶险的一种疾病。心肺复苏术在临床应用,推广至今已近60年,但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仍无法提高。国内报道,北京地区心脏骤停经抢救出现自主循环恢复的比例为5%,完好神经功能恢复率不足1%。临床上,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会出现类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症状而导致预后差,可能与机体经过缺血、缺氧,再灌注损失等一系列打击后,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神经内分泌调节、血流动力学等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使脏器功能逐渐受损,这一系列反应被称为复苏后综合征,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是导致复苏后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脑复苏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给临床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患者创造了很多恢复机会,但目前经抢救后完好神经功能恢复率不足1%。因此,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仍是亟待攻克的临床难题,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特别是脑复苏的成功率是当前急救医学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传统中医药在救治心脏骤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电针针刺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治疗价值,无论基础实验还是临床研究,采用电针针刺百会穴、水沟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可以减轻局部供血不足所致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心脏骤停与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脑损伤机制大致相同。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电针仪应用在心肺复苏当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电联线与针具之间采用夹持式。这就会导致链接不紧密,在心肺复苏期间容易造成电联线脱落。

2、在抢救期间,利用电针仪进行抢救时需要多种体位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构思将电针与电联线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治疗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并且设置可以输出固定的频率和信号波形对患者进行治疗,大大的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电针仪,包括:电联线和参数设置装置;参数设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信号输出口;电联线与参数设置装置通过输出口连接;参数设置装置包括第一参数设置模块和/或第二参数设置模块,第一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输出固定的信号波形;第二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输出固定的脉冲频率。对于电针仪在治疗心肺复苏中,已经有了明确对治疗有效的波形和频率范围,通过第一参数设置模块和第二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的固定信号波形和脉冲频率可以对患者进行高效的治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针仪,电联线包括:针头和连接线,针头和连接线一体式连接。通过将针头和连接线进行一体式连接可以克服由于电联线与针具之间采用夹持式而导致的链接不紧密,在心肺复苏期间容易造成电联线脱落的问题。并且方便收纳和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头的针柄与连接线的连接处设有穴位图。通过穴位图可以指定使用人员使用,在一些没有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的使用该电针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波形为疏密波;所述脉冲频率为100hz。根据这一波形和脉冲参数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针仪,参数设置装置还包括语音模块,用于根据操作步骤播放提示音。通过语音模块进行播放,可以帮助使用者正确的操作机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数设置装置还包括开关,开关包括有通电结构和led灯,当开关处于连通电源时,led灯闪烁。根据led的提示,可以及时检查电针仪的开关状态,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数设置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输出信号的波形、脉冲频率。根据显示屏的显示可以有助于使用者及时观察当时的电针仪工作状态,从而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数设置装置为直流电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穴位图包括左手内关穴示意图和百会穴示意图。这两种穴位基于减轻局部供血不足所致的脑残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应用在心肺复苏当中,可以有效的进行治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针仪,针头和连接线通过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针仪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针仪的参数设置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针仪的电联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针仪结构立体图,如图1所示,

电针仪包括:电联线9和参数设置装置10。如图2所示,参数设置装置10的底部包括一个信号输出口41。电联线9与参数设置装置10通过输出口41进行连接。

参数设置装置10包括第一参数设置模块2和第二参数设置模块3,第一参数设置模块2用于设置输出固定的信号波形。第二参数设置模块3用于设置输出固定的脉冲频率。其中,第一参数设置模块2实现为波形输入按钮,在按下该按钮后,输出的治疗信号波形,通过电针仪内部的芯片将信号波形设置为疏密波,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信号波形设置和传输方式进行实现,以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第二参数设置模块3实现为频率输入按钮,在按下该按钮后,输出的治疗脉冲频率大小,通过电针仪内部芯片将脉冲频率为100hz,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信号脉冲频率设置和传输方式进行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针对于治疗的病情不同,电针仪可以只包含第一参数设置模块2或第二参数设置模块3,并且输出的信号波形或脉冲频率可以为固定或非固定。

在电针仪上还设有开关7、显示屏1和治疗时间控制按钮6,点击治疗时间控制按钮,可以对治疗时间进行定时,并且可以由显示屏1输出显示。

在电针仪上还设有强度设置滑块4,滑块对应控制接入信号,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强度的设定。

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电联线9包括:针头93和连接线91,为了克服由于电联线与针具之间采用夹持式而导致的链接不紧密,在心肺复苏期间容易造成电联线脱落的问题。针头93和连接线91一体式连接,一体式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固定扣、焊接、粘结等。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针头93的针柄与连接线91的连接处设有穴位图92。本实施例以治疗心肺复苏为例,电联线具有两根分线,每根分线与针柄的连接处上分别设置有左手内关穴示意图和百会穴示意图,可以通过将该穴位图印刷在大小合适的布料上,再将该布料固定在针柄与连接线91的连接处。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图示进行准确的扎针操作。

当使用本电针仪时,将电联线9通过参数设置装置10的输出口41进行连接,之后打开电针仪的开关7,开关7上和输入口之间还设有led提示灯8、10,对于设在开关7上的led提示灯,在电联线连接后会进行闪烁,其中,这一效果的实现原理可以通过电针仪内部的芯片进行控制,即根据现有技术的程序事先设置电联线的连接与led提示灯呼应闪烁规则。对于设在输入口之间还设有led提示灯10,在电联线插入前保持开启状态,电联线插入后自动熄灭。

该电针仪10还包括语音模块(图中未示),在连接成功后,会根据操作步骤播放提示音。示例性地,会播报:“请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判断意识、呼吸、脉搏,如有需要,开始心肺功能复苏、电除颤。同时助手按提示进行电针针刺”、“按照图示,将针具刺入病人的对应穴位处;将电极插头插入亮灯的输出口上”。这样可以协助非专业的用户进行操作电针仪。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电针仪为便携式的可直流供电装置。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针仪,可以在保证患者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电针针刺治疗,并尽可能简化电针过程,尽可能的提供治疗成功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