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7691发布日期:2020-04-10 16:2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腔镜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穿刺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腔镜手术可以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花费等,在进行腔镜手术时,需要先用穿刺器在体壁上穿刺一个孔洞,然后将镜头及各种操作器械通过孔洞插入到病人体内进行手术操作,穿刺器需要穿过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筋膜等人体组织到达体壁内,现有穿刺器通常包含套筒和内芯两部分,进行穿刺时将内芯插入到套筒内进行操作,内芯的头端较为尖锐插入到体腔内由于惯性作用容易损伤体内器官,而套筒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放置在穿刺孔洞内,依靠自身与体壁组织的摩擦力进行固定,在将手术器械从套筒内取出时手术器械对套筒有摩擦力,容易使套筒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腔镜穿刺器,采用该腔镜穿刺器,可有效地避免穿刺内芯穿过病人体壁后伤及病人体内器官,并能有效地固定套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腔镜穿刺器,包括套筒和穿刺内芯,所述套筒后端连接有操作罩,套筒前部外周设有环形气囊,套筒和操作罩内壁开设有注气通道,操作罩上设有注气接头,注气接头通过注气通道与环形气囊连通;

所述穿刺内芯为中空结构,穿刺内芯前端设置有穿刺头,穿刺头的后端面下部通过销轴铰接在穿刺内芯的前端,穿刺头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前端面边缘之间连接有韧性薄膜,穿刺内芯内部通过轴承沿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后端穿出穿刺内芯后端面后固定连接有旋拧手柄,传动杆前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穿刺头后侧上部内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穿刺内芯前侧上部内壁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前后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下,挡板与第一固定板顶压配合且挡板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套筒后端连接的操作罩,便于操作穿刺内芯和手术器械;套筒前部外周设有环形气囊,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后,通过注气接头向环形气囊内注入空气,使套筒固定在患者体壁上;在穿刺头对准患者体壁后,转动旋拧手柄,使传动杆前端的挡板不再限制第一固定板向前运动,然后用力将穿刺头穿入病人体壁内,在穿刺头进入病人体内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穿刺头绕铰接点向下翻转,从而避免穿刺头尖端由于惯性向前划破病人体内器官;穿刺头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前端面边缘之间连接有韧性薄膜,在将穿刺内芯连带着穿刺头向外拔出时,可避免穿刺头回缩到原来位置时夹住体内组织。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穿刺内芯向病人体内穿刺时,由于惯性作用导致穿刺头划破病人体内器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内芯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内芯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i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腔镜穿刺器,包括套筒1和穿刺内芯2,所述套筒1后端连接有操作罩3,套筒1前部外周设有环形气囊4,套筒1和操作罩3内壁开设有注气通道,操作罩3上设有注气接头5,注气接头5通过注气通道与环形气囊4连通;

所述穿刺内芯2为中空结构,穿刺内芯2前端设置有穿刺头6,穿刺头6的后端面下部通过销轴铰接在穿刺内芯2的前端,穿刺头6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2前端面边缘之间连接有韧性薄膜7,穿刺内芯2内部通过轴承14沿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后端穿出穿刺内芯2后端面后固定连接有旋拧手柄9,传动杆8前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0,穿刺头6后侧上部内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1,穿刺内芯2前侧上部内壁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前后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3,在压缩弹簧13的弹力下,挡板10与第一固定板11顶压配合且挡板10位于第一固定板11的前侧。

本腔镜穿刺器穿刺头6后端在与穿刺内芯2的前端对合时,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之间的压缩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穿刺头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前端边缘之间连接的韧性薄膜7处于压缩折叠状态。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务人员将穿刺内芯2插入套筒1内,暴露出穿刺头6,并且使穿刺头6后端与穿刺内芯2前端对合,旋转旋拧手柄9,确保传动杆8前端的挡板10限制第一固定板11向前运动,然后将穿刺头6对准病人的体壁,转动旋拧手柄9,使传动杆8前端的挡板10不再对第一固定板11限位,接着用力穿刺病人的体壁,在穿刺头6穿过病人体壁的瞬间,穿刺头6由于内部第一固定板11受压缩弹簧13的弹力作用,向下翻转,使穿刺头6不会继续径直向内穿刺,避免划伤病人体内器官,接着将套筒1向前推进穿刺孔洞内,通过注气接头5向环形气囊4内注入空气,使环形气囊4卡在穿刺孔洞内,从而使套筒1固定好,最后将穿刺内芯2退出套筒1,穿刺头6由于穿刺内芯2向外的牵拉,穿刺头6后端会逐渐与穿刺内芯2前端对合并一起退出套筒1,穿刺头6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2前端面边缘之间设有韧性薄膜7便可以避免穿刺头6在向外退出时夹住体内组织。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腔镜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和穿刺内芯,所述套筒后端连接有操作罩,套筒前部外周设有环形气囊,套筒和操作罩内壁开设有注气通道,操作罩上设有注气接头,注气接头通过注气通道与环形气囊连通;

所述穿刺内芯为中空结构,穿刺内芯前端设置有穿刺头,穿刺头的后端面下部通过销轴铰接在穿刺内芯的前端,穿刺头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前端面边缘之间连接有韧性薄膜,穿刺内芯内部通过轴承沿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后端穿出穿刺内芯后端面后固定连接有旋拧手柄,传动杆前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穿刺头后侧上部内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穿刺内芯前侧上部内壁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前后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下,挡板与第一固定板顶压配合且挡板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


技术总结
腔镜穿刺器,包括套筒和穿刺内芯,所述套筒后端连接有操作罩,套筒前部外周设有环形气囊,操作罩上设有注气接头,注气接头通过注气通道与环形气囊连通,穿刺内芯为中空结构,穿刺内芯前端铰接有穿刺头,穿刺头后端面边缘与穿刺内芯前端面边缘之间连接有韧性薄膜,穿刺内芯内部通过轴承沿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后端穿出穿刺内芯后端面后固定连接有旋拧手柄,传动杆前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穿刺内芯向病人体内穿刺时,由于惯性作用导致穿刺头划破病人体内器官。

技术研发人员:罗昭锋;陈亚斌;傅聿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