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5371发布日期:2020-05-15 16:1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



背景技术:

输液港的全称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含有硅胶树脂隔膜的注射座和不透射线的导管系统组成。其被植入人体后,能够减少长期反复血管穿刺而带来的血管损伤,提供安全、方便的用药途径,并且其采用的是皮下埋植方式,因此外观不明显,不会给病患带来过多的外观困扰,且其还具有操作简单,维护简单,使用时限长,病患可以洗澡及游泳等优点。尽管具有上述种种优点,但输液港中硅胶隔膜为了防止渗漏、耐穿刺,往往设计的较厚,再者硅胶材料自身的粘性大,因此在刺入和拔出无损伤针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需要用手或棉签辅助进行无损伤针的植入及拔出,这样就存在针刺伤医务人员的安全隐患,并可能导致医源性的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解决了背景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包括第一手持柄、第二手持柄、按压环、活动按压环、伸缩杆、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第三螺杆,所述第二手持柄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柄下方,所述按压环与所述第一手持柄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按压环与所述第二手持柄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环与所述活动按压环平行,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所述第一手持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第二手持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柄上,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三螺孔设置于所述按压环上,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三螺孔的轴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孔相匹配,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手持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螺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螺孔内,所述第三螺杆与所述第三螺孔相匹配,所述第三螺杆设置于所述第三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动按压环4包括第一按压块41、第二按压块42、滑轨43、第四螺孔44以及第四螺杆45,所述滑轨43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块41与所述滑轨4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块42与所述滑轨4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块41、所述第二按压块42以及所述滑轨43上均设置有所述第四螺孔44,所述第四螺杆45与所述第四螺孔44相匹配,所述第四螺杆45设置于所述第四螺孔44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手持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螺孔的轴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以及所述第四螺杆一端均设置有环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三螺杆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滑头为硬质硅橡胶材料,所述防滑头内侧壁上设置有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宽度为0.5-0.7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手持柄上设置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有伸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输液港中的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操作者的手与输液港注射座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安全范围,绝对的避免了在刺入和拔出无损伤针的时候发生刺伤操作者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将输液港的注射座固定,使得注射座不会随着无损伤针的刺入和拔出上下移动,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且使输液港不会发生位移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按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手持柄,2、第二手持柄,3、按压环,4、活动按压环,41、第一按压块,42、第二按压块,43、滑轨,44、第四螺孔,45、第四螺杆,5、伸缩杆,51、伸缩弹簧,6、第一螺孔,7、第二螺孔,8、第三螺孔,9、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第三螺杆,12、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图1-图3示出了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包括第一手持柄1、第二手持柄2、按压环3、活动按压环4、伸缩杆5、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7、第三螺孔8、第一螺杆9、第二螺杆10以及第三螺杆11,所述第二手持柄2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柄1下方,所述按压环3与所述第一手持柄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按压环4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环3与所述活动按压环4平行,所述伸缩杆5上端与所述第一手持柄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下端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孔6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柄1上,所述第二螺孔7与所述第三螺孔8设置于所述按压环3上,所述第二螺孔7与所述第三螺孔8的轴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螺杆9与所述第一螺孔6相匹配,所述第一螺杆9穿过所述第一螺孔6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0与所述第二螺孔7相匹配,所述第二螺杆10设置于所述第二螺孔7内,所述第三螺杆11与所述第三螺孔8相匹配,所述第三螺杆11设置于所述第三螺孔8内,所述第一手持柄1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手持柄1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为操作者使用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时用手握住的位置,当操作者使用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时所述活动按压环4起固定输液港注射座的作用,所述伸缩杆5具有伸缩功能,连接所述第一手持柄1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起固定作用,旋转所述第一螺杆9可以根据输液港的大小和患者脂肪的厚度来调节所述第一手持柄1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螺孔7与所述第三螺孔8的轴中心线重合,是为了让所述第二螺杆10与所述第三螺杆11的轴中心线重合,然后通过所述第二螺杆10与所述第三螺杆11之间距离的拉近对无损伤针起夹持作用;所述活动按压环4包括第一按压块41、第二按压块42、滑轨43、第四螺孔44以及第四螺杆45,所述滑轨43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块41与所述滑轨4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块42与所述滑轨4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块41、所述第二按压块42以及所述滑轨43上均设置有所述第四螺孔44,所述第四螺杆45与所述第四螺孔44相匹配,所述第四螺杆45设置于所述第四螺孔44内,所述滑轨43上下两端设置有轨道,所述第一按压块41一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43上端轨道相匹配的凹槽,这样所述第一按压块41就可以在所述滑轨43的上端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按压块42一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43下端轨道相匹配的凹槽,这样所述第二按压块42就可以在所述滑轨43的下端轨道内滑动,通过所述第一按压块41与所述第二按压块42之间距离的改变,就可以调节所述活动按压环4的大小,用来适应不同大小的输液港,所述第四螺杆45插入所述第四螺孔44内起固定所述第一按压块41与所述第二按压块42的作用;所述第一螺杆9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连接处设置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与所述第一螺孔6的轴中心线重合,这样设置可以使所述第一螺杆9与所述第一手持柄1和所述第二手持柄2垂直连接,当调节所述第一手持柄1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之间的距离时,所述第一手持柄1与所述第二手持柄2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所述第一螺杆9、所述第二螺杆10、所述第三螺杆11以及所述第四螺杆45一端均设置有环孔,这样设置方便旋转螺杆;所述第二螺杆10与所述第三螺杆11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头,所述防滑头可以提高夹持无损伤针时的稳定性,并且所述防滑头为一次性用品,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所述防滑头为硬质硅橡胶材料,所述防滑头内侧壁上设置有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宽度为0.5-0.7mm,所述条状凹槽在所述防滑头内侧壁上平行的密集设置,当拔针需要夹持无损伤针时,旋转所述第一按压环3上一侧螺杆,使一侧所述螺杆防滑头内侧壁上条状凹槽的方向与所述无损伤针针尖的方向一致,使所述无损伤针针体大部分能镶嵌入所述条状凹槽内,再通过另一侧防滑头的挤压可以最大程度的夹紧所述无损伤针,由硬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头挤压时不易变形,摩擦力更大;所述第一手持柄1上设置有照明灯13,所述照明灯13为充电式led灯,当光线不足时,可以提高输液港区域的视野清晰度;所述伸缩杆5内设置有伸缩弹簧51,这样设置可以提高所述伸缩杆5的伸缩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输液港中的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操作者的手与输液港注射座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安全范围,绝对的避免了在刺入和拔出无损伤针的时候发生刺伤操作者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该无损伤针辅助拔针器将输液港的注射座固定,使得注射座不会随着无损伤针的刺入和拔出上下移动,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且使输液港不会发生位移等。

使用过程:进针时,操作者先洗净双手,带无菌手套,以输液港注射座中点为圆心,消毒3次,范围12*12cm,用注射器抽吸10ml生理盐水预冲无损伤针和输液接头,夹住延长部,操作者左手手持所述辅助拔针器的第一手持柄1与第二手持柄2,然后将活动按压环4放置于所述输液港注射座上方的皮肤表面,所述活动按压环4与所述输液港注射座平行,操作者再稍微用力向下按压,这样所述活动按压环4就可以使输液港注射座凸出,再调节所述活动按压环4的大小用来固定住所述输液港注射座,确定所述输液港注射座的中点,针头从所述输液港注射座中点垂直穿刺,达到所述输液港注射座底部,回抽血液确认针头位置无误。

拔针时,操作者先洗净双手,带无菌手套,然后操作者左手手持所述辅助拔针器的第一手持柄1与第二手持柄2,然后将活动按压环4放置于输液港注射座上方的皮肤表面,所述活动按压环4与所述输液港注射座平行,操作者再稍微用力向下按压,这样所述活动按压环4就可以使所述输液港注射座凸出,再调节所述活动按压环4的大小用来固定住所述输液港注射座,然后再旋转所述第一螺杆9,调节所述按压环3的位置于所述输液港注射座上端处,再旋转所述第三螺杆11使所述第三螺杆11上防滑头上的凹槽卡住无损伤针,接着旋转所述第二螺杆10,使所述第二螺杆10上的防滑头压迫所述无损伤针,这样所述无损伤针就被夹持住,最后手持该辅助拔针器拔出针头,用方纱按压5min,最后贴上无菌输液贴,24小时后取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