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吸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224发布日期:2020-02-18 13:1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新型吸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母婴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吸奶器。



背景技术:

母乳喂养是目前被证实最科学的喂养婴儿的方法,是配方奶粉和其它辅食无法媲美的。吸奶器(或吸奶器)作为母乳喂养的辅助工具,能帮助哺乳期女性收集乳汁喂养婴儿。目前,为了能够让吸奶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多次可持续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了许多部件可拆卸的吸奶器结构,方便地对吸奶器进行拆卸、清洗、杀菌和消毒。

哺乳期妈妈作为现代女性,一方面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另一方面还需要处理家中日常大小事务,具有较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反观现有的吸奶器装配结构,大多是通过螺纹螺旋的方式实现装配和拆卸,螺纹的旋进旋出的拆装过程十分耗时耗力,尤其是对于大容量的奶瓶瓶体。这样一来,对于快节奏的现代女性来说,造成了不便;而另一方面,螺纹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仅适用于配套的圆形瓶口以及可在安装及拆卸时具有充分自由转动空间的乳汁收集容器,对于需要在非规则状态下进行固定或拆卸的乳汁收集容器来说,螺纹固定方式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吸奶器结构,来实现吸奶器的快速高效装配,同时,也用来解决不能自由转动的乳汁收集容器的固定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吸奶器,包括吸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奶器本体包括三通件及与所述三通件固定连接的乳汁收集容器;所述三通件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连通;所述三通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连通的出奶口;所述出奶口处的所述三通件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乳汁收集容器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卡接件通过卡扣方式可拆卸配合固定;

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三通件外壁的第一圈状基座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上的定位耳;所述第一圈状基座环绕所述出奶口设置;所述卡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口部的第二圈状基座和与所述第二圈状基座一体成型的卡接耳;所述卡接耳与所述定位耳可拆卸卡扣固定;所述第二圈状基座可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密封贴合;所述定位耳及所述卡接耳的数量均至少为2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状基座贯穿有竖直方向开设的槽口;所述定位耳位于所述槽口的正上方;所述所述卡接耳竖直延伸至所述第二圈状基座的上方;所述卡接耳可贯穿所述槽口与所述定位耳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卡接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定位耳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通孔卡扣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状基座的竖直剖面呈间隔镜像相对的倒“l”状;所述第二圈状基座可嵌合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乳汁收集容器的口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密封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乳汁收集容器的口部外壁与所述第二圈状基座的内壁可拆卸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乳汁收集容器的口部外壁设置有多个卡接凸部,所述第二圈状基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凸部对应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部可嵌入所述卡接凹槽;当所述卡接凸部嵌入所述卡接凹槽时,所述乳汁收集容器的口部紧贴所述第二圈状基座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优选地,所述吸奶器本体包括罩杯外壳;所述罩杯外壳罩于所述三通件外侧;所述乳汁收集容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罩杯外壳的正下方;所述罩杯外壳为四分之一半球状,所述罩杯外壳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固定后的整体外表面呈半球面。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包括吸奶器本体,所述吸奶器本体包括三通件及与三通件固定连接的乳汁收集容器;所述三通件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连通;所述三通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连通的出奶口;所述出奶口所在的所述三通件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乳汁收集容器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卡接件可拆卸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奶器结构,适用于乳汁收集容器处于不能自由转动的装配环境下的高效拆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的吸奶器本体于一种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中吸奶器本体的另一种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中的吸奶器本体一种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的吸奶器本体另一种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的一种立体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的另一种立体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志含义:a-吸奶器本体;b-负压提供装置;1-喇叭口盖;2-三通件;3-乳汁收集容器;31-卡接凸部;11-导流部;12-凹槽部;13-凹部;21-三通壳体;211-吸气孔柱;212-凸起部;214-定位件;2141-第一圈状基座;2142-定位耳;21411-槽口;21421-凸柱;22-吸力气囊;221-硅胶翻边;23-负压空间;222-入奶口;223-出奶口;224-漏奶通道;41-硅胶单向阀;411-单向阀固定圈;42-引流间隙;5-罩杯外壳;51-罩杯开口;6-硅胶管;7-奶瓶固定圈;71-卡接件;711-第二圈状基座;7111-卡接凹槽;712-卡接耳;7121-通孔;8乳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新型吸奶器,包括吸奶器本体a(如图5或6所示),具体地,参照图1或2,所述吸奶器本体a包括三通件2及与所述三通件2固定连接的乳汁收集容器3;所述三通件2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连通;所述三通件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连通的出奶口223;所述出奶口223处的所述三通件2上设置有定位件214;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上设置有卡接件71;所述定位件214与所述卡接件71通过卡扣方式可拆卸配合固定;

其中,所述定位件214包括固定于所述三通件2外壁(在本实施例1中指的是三通壳体21的外壁,但本实用新型三通件的构造不限于此)的第一圈状基座214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上的定位耳2142;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环绕所述出奶口223设置;所述卡接件71包括设置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口部的第二圈状基座711和与所述第二圈状基座711一体成型的卡接耳712;所述卡接耳712与所述定位耳2142可拆卸卡扣固定;当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固定于所述三通件2上时(即对应于本实施例1中乳汁收集容器3与三通壳体21固定,但三通件2的构造不限于此,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所述第二圈状基座711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密封贴合。其中,所述定位耳及所述卡接耳的数量均至少为2个,优选地,定位耳和卡接耳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圈状基座上和第二圈状基座上,使得乳汁收集容器安装于三通件2上时,受力均衡。

通过第二圈状基座与第一圈状基座密封贴合,且使定位耳与卡接耳可拆卸卡扣固定,在方便拆装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密封性,使得吸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收集到乳汁收集容器中的乳汁不会从两个基座之间的缝隙洒出。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公开的乳汁收集容器3与三通件2的可拆卸固定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螺纹装配固定方式来说,更加适应于多种非标装配环境,即不能在装配环境中通过自由转动的方式将乳汁收集容器固定于三通件上或者从三通件上取下乳汁收集容器的情形(例如本实施例1中图3或图4所示的装配情形)。同时,通过卡扣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地安装或取下乳汁收集容器,对于哺乳期母亲来说,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述固定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卡接耳与定位耳卡扣连接的同时,第二圈状基座与第一圈状基座密封贴合即可实现快速且密封的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贯穿有竖直方向开设的槽口21411;所述定位耳2142位于所述槽口21411的正上方;所述卡接耳712竖直延伸至所述第二圈状基座711的上方;所述卡接耳712可贯穿所述槽口21411与所述定位耳2142卡扣连接。

通过在第一圈状基座上开设槽口,定位耳、卡接耳均竖直方向设置,便于加工,省去了折弯的成本、可以减小卡扣连接件占用的体积,有利于节省加工成本。对于定位耳2142与卡接耳712通过卡扣方式可形成互锁,可保障连接稳固性。当使用完毕后,可以将卡接耳712脱离定位耳2142来解开卡扣连接,不限于卡接耳上具体的卡扣配合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优选地,如图1或2所示,可以在所述卡接耳712上设置通孔7121,在所述定位耳2142上设置有凸柱21421;通过凸柱21421与所述通孔7121卡扣配合。由凸柱和通孔配合的卡扣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实施时,将卡接件的卡接耳的通孔固定于定位耳的凸柱上,在拆卸时,仅需要将卡接耳向外侧弹性变形,即可将其从凸柱上拆卸,拆卸时便于脱离,工作时通过弹性互锁,不易松脱,定位稳固。

优选地,如图3或4所示,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的竖直剖面呈间隔镜像相对的倒“l”状;所述第二圈状基座711可嵌合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中。参照图3或图4,当乳汁收集容器固定于三通件上,卡接耳穿过槽口与定位耳固定时,第二圈状基座可嵌于第一圈状基座的倒l形空间之内,可以减小卡接件与定位件固定后的吸奶器本体体积。更优选地,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的口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圈状基座2141密封贴合,更好地增强了密封性能,防止乳汁溢出乳汁收集容器后渗透于第一圈状基座及第二圈状基座之间,而后流入乳汁收集容器影响乳汁质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未给出在乳汁收集容器3上一体成型有卡接件71的示意图,但是上述实施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考虑到乳汁收集容器3的口部一体成型地设置卡接件71的成本较高,若卡接件71损坏,则乳汁收集容器3整体将报废,更换代价较大。因此,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中,可采用分体的卡扣固定方式,例如,将乳汁收集容器3的口部外壁与第二圈状基座711内壁可拆卸固定。例如,参照图1或2所示,在所述乳汁收集容器的口部外壁设置多个卡接凸部31,所述第二圈状基座71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凸部31对应的卡接凹槽7111;所述卡接凸部31可嵌入所述卡接凹槽7111;当所述卡接凸部31嵌入所述卡接凹槽7111时,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的口部紧贴所述第二圈状基座711的内壁固定。在实施时,可以将乳汁收集容器3先与卡接件71进行固定,然后,整体上与三通件2上的定位件214进行固定。通过分体设计,使得卡接件能够单独批量生产,且万一卡接件损坏,重新更换即可,相对于更换整体的乳汁收集容器来说,更换成本降低,便于吸奶器的多次重复使用。当吸乳完成后,将卡接件71与乳汁收集容器3整体一起从三通件2上脱离,再将乳汁收集容器3从卡接件上脱离,能够便于对卡接件进行清洗,防止细菌滋生。同时由于乳汁收集容器口部具有卡接凸部,可以进一步与匹配的凹槽盖体进行配合,便于对吸取的乳汁进行密封保存。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吸奶器本体a包括用于吸乳的喇叭口盖1;所述喇叭口盖1与所述三通件2可拆卸固定;所述喇叭口盖1通过所述三通件2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连通。通过设置喇叭口盖1并于三通件2可拆卸固定,能够便于喇叭口盖和三通件的分别清洗,便于清洗到吸奶器部件的各个死角,保证循环使用时的清洁性。优选地,参照图3或图4所示,所述喇叭口盖1向后延伸有用于伸入所述三通件2内的导流部11;所述导流部11的底部与所述三通件2内壁形成有用于引导乳汁流向所述三通件出奶口223的引流间隙42;所述引流间隙42的开口朝向所述出奶口223。本实施例1中,三通件2是将三通壳体21和吸力气囊22套设在一起,三通件的内壁指吸力气囊22的内壁,但本实用新型所述及的三通件2的结构不限于此,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喇叭口盖上设置导流部,如图3或图4所示,在吸奶器吸取乳汁的过程中,乳汁能够充分地顺着导流部导入至吸力气囊中(即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导入三通件内部),而后乳汁更加高效地连通至乳汁收集容器3(本实施例1中是通过出奶口223流入乳汁收集容器)。同时,如图4所示,当哺乳期母亲需要躺身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时,通过引流间隙42,能够有效地防止吸乳通道中的乳汁顺着喇叭口盖回流,防止哺乳期母亲躺着吸乳时发生洒奶的不良体验,可以更好地适应于躺着使用,对于产后腹部不适、剖宫产的女性来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防洒奶功能,所述三通件上可拆卸地固定防逆流机构,例如硅胶单向阀41或鸭嘴阀。硅胶单向阀41的设置位置可参照图1~4,可以通过一单向阀固定圈411将硅胶单向阀41可拆卸地固定于三通件中,当然也可以将鸭嘴阀可拆卸地固定于三通件中,该实施方式未在附图中标示,其实施方式可参照图1~4中硅胶单向阀的安装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通过进一步设置防逆流机构能够使得流入乳汁收集容器的乳汁不会再发生回流和逆流,通过与引流间隙42配合,即同时设置硅胶单向阀(或鸭嘴阀)和引流间隙、可以多方面地地解决乳汁逆流、回流问题,防止哺乳期母亲躺着吸乳时发生洒奶的不良体验,更好地保障了躺身使用的可靠性。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述可拆卸固定的吸奶器结构,对于例如图1所示的不能在装配空间中通过自由转动方式固定的乳汁收集容器3,能够实现高效的装配和拆卸,适用于多种非规则装配环境,且将乳汁收集容器3取下时,免去了螺纹方式费时费力的困扰,只需要将奶瓶固定圈及乳汁收集容器同时从三通件上以卡扣方式取下,再将奶瓶固定圈以脱离卡槽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对卡槽的脱离方式不作限定,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从奶瓶固定圈上取下(也可以不将奶瓶固定圈取下),即可方便地进行倒奶操作,也为业内多种非标吸奶器的可拆卸装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施方式,使吸奶器在便于拆装的同时向更精巧的造型设计方向发展。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喇叭口盖1与三通件2的快速稳固可拆卸固定,如图1所示,喇叭口盖1上设置有沿环状分布的凹槽部12,所述三通壳体21上设置有沿环状分布的凸起部212;或者,所述喇叭口盖上设置有沿环状分布的凸起部,所述三通壳体上设置有沿环状分布的凹槽部(与附图1~2中的实施方式相反,未在附图中示出,但该实施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凹槽部与所述凸起部以旋转卡槽方式配合固定。通过旋转卡槽方式定位和固定,既拥有较好的连接紧固性,又能够快速进行定位和拆卸,对于哺乳期妈妈来说,装配拆卸十分方便,相对于例如螺纹装配方式来说,节省了不少吸奶器安装、拆除的时间,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时,可将吸力气囊22嵌套入三通壳体21构成整体的三通件2(但是三通件2的形式不限于此),将三通壳体21分别与喇叭口盖1以及体积精巧的乳汁收集容器3连通;导流部11伸入吸力气囊22中,且与吸力气囊22间形成有引流间隙42;同时,将防逆流机构安装于三通件的出奶口,将三通壳体21与负压提供装置b气路连通,负压提供装置b为吸奶器本体a提供模拟婴儿吮吸的吸力,即可构成一个免手扶、多层次防洒奶,易操作的适应于坐与躺着使用的新型吸奶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的吸奶器本体a,参照图1或2,包括罩杯外壳5,所述罩杯外壳5罩于所述三通件2外侧;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固定于所述罩杯外壳下方;所述罩杯外壳5为四分之一半球状;所述罩杯外壳5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固定后的整体外表面呈半球面。

通过设置罩杯外壳,将其罩于三通件外部(本实施例1中三通件2和喇叭口盖1是单独可拆卸固定的,但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三通件可以是喇叭口盖与三通件一体成型的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哺乳期母亲吸乳时的优雅和私密性。此外,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吸奶器连接奶瓶或其它乳汁收集容器体感较大,难以无痕地隐藏于衣物内。将罩杯外壳设计为四分之一半球状,所述罩杯外壳与所述乳汁收集容器3固定后的整体外表面呈半球面状,在实现部件精简的同时,也能够尽可能减小吸奶器的体积,使吸奶器整体具有更加精巧的体感。通过将乳汁收集容器与罩杯外壳进行装配设计成一个罩杯整体,这样一来,吸奶器本体的表面能更好地与孕妇文胸进行贴合,穿戴及吸乳时隐秘性好、便携性好,可根据需要在多个场合隐蔽使用。虽然市场上也有罩杯状的吸奶器结构,但是其收集的乳汁一般直接存储于罩杯外壳内,没有另外的收集容器,密封稍有不到位乳汁容易从外壳泄漏,且倒奶操作不方便,容易洒出,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吸奶器结构在外观可隐蔽使用的同时,乳汁收集容器设置于罩杯壳体下方,操作简单且不易洒出。

三通件2与负压提供装置b的连通方式,不限于具体的形式,只要能够通过负压提供装置b、三通件2为喇叭口盖提供吸力即可。优选地,可与在所述三通件2上(例如本实施例1中的三通壳体2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负压提供装置b气路连通的吸气孔柱221;所述负压提供装置b通过硅胶管6连通所述吸气孔柱221一侧的负压空间23;吸气孔柱221可以方便地实现硅胶管的可拆卸安装,只要将硅胶管套设在吸气孔柱的外表面即可。所述罩杯外壳5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硅胶管6伸出的罩杯开口51。在罩杯外壳5上开设用于硅胶管6伸出的罩杯开口51,便于硅胶管路伸出,可将罩杯开口51和三通壳体吸气孔柱211设置于同一轴线上,能够使得硅胶管路气路更加畅通。

考虑到现代哺乳期母亲具有较快的生活节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包括两个相同的所述吸奶器本体a,两个所述吸奶器本体a均与所述负压提供装置b气路连接,这样一来,通过一个所述负压装置b可同时为两个所述吸奶器本体a提供负压,以满足哺乳期妇女双边吸奶的需求,提高吸奶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吸奶器在实施时,可将吸力气囊22嵌套于三通壳体21中构成三通件2,在吸力气囊向下流通的漏奶通道224中安装防逆流机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或图6所示,在吸力气囊22漏奶通道224的口部安装单向阀固定圈411和硅胶单向阀41,也可以是鸭嘴阀)。然后,将三通壳体21与喇叭口盖1通过旋转卡槽旋紧相连,使其压紧吸力气囊22的外圈翻边221。接着,通过硅胶管6嵌入三通壳体21顶部的吸气孔柱211,将罩杯外壳5通过卡槽与喇叭口盖1紧扣相连,硅胶管6从罩杯外壳5顶部的罩杯开口51处伸出。三通壳体21通过卡接件71与乳汁收集容器3的口部可拆卸连接,卡接件71靠近三通壳体21出奶口的一侧通过卡扣方式由下至上与三通壳体21相连,当吸奶器工作完成后,可实现方便地拆卸脱离,便于操作,且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奶器本体体积小巧,便于隐秘地藏匿于文胸中,实现免手扶及便携功能。对于硅胶管6,从罩杯外壳5开口51伸出的另一端连接负压提供装置b,负压提供装置b可以是小型的气泵或吸力控制器,并将其设计成小巧便携的形状,并能够很方便地放在口袋、手提包中等,以满足多种场合下的隐秘哺乳需求,实现即拿即用。使用完毕后,从文胸中取出吸奶器本体a,直接拔下乳汁收集容器3并倒出乳汁即可,使用完成后只要将喇叭口盖1、吸力气囊22、防逆流机构(例如硅胶单向阀及其固定圈)、乳汁收集容器3进行拆卸并冲洗,即可进入下一次使用流程,十分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